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熙凤见状,微微一笑,不紧不慢地报出一个价格。那丝商微微皱眉,似乎觉得价格稍高,开始与王熙凤讨价还价起来:“二奶奶,这价格嘛,虽说这蚕茧品质确实不错,但如今市面上蚕茧也不少,您看能否再降一降?”
王熙凤却丝毫不为所动,她轻抬下颌,自信满满地说道:“这位老板,您也是行家,自然看得出这批蚕茧的品质。我们贾府用心培育,这质量可不是寻常蚕茧能比的。这个价格,已经是很公道了。况且,您若是拿了这批蚕茧回去,制成丝绸,定能卖出好价钱,这其中的利润,您想必也清楚。”
就在二人僵持不下时,又有几位丝商围了过来。其中一位留着山羊胡的丝商拿起蚕茧看了看,也赞道:“确实是难得的好货。二奶奶,我们也不啰嗦,您再让些利,咱们痛痛快快成交。”
王熙凤心中暗自思忖,略作沉吟后,给出了一个稍作让步的价格:“各位老板,我也是诚意做生意,这个价格,已经是我能给出的底线了。大家以后说不定还有长期合作的机会,何必为了这一点小钱伤了和气呢?”
众丝商相互对视一眼,似乎都觉得这个价格在可接受范围内。那位山羊胡丝商率先说道:“好,二奶奶爽快,我们也不多说了,就按这个价格,我要十筐。”其他丝商见状,也纷纷表示要购买。一时间,摊位前热闹非凡,众人忙着称重、算账、付款、装车,王熙凤在一旁指挥若定,平儿则在一旁帮忙记账,一切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随着蚕茧一筐筐被卖出,贾府众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喜悦的笑容。王熙凤看着这热闹的场景,心中也满是欣慰。她深知,这批蚕茧的售卖,不仅是一次商业交易,更是贾府振兴的重要一步。而此次蚕茧的畅销,也让她对贾府未来的蚕桑产业发展充满了信心。
话说那蚕茧收购的一众商人,深知贾府在蚕桑一事上用心颇深,且王熙凤与林黛玉在贾府中举足轻重,为表诚意,特诚邀二人前往自家加工厂,参观蚕茧变布匹的奇妙过程。王熙凤与林黛玉商议一番后,欣然应允。
那日清晨,阳光透过薄雾,轻柔地洒在贾府的庭院中。王熙凤身着一件宝蓝色的绫缎褙子,上绣着精致的金线牡丹,下着一条月白色的百褶罗裙,裙摆随着她的步伐轻轻摇曳,显得雍容华贵又不失干练。林黛玉则身着淡粉色的锦缎长衫,外罩一件素色的薄纱披风,腰间系着一条淡紫色的丝带,愈发显得身姿婀娜,气质如兰。二人在一众丫鬟的簇拥下,登上装饰精美的马车,缓缓向加工厂驶去。
马车一路前行,窗外的景色如画卷般徐徐展开。田野间,麦苗在微风中轻轻荡漾,仿佛一片绿色的海洋;远处的山峦连绵起伏,与蓝天白云相映成趣。王熙凤看着窗外的景色,不禁感慨道:“如今贾府投身蚕桑之事,若能如这沿途风景般顺遂,那可真是再好不过了。”林黛玉微微点头,轻声说道:“凤姐姐所言极是,只是前路漫漫,还需我们步步谨慎。”
不多时,马车便来到了加工厂。那加工厂规模颇为宏大,远远望去,一座座厂房错落有致地排列着,烟囱中冒着袅袅青烟。二人刚下马车,便有几位商人笑脸相迎。为首的一位身材富态,身着一袭黑色绸缎长袍,头戴一顶瓜皮帽,帽上镶着一块碧绿的翡翠,显得富贵逼人。他快步走上前,躬身行礼道:“二位姑奶奶大驾光临,真是让敝厂蓬荜生辉啊。”王熙凤与林黛玉微笑着还礼,随后在商人的引领下走进加工厂。
一进入厂房,便是一阵热气扑面而来,耳边传来机器的轰鸣声和工人们忙碌的身影。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煮茧的工序。巨大的铁锅下,炉火熊熊燃烧,锅中的水沸腾翻滚,蚕茧在锅中上下起伏。一位工人正用长杆轻轻搅动着蚕茧,使它们受热均匀。商人介绍道:“这煮茧可是关键的一步,要恰到好处地掌握火候和时间,才能让蚕茧的丝胶软化,便于抽丝。”王熙凤微微皱眉,仔细观察着锅中的蚕茧,问道:“那如何判断这火候和时间是否合适呢?”商人赶忙解释道:“二奶奶,这就得靠工人们多年的经验了。您瞧,当蚕茧变得柔软且略有透明感时,便差不多了。”
接着,众人来到了抽丝的区域。只见一排排缫丝机整齐排列,工人们熟练地将煮好的蚕茧捞出,找到丝头,然后将丝缠绕在缫丝机的转轮上。丝线在转轮的带动下,如银线般源源不断地抽出,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迷人的光泽。林黛玉走近一台缫丝机,好奇地看着丝线的抽出过程,轻声说道:“这蚕茧竟能抽出如此细长的丝线,当真是神奇。”一位工人笑着说道:“姑娘,这蚕儿吐丝可厉害着呢,一颗蚕茧的丝能抽出近千米长呢。”
离开抽丝区,众人又来到了织绸的地方。巨大的织机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在织工的操作下,逐渐形成了一匹匹色彩斑斓的丝绸。织工们手脚并用,熟练地操控着织机,梭子在丝线间来回穿梭,发出有节奏的声响,仿佛在演奏一首美妙的乐曲。王熙凤看着那精美的丝绸,心中暗自盘算着贾府若开办加工厂,定要在这织绸工艺上多下功夫,做出与众不同的丝绸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