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一点的晚舟设计工作室,台灯的暖光在桌面上投出一块明亮的区域,苏晚趴在设计台前,指尖划过消防设计图的每一处细节,纸张边缘被反复摩挲得发卷。林晓坐在旁边,眼睛熬得通红,手里握着平板,屏幕上是小王转交图纸当天的聊天记录——“苏姐,图纸我核对好了,尺寸没问题,已经发给设计院了”,时间戳显示是上个月15号,正是小王辞职前一周。
“这里不对!”苏晚突然指着图纸上“东侧应急出口防火门”的标注,声音因疲惫有些沙哑,“原始设计我选的是甲级防火门,耐火极限1.5小时,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但这张图上写的是乙级,耐火极限只有1.0小时,明显被改了!还有疏散距离,原始数据是28米,现在改成了32米,超过了规范的30米上限!”
林晓立刻凑过来,对比平板里存的原始备份图,脸色骤变:“真的改了!小王肯定是那时候动的手脚!还好咱们有原始图的备份,不然明天核查真的说不清了!”
苏晚拿出手机,拨通了消防工程师赵工的电话——赵工是她之前做社区图书馆项目时认识的,对消防规范了如指掌。电话响了很久才接通,赵工的声音带着刚被吵醒的迷糊:“苏丫头?这么晚了怎么了?”
“赵工,紧急情况!顾氏总部展厅的消防设计图被人篡改了,防火门型号和疏散距离都不对,明天上午十点消防局要核查,您能不能现在过来帮我出一份‘设计真实性鉴定报告’?”苏晚的语速很快,语气里满是急切。
赵工沉默了几秒,立刻清醒:“你别急,我现在就过去,把原始图、备份记录都准备好,我到了就帮你核对,保证赶在核查前出报告。”
挂了电话,苏晚靠在椅背上,揉了揉发酸的太阳穴。窗外的夜色浓得化不开,工作室的玻璃门外,记者已经散去,只剩下路灯的光孤零零地洒在空无一人的街道上。她拿出手机,给顾沉舟发了条微信,附带被篡改的图纸对比图:“找到改动的地方了,防火门和疏散距离被改,赵工正在赶来出鉴定报告,明天核查应该能应对。另外,匿名短信说张董秘书见过张涛,可能需要查一下他的行踪。”
顾沉舟几乎秒回:“我已经让助理查了,张董秘书昨晚十点去了恒宇大厦,停留了半小时才出来,助理拍了照片,还查到他的银行卡上周有一笔50万的匿名转账,来源暂时没查到。你先别熬太晚,赵工来了跟我说一声,我明天提前去工地等你。”
看着“别熬太晚”四个字,苏晚心里泛起一阵暖意。她收起手机,刚要起身煮杯咖啡,就听到楼下传来脚步声——赵工拎着工具箱,风尘仆仆地走了进来,脸上还带着赶路的疲惫。
“先别说话,把原始图、备份记录、设计日志都给我。”赵工没歇气,直接坐在桌前,拿出放大镜和规范手册,“我先核对数据,再出鉴定报告,争取三点前弄完,你趁这功夫眯一会儿,明天还得应付核查。”
苏晚没推辞,靠在沙发上闭上眼,却没睡着——脑子里反复过着明天核查的流程,担心还有没考虑到的漏洞。直到凌晨三点,赵工把一份盖了章的《设计真实性鉴定报告》放在她面前,她才彻底松了口气。报告里清晰列明了“篡改部位”“原始数据”“规范依据”,还附了小王聊天记录的截图,证据链完整。
第二天早上八点半,苏晚和林晓带着所有证据,准时赶到顾氏总部新址工地。工地门口已经停了两辆消防局的车,顾沉舟站在门口等她,穿着深色工装,比平时多了几分利落。看到她来,他递过一份热豆浆和三明治:“先吃点东西,赵工的报告我看了,没问题,等会儿消防局的人问,你按事实说就行,我来应对其他的。”
苏晚接过早餐,咬了一口三明治,心里踏实了不少。九点五十,消防局的核查组走进工地,带头的是消防支队的李队长,表情严肃,手里拿着那份被举报的“问题图纸”。
“苏小姐,这是你提交的消防设计图?”李队长把图纸放在临时搭建的桌子上,指着东侧应急出口,“根据举报,这里的防火门是乙级,疏散距离32米,都不符合规范,你怎么解释?”
苏晚立刻拿出原始图和鉴定报告,放在李队长面前:“李队长,这份被举报的图纸是伪造的,不是我设计的原始版本。您看,这是原始图,防火门标注的是甲级,疏散距离28米,有设计日志和备份记录为证;这是赵工出具的鉴定报告,能证明图纸被篡改,篡改人是顾氏设计院前员工小王,他已被恒宇收买,之前还篡改过顶楼承重数据。”
林晓补充道:“我们还有小王转交图纸当天的聊天记录,他当时谎称‘尺寸没问题’,实际上已经改了关键数据,工作室的监控能证明苏姐没接触过被篡改的图纸。”
李队长拿起放大镜,仔细对比两份图纸,又翻了翻鉴定报告,眉头渐渐舒展。顾沉舟适时开口:“李队长,我们已经报警,小王和涉嫌指使他的张董秘书,都在接受调查。这次举报明显是恶意陷害,目的是阻碍项目推进,还请消防局明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