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他的空间系与风系也在同步精进,丝毫没有落下。空间系的“念控气盾”是他基于“念控”基础自主开发的防御技能——将银灰色的念力高度凝聚,压缩成半透明的盾牌,虽然厚度只有一指宽,却异常坚韧。为了测试强度,他特意在训练场的箭靶区架起木弓,三支削尖的木箭同时射出,“砰砰砰”三声脆响后,木箭全部被念控气盾稳稳弹开,掉在地上,盾牌只是微微震颤了一下,没有出现丝毫裂痕。
此后每天,他都会特意来到风刃机关区“自找苦吃”——这里的机关能每隔三秒喷射出一道锋利的风刃,专门用于测试防御魔法的强度。最初练习时,他的念控气盾只能坚持十秒就因念力耗尽而破碎,风刃擦着他的肩膀掠过,割破了训练服的布料,留下一道浅浅的红痕。但他毫不气馁,每天增加五分钟训练时间,逐步提升念力的输出强度与持续时间。如今的他,能在风刃机关下持续支撑一分钟,盾牌始终稳定如初,念力的操控精度与稳定性都有了质的飞跃。
风系的初阶第二级“风轨闪步”,则是“风轨疾步”的进阶形态。如果说“风轨疾步”是借助地面风轨实现高速移动,“风轨闪步”则是利用风的爆发力,在预设节点实现短距离瞬移,对风系能量的凝聚速度与爆发力要求极高。为了掌握这个技能,叶天在训练场的障碍区扎了根——那里摆满了半人高的石墩与木质横杆,最窄的间隙只有三十厘米,稍有不慎就会撞上障碍。
他先在障碍之间的空地上提前凝聚出三个风轨节点,每个节点间隔两米,再调动风系能量涌入节点,借助节点爆发的推力瞬间移动。最初练习时,他常常因为节点能量不稳定,瞬移到一半就失去支撑,重重摔在石墩上,膝盖和手肘磕得青一块紫一块,结痂后又被新的磕碰磨破,渗出血丝。有一次摔得格外重,他趴在地上半天没起来,手肘处的疼痛钻心刺骨,可他只是咬着牙揉了揉伤口,从背包里翻出碘伏棉签简单处理后,又继续投入练习。后来,他干脆在训练服里套上了厚厚的护膝和护肘,像个整装待发的战士,在障碍间反复穿梭。
经过一个月的反复打磨,他终于能在五米范围内自由瞬移,移动时只留下一道淡淡的绿色残影,快得让人看不清轨迹。有一次唐月老师路过障碍区,恰好看到他从一个石墩瞬移到另一个石墩上,稳稳避开所有横杆,甚至还能在瞬移过程中调整姿势,顺手碰掉横杆上的小石子,忍不住停下脚步鼓掌:“叶天,你的风系操控已经到了‘心随意动’的地步,对能量的把控比很多高年级学生都熟练,继续保持这个势头。”
在叶天全力冲刺三系魔法的同时,他的伙伴们也在各自的魔法道路上稳步前行,只是进度与侧重各不相同。
冰瑶的冰系天赋本就是班级顶尖,甚至在整个一年级都名列前茅。自从熟练掌握初阶第一级“冰蔓”后,她立刻投入到初阶第二级“冰蔓凝结”的修炼中。“冰蔓凝结”比“冰蔓”更考验精细化操控——不仅要让淡蓝色的冰蔓以最快速度蔓延,还要在蔓延过程中,根据地形精准控制冰刺的生长位置与长度,做到既束缚目标,又能发动攻击,堪称“控制与攻击一体”的技能。为了练熟这个技能,冰瑶每天都会霸占训练场西侧的空地,从清晨太阳刚升起,一直练到傍晚夕阳西下,连午饭都是匆匆扒几口便当就继续投入练习。
最初的一周,她凝聚出的冰蔓上只敢长出米粒大小的凸起,稍微加大能量输出,冰刺就会因为受力不均而歪歪扭扭地断裂,碎成细小的冰晶;又练了十天,终于能长出一寸长的冰刺,却无法控制密度,要么稀稀拉拉不成气候,要么密密麻麻相互挤压碎裂,浪费大量能量。直到第三周,她才在唐月老师的指点下找到诀窍:将精神力分成数十缕,像无数根细线,分别注入冰蔓的不同节点,精准控制每一缕能量的输出强度与凝聚速度。
如今的她,能让冰蔓在三秒内蔓延至十平方米范围,蔓藤上均匀分布着三寸长的冰刺,尖端锋利如刀,折射着冰冷的光泽,硬度足以刺穿五厘米厚的木板。有一次唐月老师组织“精准束缚”练习,让学生用魔法困住三只灵活的训练用傀儡鼠——这些傀儡鼠速度极快,还能躲避简单的魔法攻击。其他同学要么魔法范围太大误伤到傀儡鼠,要么束缚不牢让其逃脱,只有冰瑶出手时,淡蓝色的冰蔓瞬间从傀儡鼠脚下升起,像藤蔓般缠绕住它们的四肢,冰刺精准地抵在傀儡鼠的关节处,既限制了行动,又没有造成任何损伤。唐月老师看后赞不绝口:“冰瑶,你的冰系操控已经达到初阶顶尖水准,对能量的把控精准度远超同龄人,再打磨一两个月,就能尝试冲击中阶魔法师了。”
相比之下,何小雨的水系修炼进度稍显缓慢,但她的执着与乐观却丝毫不输任何人。水系初阶第一级的“水御”,她已经练得炉火纯青——不仅能凝聚出直径一米的圆形水盾,稳稳防御正面攻击,还能同时分出两道支流能量,凝聚出两个巴掌大的小水盾,分别抵挡左右两侧的突袭,实现“一主两辅”的防御体系。为了提升水盾的硬度与稳定性,她每天都会在训练场的石球投掷区“加餐”:让同学帮忙将五斤重的石球从三米高的地方扔下,自己则在下方凝聚水盾抵挡,以此测试水盾的极限强度。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