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都宴会直至暮色降临才散去。郡守府前的广场上,灯笼次第亮起,暖黄的光晕透过绢纱,映着残留的红毯与散落的花瓣,晚风拂过,卷起几片粉白的花瓣,平添了几分暖意。十二部羌人首领与黄华、和鸾、颜俊、赵昂四人纷纷起身告辞,烧当羌首领滇吾握着陈宇的手,指节因用力而微微泛白,语气恳切:“靖安侯放心!吾回部后便即刻发布布告,将凉州一统的消息传遍族中大小部落,定让各部全力配合后续治理,绝无半分推诿!” 先零羌首领巴图也上前一步,瓮声说道:“先零羌愿调派三百精壮牧民,随徐有功大人前往敦煌,协助修缮烽燧、巡查边境,为凉州边防尽一份力!”
黄华、和鸾等人态度更是恭敬。武威豪强颜俊躬身时,玄色绸缎常服的衣摆扫过地面,他垂首道:“某明日一早就返回武威,连夜整理府库账目与私兵名册,静候许文大人与木兰将军到任,绝不敢私藏一物、隐瞒一事!” 和鸾摩挲着腰间的玉带,补充道:“张掖茶马商道的商户名册,某已命人誊抄三份,待况钟大人抵达,即刻双手奉上,确保商道事务无缝交接!” 赵昂与黄华也纷纷表态,承诺回去后第一时间筹备交接事宜,坚决贯彻陈宇的政令。待众人翻身上马,马蹄声渐远,夜色已彻底笼罩襄武城,唯有府前的灯笼仍亮着,照亮陈宇远眺的身影。
陈宇望着众人远去的方向,收回目光,转身对身后的文臣武将说道:“诸位随我到新府邸的议事大厅,召开军议。” 众人齐声应诺,脚步声整齐划一,跟着陈宇穿过庭院。新府邸的庭院刚经修缮,青砖铺就的小径两侧种着新栽的柳树,柳枝在夜风中轻轻摇曳,议事大厅内更是宽敞明亮,正中央的紫檀木案上,铺着一张巨大的凉州舆图,舆图上用红笔清晰标注着各郡边界与重要关隘,两侧的木椅排列整齐,等候着众人落座。
待众人按文武分列坐定,陈宇走到舆图前,指尖在张掖、武威、敦煌、酒泉四郡的位置轻轻一点,指甲划过舆图上凸起的山脉纹路,语气严肃:“如今凉州虽已一统,但诸位的压力才刚刚开始。新归顺的张掖、武威、敦煌、酒泉四郡,此前长期各自为政,吏治混乱,豪强兼并土地、私设赋税之事屡见不鲜,百姓深受其苦,需要你们用心治理。”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岳飞、包拯等人,继续道:“对待豪强,不可一味强打强压,需先立住政令根基 —— 减免赋税、分发耕牛、安抚流民,待民心稳固后,再逐步清算旧账,切不可操之过急,引发动荡。”“至于西平、西海两郡,虽是咱们的根基之地,却也需维持正常秩序,郡府中不可无人值守,需留人统筹日常政务。” 陈宇话音刚落,右手按在舆图边缘,沉声道:“众将听令!”
众人纷纷起身,甲胄碰撞声与衣袍摩擦声交织,齐声应道:“末将(属下)在!”
“况钟、陈庆之听令!” 陈宇目光落在两人身上,况钟即刻捧着账册起身,陈庆之也握紧了腰间的佩剑。“你二人率一万兵马前往张掖郡,况钟任张掖郡郡守,主抓吏治与民生,重点理清茶马商道的账目,安抚商户情绪,确保商路畅通;陈庆之任张掖郡兵马统领,负责整训当地驻军,防范周边部族异动。”
“属下(末将)领命!” 况钟与陈庆之躬身应道,声音沉稳。
“包拯、霍去病听令!” 陈宇继续下令,包拯扶了扶官帽,霍去病则挺直了脊背。“你二人率一万兵马前往酒泉郡,包拯任酒泉郡郡守,清查豪强侵占的牧场与民田,将无主之地分发给出流民;霍去病兼任酒泉郡兵马统领,利用酒泉牧场的优势,训练骑兵,同时联络周边羌部,巩固西部边防,不可让西域异动波及酒泉。”
“属下(末将)领命!” 包拯与霍去病齐声应诺,语气坚定。
“徐有功、项羽听令!” 陈宇的声音愈发沉稳,徐有功展开随身携带的文书,项羽则提起了身侧的霸王枪。“你二人率一万兵马前往敦煌郡,徐有功任敦煌郡郡守,整理户籍舆图,完善边防制度,尤其是玉门关的戍边流程;项羽任敦煌郡兵马统领,驻守玉门关,防范西域诸国与凉州之外的羌胡部落侵扰,确保敦煌边防无虞。”
“属下(末将)领命!” 徐有功与项羽躬身应下,气势凛然。
“许文、花木兰听令!” 陈宇看向最后两人,许文背着的府库清单微微晃动,花木兰的佩剑在灯光下泛着冷光。“你二人率一万兵马前往武威郡,许文任武威郡郡守,清点府库军备,安抚旧部,避免引发旧部不满;花木兰任武威郡兵马统领,整肃当地驻军,修缮城池,将武威打造为凉州东部门户,抵御来自关中的潜在威胁。”
“属下(末将)领命!” 许文与花木兰齐声应道,眼神锐利。
陈宇看着四人领命,语气缓和了几分,抬手示意众人落座:“这四郡刚刚归顺,事务繁杂,民心未稳,望各位到任后,多听多察,少动少扰,早日让四郡百姓真正归心。待局势平稳之后,我再根据各位的功绩,对职务另行调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