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台,这是新朝国号。
出自《诗经·大雅·灵台》“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
是说古之贤王,要建造一座天文观测台,百姓自发参与,迅速完工。
主要象征古之贤王所行德政,体现的是一种‘王道’思想。
而周衍对武道境界的命名是出自道门玄宗经典为丹田取的异名“灵台方寸,可纳乾坤。”
周衍武道修为到达了这个前无古人的境界,施行‘霸道’也有了基础。
不过霸道只能在最极端的时候用,现如今,灵台帝国刚刚结束乱世,正是威望鼎盛的时期。
不需要使用这种手段。
周衍并未称帝,之所以定为帝国。是因为灵台与以前的帝制国家没有本质区别。
都是以一个人或家族作为帝国核心。
周衍也没有矫情,默认了自己在肉眼可见的将来都会是这个国家最高掌权者。
已经入主天下,周衍开始正式执政。
没有一上来就大力推动科技发展,不是不想,而是需要给百姓留下休养生息的时间。
过去几十年,百姓深受战乱之苦,一直没有一个安全稳定的生活环境。
当然,周衍也不是什么都不做。
有三件事是当务之急。
首先,是要效法过往王朝,确立大一统的执政目标与意识形态。
要做到这些,周衍推出了正法。
正法没什么好说的,主要是解释了灵台政权的合法性。
仿照现代,分为序言、总纲、百姓权责、国家各大机构与对应职能、修改程序等部分。
内容五花八门,由墨家贤者整理修订,周衍审核后推出。
正法确定了墨家在灵台帝国的执政地位。
不过周衍没有对其他学说赶尽杀绝。
现在不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时期。
灵台新立,没有什么需要上下一心才能对抗的敌人。
北方豺狼这次没有趁中原内乱发难,不是因为他善,而是历代王朝乐此不疲调教后的结果。
北方已经被拆的七零八落,中原王朝为了压制草原,为草原选了一种教派,并把这个教派拆分成了不同流派。
把这些东西传到草原不同部落后,到现在为止没有听说过草原有合一的迹象。
再进一步,教义统合,中原也会想办法在统合教义上再分一刀。
哪怕有强人能统合多部,也受不了异教徒不断捣乱。
周衍听说此事后,不由感慨这真不是一般人才。
不过此事对周衍有些麻烦,现在周衍不怕草原武力,但对这种控制人心的东西比较头疼。
周衍把正法拓印下来,交给《灵台国报》发行天下。
《灵台国报》就是做这种事的,为天下百姓宣传顶层决议。
第二件要紧的事也是立法,这次要立的是关乎帝国运行的法律。
《民法》《刑法》《军法》等
这些法律是为了让百姓官员行事可以有法可依。
最开始时免不了有些粗放,但律法最初的作用也只是让人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
面对一些极端案例,可以用一些‘万能法’整治。
第三件事就是完善灵台管理制度。
周衍可以长时间执政,但他不是机器人,同样需要休息、娱乐。
必须要有一些人辅助他处理杂事。
如果景行还在,周衍可以放心将杂务都交给景行打理。
可景行已经去世,周衍只能任用过去墨家高层。
墨家高层已经迭代了好几轮,有些人为了看到墨家能入主天下,坚持着不肯去世,但到了现在也不能再做更多事了。
周衍决定选一些年轻精干的人帮自己处理各种事务。
以上一切,都是为了打造一个高效的朝廷环境。
或许有些大跨步,毕竟之前的朝廷从来没用过这套东西,百姓也不一定能习惯。
但是这套方法也不是完全脱离实际。
在明德时期,这套方法就已经运行良久。
墨家时期也进一步完善过。
现在只是为适应朝廷,进行了些许微调。
底下人大都有经验,周衍相信他们的能力,可以很好的执行。
实在不行,还可以学习精进。
再不行还可以让给行的人,这个国家什么不多,只有人才够多。
除了以上关于顶层设计,周衍对基层民生也极为上心,这是自己能长久在位的基础。
现在没有大规模铺开电话网络,与一些偏僻地区联系不方便。
但也不能不做事。
王权不下乡的时代,即将在自己手中终结。
周衍发动墨家弟子,前去各偏远地区,为当地百姓宣讲墨家理念,传播先进种植技术,破除束缚人心的礼教,破除隐祠野神。
过去在各反贼势力下潜伏的时候,墨家弟子就在做这件事。
那时他们不求回报,但现在不行了,他们愿意,周衍也不能这么做。
周衍承诺他们,干满几年,优先升官。
刚刚立国,还没有那么多人可用,只是已经种下种子,总有一天会开花结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