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界之舟”已然修复完毕!不仅裂痕尽复,整个舟体似乎更加凝练,淡灰色的光泽内敛而深邃,舟首的灰色奇点稳定跳动,与周围的归墟之海气息隐隐交融。他甚至感觉,自己对“定义权”的感悟,在修复过程中又精深了一分。
他站起身,看向平台之外。那头规则肿瘤似乎因为久攻不下,已然退去,但灰色的海洋依旧深不可测。
是时候了。
他心念一动,沟通了这片“存档区”。
“启。”他平静地呼唤。
白光汇聚,“启”的虚影再次出现,依旧是那副毫无波动的电子音:“林弦博士,是否已做出选择?”
“我选择第三条路。”林弦直视着那团白光,声音清晰而坚定。
“启”的虚影似乎微微停滞了千分之一秒:“数据库未预设‘第三条路’选项。请明确你的选择:接受引导,或拒绝引导。”
“我的选择是:有限合作,知识交换。”林弦说出了他思考已久的方案,“我拒绝成为被‘引导’的触媒,但我愿意在平等的基础上,与‘观测者’进行知识层面的交流。我可以提供我在XK-7宇宙(修仙宇宙)获得的、关于规则融合、‘可能性’应用等方面的独特数据和感悟。作为交换,我需要‘观测者’开放部分关于归墟之海、不同规则体系特性、以及……‘锈蚀’、‘第七档案库’等敌对势力的非核心情报。同时,我需要保留完全的自主权,我的行动不受‘观测者’指令干涉。”
这是他所能想到的,在当前形势下,最能维护自身独立性,又能获取必要资源的方案。他将自己定位为一个“合作者”和“信息提供者”,而非“被引导者”。
“启”的虚影沉默了片刻,白光内部似乎有极其复杂的数据流在飞速计算。
“……请求已提交至上层协议进行裁定。判定中……”过了一会儿, “启”才回应道,“鉴于你已具备‘重点观测对象’资格,且所提供的信息类型具备一定独特性,上层协议初步裁定:有条件接受。”
“条件如下:一、知识交换需在‘存档区’监管下进行,确保信息真实性及不危害协定安全。二、你所获情报将受到权限分级限制。三、‘观测者’保留基于你的行为,重新评估合作等级乃至采取其他措施的权利。四、此合作不包含任何形式的直接武力支持或庇护延伸至‘存档区’之外。”
林弦心中微微一松。虽然条件苛刻,且“观测者”依旧占据主导地位,但至少争取到了一定的主动性和资源。这比他预想的直接拒绝或完全接受要好得多。
“我同意。”他点头。
“合作确立。” “启”的虚影似乎没有任何情绪变化,“作为首次知识交换,请提供你关于‘规则融合’及‘可能性定义’的初步理论模型与实践数据。作为回报,你将获得‘归墟之海基础规则图谱(区域限定版)’及‘已知高危规则生命体识别库(部分)’的访问权限。”
一块新的乳白色光幕在平台上展开,等待着林弦的信息输入。
林弦没有犹豫,开始将他如何以“归衍”之道为基础,融合“协议”秩序与“锈蚀”终结,最终在悖论中点燃“可能性”星火,构筑“我界”的过程,以规则信息流的形式,谨慎地剥离掉部分核心秘密后,输入光幕。这其中包含了他对矛盾规则共存的思考,对“定义”边界试探的经验,以及对“混沌认知”模型的初步总结。
这个过程,本身也是对他自身知识体系的一次梳理和升华。
当他完成输入,“启”那边似乎也完成了校验。
“信息接收完毕,价值评估中……评估通过。交换物已发放至你的临时权限账户,可通过平台接口进行查询。”
林弦立刻尝试连接平台接口。顿时,海量的信息涌入他的感知!虽然只是“区域限定版”和“部分”信息,但其庞大与精密度,依旧远超他的想象!
归墟之海并非完全无序,其内部存在着某种宏观的“规则流向”和“能量梯度”,如同海洋的洋流与海底地形。那些规则生命体也并非完全随机诞生,它们往往聚集在规则冲突剧烈或特定规则富集的区域……
更重要的是,他看到了关于“锈蚀”的只言片语——描述其作为一种倾向于“绝对终结”与“信息归一”的规则污染,具有极强的侵蚀性和排他性,其源头疑似与某个早已湮灭的“古纪元”有关。而第七档案库,则被标记为某个致力于“信息纯化”与“异常清除”的古老组织的下属机构,其行为逻辑基于一套严苛的“知识净化公约”……
这些信息,虽然不够完整,却如同拼图,让他对所处的局面有了更清晰的认知,也让他对未来的危险有了更具体的了解。
价值巨大!
这次交换,值得!
然而,就在他沉浸于对新知识的吸收和理解时,“启”的虚影再次发出提示:
“检测到你的‘规则载具’(我界之舟)已修复,并初步适应归墟之海环境。根据合作条款,‘存档区’仅提供临时休整。请于标准时间单位(24地球时)内,决定下一步行动方向,并离开本区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