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的日子在严寒与思乡的黏稠气氛中缓慢爬行,眼看离年关越来越近。就在这压抑几乎要凝固成实质的时候,场部的大喇叭又一次响了起来,打破了沉寂。
通知的内容出乎许多人意料——为“活跃革命气氛,鼓舞士气,迎接新的生产斗争高潮”,场部决定在农历腊月二十五晚上,于场部大礼堂举办一场“革命联欢晚会”。要求各科室、各生产队积极准备,至少出一个“反映时代精神、展现革命风貌”的文艺节目。
这通知像一块石头投进了近乎死水的水塘。人们的第一反应不是欣喜,而是茫然和一丝不易察觉的荒谬感。在吃不饱、穿不暖、前途未卜的当下,搞联欢晚会?
然而,通知里那不容置疑的“革命任务”定性,让各个部门不敢怠慢。很快,各种消息和议论就开始在家属区和各个工作点流传开来。
“联欢?拿什么欢?唱空城计吗?”有老职工私下里嘟囔。
“出节目?咱们这群大老粗,除了会喊号子,还能演啥?”机耕队的人犯了难。
“听说宣传科的人要排个新编革命样板戏片段……”
“知青点那边好像要组织诗朗诵和合唱……”
议论声中,带着几分被迫的应付,几分苦中作乐的调侃,也夹杂着些许年轻人被勾起的、对热闹和表现欲的本能期待。
消息传到畜牧科,张振山皱着眉召开了简短的全科会议。
“场部的通知都听到了吧?”他开门见山,语气没什么起伏,“咱们科也不能落后。节目内容要积极向上,体现我们畜牧战线职工的精神面貌。你们谁有想法?”
办公室里一阵沉默。秦技术员低头研究着自己的指甲缝,仿佛里面藏着什么微生物图谱。几个老饲养员面面相觑,一脸为难。让他们伺候牲口没问题,上台表演?那可真是要了老命了。
就在这时,周申“噌”地一下站了起来,脸上那沉寂了几日的热情重新燃烧起来,眼睛亮晶晶的:“科长!我觉得我们可以搞个大合唱!气势足,又能团结所有人!革命歌曲大家多少都会唱几句,排练起来也方便!”
韩志刚受到感染,也连忙附和:“对对对,周哥说得对!合唱好!咱们科人也不少,唱起来肯定有劲儿!”
张振山看了看一脸积极的周申和韩志刚,又扫了一眼明显松了口气的其他人,觉得这确实是个省事又不容易出错的办法,便点了点头:“行,那就合唱。周申,韩志刚,这事就交给你们俩负责。选歌要积极革命,抓紧时间排练,别到时候上台给我丢人。”
“保证完成任务!”周申挺起胸膛,声音洪亮,仿佛接到了什么光荣的战斗指令。韩志刚也兴奋地搓着手。
散会后,周申立刻拉着韩志刚开始热火朝天地讨论起来。
“唱《团结就是力量》怎么样?这个大家都会!”
“《大海航行靠舵手》也行,就是调子有点高……”
“咱们得统一一下动作,不能光站着傻唱……”
“要不要去后勤处借点白衬衫?看起来整齐点?”
看着他们俩充满干劲儿的样子,廖奎和秦技术员等人都有些默然。这种形式大于内容的“任务”,对他们而言,更多是一种负担。廖奎心中挂念着父母的安危,对外界任何与营救无关的事情都提不起太大兴趣;秦技术员则是对这种“不务正业”的活动本能地排斥。
晚上回到土坯房,谢薇也提起了联欢会的事。她在后勤处帮忙,听到了更多细节。
“王保管员说,每个科室都必须出人去看,算是政治任务。”谢薇一边整理着廖奎带回来的、沾染了牲口气味的棉外套,一边说,“还要评比呢,搞得挺正式。”
廖奎没什么表情地“嗯”了一声,走到窗边,看着外面漆黑冰冷的夜。场部大礼堂那点虚幻的热闹,与他内心的沉重和远方父母的苦难相比,显得如此苍白和讽刺。
“周申和韩志刚在张罗合唱。”他淡淡地说。
“我听说了,”谢薇叹了口气,“年轻人,有点事情做,总比整天想家发呆强。”
两人沉默下来。外面隐约传来周申他们试唱《团结就是力量》的、尚且参差不齐的歌声,充满了青春的、试图冲破压抑的力道。但这声音,却更反衬出他们这个小家的寂静与心事重重。
进入【幸福小屋】,温暖的空气包裹住全身,才稍微驱散了那份由外界“热闹”带来的疏离感。看着空间里储备的物资,想着捕兽洞里藏匿的东西,再对比外面那场被强行组织起来的“联欢”,两人都感到一种深深的无力。
或许是为了对抗这种无力感,或许是需要确认在这一切浮华与苦难之上,他们依然拥有着彼此最真实的联结,两人不约而同地靠近。没有太多的言语,只有轻柔的抚摸和深长的吻,仿佛要通过这种方式,将外界的纷扰与内心的焦虑都隔绝开来。
他们的亲密,在这个特殊的夜晚,带着一种寻求慰藉和确认的迫切。衣衫褪去,肌肤相贴,在【幸福小屋】恒定的温暖中,汗水渐渐濡湿了彼此。他的动作带着一种罕见的、近乎霸道的占有欲,仿佛要将她揉碎在自己怀里,共同抵御全世界的冰冷。她的回应则充满了全然的交付与依赖,在他带来的浪潮中起伏,用身体的契合来填补心灵因牵挂远方而产生的空洞。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