封王之后,姬长安遵着大晋皇帝的旨意。
领着儒家三杰前往皇宫,径直朝着御书房走去。
这段时日,得益于姬长安将治理蝗虫献策的功劳归到他们名下。
再加上三人本就是一等一的大儒,既有真才实学,又立下大功,在京城已然声名鹊起。
踏入御书房,姬长安依照惯例行礼,恭敬说道:“儿臣见过父皇。”
随后侧身,介绍道:“父皇,这便是当初在江州面对蝗灾时,为儿臣献上良策的张良,以及他的两位师兄伏念、颜路。”
儒家三杰见着了大晋皇帝,也恭敬行礼,一切都井井有条。
毕竟对于大多数的儒家来说,想要执行自己的理论,说服皇帝是最快最好的办法。
“快快请起,海公公,赐座。”
大晋皇帝脸上带着和煦笑容,这些以后就是老六的底,说道,“诸位助力解决江州蝗灾,实乃大功一件,朕定当重重赏赐。”
说罢,他目光转向姬长安,笑着调侃:
“瞧瞧,咱们的秦王殿下如今可是声名远扬呐,各方大才纷纷来投。
先是赵高,接着是诸葛正我,如今又有这三位贤才。”
“额.....”姬长安面对大晋皇帝的阴阳怪气有些无语,这老头子是在干什么?这老头子莫不是眼馋或是心里泛酸了?
面上却不动声色,思索片刻后说道:“父皇,儿臣能得这些贤才投奔,主要还是仰仗父皇与先皇的恩泽。”
“哦,此话如此说来?”大晋皇帝被姬长安的话语吊住了胃口。
姬长安娓娓道来:“据儿臣了解,他们皆是天周遗民。
昔日天周与仙门一战,天周皇室惨遭覆灭,仅留下我们这些分封在各地的皇室血脉。
可大家互不服气,各自建国。
而仙门与皇朝一同覆灭后,那些武林门派不过是得了些许仙门遗泽。
如今大世将至,当下这短暂的平衡怕是难以维系,未来不是重现皇朝盛景,便是进入宗门统治时代。
这些天周遗民一心想要复兴天周皇朝,自然便找上了我们这些天周皇室血脉。
而在七国之中,大晋无论是国力、民心、军力,还是对待武林的态度,都最为强大和清明。
所以他们选择了大晋,期望借助大晋之力,重现天周辉煌。
至于为何都投奔儿臣,也是儿臣运气好,率先结识了赵高,赵高又向其他遗民势力举荐了儿臣。
故若是没有父皇、没有先皇的建设大晋,儿臣也得不到如此机遇。”
这一番说辞,是姬长安思索后的结果。
毕竟这么多强者突然出现,难保大晋皇帝不会心生疑虑,怀疑是境外势力作祟或是有其他阴谋。
虽说境外势力让陆地神仙这般强者来卧底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但为避免皇帝胡思乱想,姬长安决定主动给出一个合理说法,不管有没有漏洞,相信聪明人自己会脑补的。
“原来如此!” 大晋皇帝眼前一亮,恍然大悟,
“果然,也只有曾经的天周,才能汇聚如此多的强者,甚至能让陆地神仙屈尊当管家。”
海公公听着这话,有些无语,皇帝陛下是不是还在点自己?是想要自己突破陆地神仙吗?
陆地神仙的管家真的那么重要吗?
大晋皇帝仍存些许疑惑,但赵高突破陆地神仙后,既无异常举动,也未做出危害大晋的事。
况且姬长安身为皇室血脉,灵魂有异,根本不可能被他人控制。
加之姬长安时常与自己单独会面,也不会被人威胁不敢说话。
排除这些因素后,那么老六得到了什么机遇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姬长安见大晋皇帝陷入沉思,决定再添一把火。
说道:“这三位的师叔,同样是一位陆地神仙强者。若遇紧急时刻,他定会出手相助。”
“好!” 大晋皇帝听闻此言,基本采信了姬长安的说法。
有又一名陆地神仙!
谁也不会拿几位陆地神仙开玩笑。
听着这些消息大晋皇帝内心激动不已,原本受伤的身体都感觉好了几分,甚至恨不得立刻将皇位传给姬长安。
面对统一天下、覆灭武林,重现天周皇朝荣耀的愿景,身为天周皇室血脉的他,怎能不心动?
别说是自己的儿子当皇帝,自己勉为其难的当个太上皇。
就算是让他现在立马崩了,他也丝毫不会犹豫给自己动刀。
统一六国,这基本是天周灭亡之后,他们这些残留血脉的最后想法,统一天下。
七国主脉有些国家摆烂了,但是他们大晋,永远都记着这愿景,才会每代皇帝都是励精图治。
“据儿臣所知,还有诸多天周遗留势力,正在权衡是否投靠儿臣。”
姬长安算是又给大晋皇帝打了一个预防针,免得自己又召唤出了强者大惊小怪的。
“好好好,你好好做事。
你当初三岁识文,七岁斗败六国数宗,十二岁写下无数诗词,让天下震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