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嫔那尖锐的、带着恶毒揣测的质问,像一盆冰水,瞬间浇熄了暖阁内刚刚升腾起的惊叹和祥和气氛。
“小鬼驱使?!”
“见不得人的法子?!”
这些字眼,在这本就容易滋生迷信和猜忌的深宫里,显得格外刺耳,也格外有煽动力。
不少胆小的宫人,看向那旋转光影灯的眼神,已经从之前的惊艳变成了……恐惧和怀疑。
难道……这真的是什么妖物?
就连皇上和皇后,都不由得皱起了眉头,目光再次投向苏锦屏,带着审视和探究。毕竟,这东西的效果,确实有点……超出常理。
太后的笑容也淡了些,虽然她刚才很喜欢这光影灯带来的感觉,但事关“鬼神”,她也不得不谨慎。
丽嫔看到自己的话成功地引起了大家的疑虑,心中暗自冷笑,但脸上却装出一副忧心忡忡、为了太后安危不得不直言的样子。
她知道,这种时候,不能表现得太急切,要借着众人的疑虑,一步步把苏锦屏逼入绝境。
“苏才人,” 丽嫔的声音不高,但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你可别怪本宫多嘴。只是这东西实在太过诡异,事关太后凤体安康,本宫不得不问个清楚!你若真是心怀坦荡,就老老实实告诉大家,这灯……到底是怎么回事?!”
她这是想逼着苏锦屏解释。
她不信苏锦屏能把这“装神弄鬼”的东西解释得天衣无缝!只要苏锦屏稍微说错一点,或者含糊其辞,她就能立刻抓住把柄,给她扣上“妖言惑众”的罪名!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充满恶意的攻击,苏锦屏的脸上,并没有出现丽嫔预想中的慌乱或者愤怒。
她先是微微一愣,随即像是明白了什么似的,脸上露出了一个……有点无奈、又有点了然的表情。
她对着丽嫔,微微屈膝,行了个礼,语气平和,甚至带着一丝歉意:
“丽嫔娘娘言重了。” 她轻声说道,“嫔妾这点微末伎俩,哪敢涉及什么鬼神法术?若是这光影灯的呈现方式,让娘娘和各位感到不安,是嫔妾思虑不周,还请娘娘和各位恕罪。”
她先是放低姿态,承认自己的东西“可能”引起了误会,但绝口不提“妖术”二字,反而将其归结为自己的“思虑不周”,显得谦逊又无辜。
然后,她才抬起头,看向皇上和太后,脸上带着真诚而坦荡的笑容,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启禀皇上、太后娘娘,其实……这‘祈福转经光影灯’的原理,说穿了,一点也不神秘,更与鬼神无关。不过是……利用了自然界中一些最寻常不过的道理罢了。”
“哦?寻常的道理?” 皇上来了兴趣,“你说来听听。”
苏锦屏点点头,走到那光影灯旁边,指着顶部的那个小涡轮,用一种尽可能简单易懂、又带着点“科普”意味的语气解释道:
“大家请看这个小东西。” 她指着涡轮,“嫔妾是用极轻的铜片和竹篾做的。下面点了蜡烛,蜡烛燃烧时,大家有没有感觉到……会有一股热气往上升?”
她这么一说,离得近的人都下意识地感受了一下,好像……确实有点热气?
“这热气啊,就像风一样,是有力量的。” 苏锦屏继续用通俗的比喻解释,“热气往上冲,就会推动这个轻巧的小涡轮转动起来。涡轮一转,它就连带着下面的这个……嗯……灯罩,一起跟着转了。”
她指了指旋转的灯罩:“所以啊,这灯能自己转,不是靠什么小鬼,就是靠……蜡烛燃烧时那点儿热乎气儿推着走的。这道理,就跟咱们冬天生火炉,热气总是往上跑;或者夏天刮风,风能吹动风车一样,都是……老天爷定下的、最自然的规矩。”
她巧妙地把走马灯的原理(热空气上升驱动涡轮旋转),用最朴素、最贴近生活的例子解释了出来,还扣回了她的“师法自然”理论!
众人听得似懂非懂,但感觉……好像……有点道理?至少听起来不像是什么妖术了。
“至于这墙上的影子……” 苏锦屏又指着墙壁上那些旋转的光影图案,“那就更简单了。”
她拿起食盒里备用的一小块处理过的油纸(上面画着一个简单的莲花图案),走到一根点燃的蜡烛后面,将油纸对着光,隔着一段距离投射到墙上。
墙上,立刻就出现了一个模糊但能看清轮廓的莲花影子。
“大家请看。” 苏锦屏微笑着说,“光,是会留下影子的。这灯罩上的图案,被里面的烛光一照,自然就会把影子投到墙上。灯罩在转,影子自然也就跟着转了。这跟咱们人站在太阳底下会有影子,影子会随着咱们动一样,也是……最寻常不过的道理。”
她又拿起一颗琉璃珠子,对着烛光晃了晃,墙上立刻出现了一些跳跃的彩色光斑。
“至于那些彩色的光……” 她解释道,“是因为嫔妾在灯罩上嵌了些琉璃珠子。光透过这些彩色的珠子,自然就带上了颜色。这……也没什么稀奇的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