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掀开腿上的锦被,慢慢挪动双腿准备下榻。
见状。
张春华立刻将角落的四轮轮椅推至榻前。
待丈夫安稳坐定,她细心地将锦被重新盖在司马懿膝上,掖好被角后,才推动轮椅向门外行去。
房门开启。
守候多时的侍女赶忙上前,协助抬起轮椅。
推着轮椅前行时,张春华回眸望向房门的门槛。
"去找人把所有门槛都锯了!"
"在我回房前......"
"这间厢房,乃至全府上下,不许再留半寸门槛。"
她此举用意明确。
不愿丈夫每次出入都需要他人抬扶。
那样只会显得堂堂司马懿像个无用之人。
**
张春华暂且让她独守空房吧!终有一日不必再守,待主角灭曹之时!
---
**正堂之中。
曹丕随仆从步入大堂,一眼便望见端坐于素舆四轮车上的司马懿。
此刻,司马懿身旁已不见张春华的身影。
她素来明理,深知何时该伴于夫君身侧,何时该退避。
曹丕来访,自非她可旁听之时。
曹丕虽不知内情,却也明白目光不可久驻于司马懿身上。
他略一扫视,神色自若地走到司马懿身侧,含笑说道:“仲达先生,丕冒昧前来,望先生勿怪!”
话音未落,他已自然而然地站到了司马懿的素舆四轮车后方。
“仲达先生,屋内憋闷,不如让丕推您到外头走走?”
司马懿闻言,面上掠过一丝讶异。
片刻后,他缓缓答道:“好。”
见司马懿未拒绝,曹丕便推起素舆四轮车,朝堂外行去。
行至门槛处,曹丕稍将车身后仰,再发力抬起——
一仰一抬间,二人已越过门槛。
司马懿静观这一切,未料曹丕贵为世子,竟愿为他如此行事。
此刻,司马懿心绪微动。
堂内,原本避于偏室的张春华悄然现身。
她望着曹丕推司马懿远去的背影,眸中浮现一抹希冀。
“但愿曹丕公子能让夫君重振心志……”
叹息!
张春华无法想象,若司马懿就此颓丧,这个家会变成什么模样。
院中积雪未消。
曹丕推着素舆四轮车,载着司马懿缓行。北方豫州的雪总比南方来得早,十一月底便已覆白。车轮碾过雪地,脚步簌簌,两人沉默前行。
直至一方冰池前,曹丕停步。
他站到司马懿身旁,与车并立。
“此次前来,实有求于先生。”
“父亲欲让我镇守淮汝,但久居许都,外镇经验不足。”
“故向父亲提议,请先生同行。”
“他已应允,不知先生意下?”
曹丕未绕弯子,直言来意。
不过,并非全然坦白。他将曹操的意思稍作改动,把司马懿南下之事说成自己的提议。结果虽同,过程却耐人寻味。
司马懿沉默。
目光落在冰下游鱼上,自嘲一笑:“公子请回吧。”
“在下已是废人,连行路都需人推。”
“这副残躯,如何助公子镇守淮汝?”
言罢,他侧过头去,态度明了。
曹丕神色平静,似早有所料。
曹丕并未因司马懿的拒绝而显出不悦。
他含笑道:"司马八达皆为人中俊杰。"
"以仲达之才,怎会就此沉寂?"
"先生可曾读过——"
"越王卧薪尝胆终灭吴,孙膑忍辱负重终败庞涓?"
话至此处,曹丕有意略过太史公之事。
"哈!"
"暂处低谷无妨,怀才终有振翅时。"
"恰似这冰下游鱼。"
说话间,他俯身拾起一块石头。
"砰!"
石块击破冰面,鱼群争相涌向缺口。
"丕愿做破冰之石。"
"五日后我将南下。"
"届时会有马车前来。"
"若先生不愿..."
"便当今日未曾相见。"
言罢即走。
雪地上只余脚步声。
张春华缓步走到司马懿乘坐的素舆旁,安静地陪伴着丈夫。
时光流逝,司马懿的声音轻轻传入张春华耳中:
"夫人,结冰的池塘终究少了韵味,叫人把冰面凿开吧。"
张春 ** 言,脸上顿时绽放出动人的笑容。
"好,都依夫君。"
......
五日后,许都城南。
曹丕望着城门内缓缓驶来的马车——那是他派往司马府的座驾,不禁露出笑容。
"合肥,我曹子桓来了!"
......
瑞雪初停,新岁已至。
荆州降下第一场大雪后,时光悄然流转......
建安十六年的车轮碾过,迎来了新的一年。
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
正月初三,如同江陵城百姓清扫旧尘迎接新年般,西门外的刘备、诸葛川等人终于盼来了迟到的西川使者——法孝直!
......
城门处,一位神采奕奕的中年文士看到等候的队伍,眼中闪过惊讶,急忙示意车夫停车。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