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透过纱帘漫进书房时,苏晚正趴在铺着浅灰色羊毛垫的书桌上,指尖悬在键盘上方,目光落在屏幕上“山区妈妈后续关怀方案”的标题上。桌角的青瓷杯里,昨晚顾沉舟泡的陈皮水还剩小半杯,杯壁凝着的水珠顺着杯身滑下,在垫着的棉麻餐布上晕开一小片浅痕——她竟对着屏幕坐了近一个小时,连水都忘了喝。
“怎么不披件衣服?”熟悉的温热气息从身后漫过来,一件带着阳光味道的米白色羊绒披肩轻轻落在她肩上。顾沉舟的手掌覆在她的后颈,指腹轻轻揉着她微微发僵的颈椎,“我在厨房煎蛋时,就看见你坐在这儿不动,早饭都要凉了。”
苏晚侧过头,看见他手里端着的白瓷餐盘:盘里卧着两只边缘微焦的太阳蛋,蛋黄是刚好凝固的溏心状,旁边摆着切成小块的牛油果,撒了层细细的黑芝麻,连叉子都裹着浅粉色的棉套——是她上次说金属叉柄冰手,顾沉舟特意让人做的。“刚才在想随访计划,没注意时间。”她伸手捏了块牛油果放进嘴里,绵密的口感混着芝麻的香,“张医生早上发消息说,有几位妈妈私下问她产后哺乳的事,语气里挺担心的,我想在方案里加个‘哺乳指导专项’。”
顾沉舟把餐盘推到她手边,俯身看向屏幕:文档里已经列了“月度电话随访”“宝宝生长记录册”两项,光标正停在第三项的空白处。他指尖点了点屏幕上“哺乳指导”几个字,声音放得轻:“光写专项不够,山区信号不稳定,电话里说不清楚。我联系下市妇幼的李主任,让她录几期分阶段的哺乳教学视频,再印成图文手册,下次跟物资一起送过去。”
苏晚眼睛亮了亮,伸手勾住他的手腕:“会不会太麻烦李主任了?上次产检她还说最近在忙新生儿筛查的事。”“不麻烦。”顾沉舟弯腰在她额头印了个轻吻,指尖划过她眼下淡淡的青影,“我早上已经跟她通过电话,她说正好有现成的教学素材,稍作调整就能用,还说要给妈妈们加一节‘产后情绪调节’的内容——知道你担心她们产后抑郁。”
苏晚心里一暖,转头看向屏幕时,才发现键盘旁放着一叠整理好的资料:最上面是张医生发来的山区妈妈名单,每个名字后面都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了情况——“李娟:孕38周,缺铁已改善”“王芳:孕36周,担心侧切伤口恢复”“赵晓:孕35周,第一胎,无育儿经验”,字迹是顾沉舟特有的工整楷书。“你什么时候整理的?”她拿起资料,指腹蹭过“赵晓”后面画的小问号,“这个问号是?”
“昨晚你睡着后,我把张医生给的信息分了类。”顾沉舟拉过一把椅子坐在她旁边,从抽屉里拿出支橙色荧光笔,在“赵晓”的名字旁画了个小太阳,“她没接触过育儿知识,我在后面标了‘需重点跟进’,到时候咱们去山区,优先给她送本图文版的育儿手册,再让李主任跟她多聊两句。”他顿了顿,又从口袋里掏出个巴掌大的笔记本,翻开第一页,上面记着密密麻麻的小字:“哺乳视频需加字幕(方言区妈妈可能听不懂普通话)”“图文手册字体需放大(部分妈妈视力不佳)”“随访时要问清妈妈们的饮食情况,避免和孕期忌口冲突”——全是她没考虑到的细节。
苏晚凑过去看,发现笔记本的封面上绣着个小小的月亮图案,和她给李娟宝宝准备的毛衣上的图案一模一样。“你连这个都想到了?”她指尖轻轻摸着那个月亮,眼眶有点发热。“你总说要把每个妈妈的需求都照顾到,我自然要帮你多留意些。”顾沉舟把笔记本放进她的包里,又把餐盘里的太阳蛋推到她面前,“先吃早饭,凉了对胃不好,方案咱们下午再慢慢改。”
吃过早饭,苏晚没歇多久,又坐回书桌前。顾沉舟怕她久坐腰酸,特意把书房里的靠垫换成了加绒的孕妇专用款,还在桌腿旁放了个矮脚凳,让她把脚架在上面。“要不要我帮你把方案里的‘随访时间表’做出来?”顾沉舟坐在她对面,打开笔记本电脑,“你说内容,我来排版,这样你能少盯会儿屏幕。”
苏晚点点头,报出时间安排:“产后第一个月,每周随访一次;第二个月开始,每两周一次;满三个月后,每月一次……”顾沉舟手指在键盘上敲击,屏幕上很快出现了表格,他还特意在每个时间节点旁加了个小图标——每周随访是“电话”,每月随访是“爱心”,看起来格外温馨。“对了,”苏晚突然想起什么,“要在表里加一列‘妈妈反馈重点’,比如宝宝的吃奶量、睡眠情况,还有妈妈自己的身体状态,这样后续整理起来更清晰。”
顾沉舟立刻调整表格,还顺手把字体调成了苏晚喜欢的楷体:“要不要把表格颜色换成淡粉色?你说过看暖色调的东西不容易累。”苏晚笑着点头,目光落在他手腕上的表上——那是块老式的机械表,还是上次陪她去母婴店时买的,他说机械表没有电子辐射,适合孕期戴在身边,方便看时间提醒她休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