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元年八月初八,天刚蒙蒙亮,靖安侯府的朱漆大门外便挂起了彩绸,玄色与青色的锦缎交织着绕在门柱上,门楣处悬着一对大红灯笼,灯笼上用金线绣着 “囍” 字,在晨风中轻轻晃动。府内的石板路上洒了一层新鲜的柏叶,两侧的廊柱下摆满了凉州本地培育的秋菊,黄的、白的、紫的,开得热烈,连空气里都混着花香与柏叶的清苦,透着几分传统礼仪的庄重。
这日是陈宇与花木兰行纳征礼的日子。虽不是大婚,却也是三国礼制中 “六礼” 里至关重要的一环,男方需向女方献上玄纁束帛、俪皮等聘礼,正式定下婚约,告知亲友与祖先,算是对外宣告 “此女已许配我家”。
辰时刚过,府内的文臣武将便已陆续到场。岳飞穿着一身新浆洗的青色常服,手里还提着一个木盒,里面装着他特意从金城带来的上好墨锭,说是要送给陈宇 “日后与夫人写字助兴”;杨再兴则站在廊下,帮着仆从整理挂歪的彩绸,时不时探头往府门方向望,盼着 “木兰将军的仪仗快点到”;于谦、刘伯温、管仲三位老臣则坐在正厅的八仙桌旁,手里捧着茶盏,低声商议着纳征礼的流程,生怕漏了哪个环节,失了礼制。
不多时,府外传来一阵轻快的马蹄声,花木兰到了。她没有坐马车,而是骑着那匹陪她征战多年的白马,身上穿着一身淡紫色的曲裾深衣,领口与袖口绣着暗纹的云纹,头发用一支素银簪绾起,褪去了往日劲装的英气,多了几分女子的温婉。身后跟着的亲兵,手里捧着两个红漆木盘,里面分别放着花木兰为陈宇准备的 “答礼”—— 一把她亲手打磨的匕首,鞘上刻着 “并肩” 二字,还有一匹她织了半个月的青色绢布,说是 “日后可做件外衫”。
花木兰刚下马,早等在府门的霍去病便凑了上去,笑着拱手:“木兰将军今日可真好看!比战场上的模样温柔多了!” 花木兰脸颊一红,刚要开口,项羽便拍了拍霍去病的后脑勺:“休得胡言!纳征礼庄重,别吓着木兰将军!” 说着,他又转向花木兰,难得收起了往日的霸气,语气诚恳:“将军放心,今日的礼,咱们都按老规矩办,绝不让你受半点委屈。”
花木兰轻轻点头,跟着仆从往正厅走去。刚进正厅,便见陈宇穿着一身玄色深衣,站在厅中央,手里捧着一个锦盒,里面装的正是此次纳征礼的核心,玄纁束帛与俪皮。玄是黑色,纁是浅红,按三国礼制,需用五匹黑色帛、两匹浅红帛捆成一束,象征 “天地阴阳相合”;俪皮则是两张上好的鹿皮,取 “俪” 字 “成对” 之意,寓意 “夫妻成双,白头偕老”。
见花木兰进来,陈宇快步上前,双手将锦盒递到她面前,声音带着几分郑重:“木兰,按礼制,今日我以玄纁束帛、俪皮为聘,愿与你定下婚约,日后共守凉州,共赴余生。” 花木兰双手接过锦盒,指尖触到锦盒的温热,又看了看陈宇眼中的真诚,眼眶微微发热,轻声回道:“陈宇,我愿以匕首、绢布为答,愿与你并肩,此生不渝。”
两人交换信物的瞬间,厅外突然响起一阵欢快的鼓乐声,是仆从们按于谦的吩咐,请来的凉州本地乐师,吹着笛、敲着鼓,奏起了《诗经》里的《桃夭》曲,“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的旋律,在厅内久久回荡。
接下来便是 “告庙” 环节。陈宇与花木兰并肩走到府内的祖祠前,祖祠里供奉着陈宇穿越后为自己虚拟的 “陈氏先祖” 牌位(按三国习俗,需告知祖先家族添丁或定亲之事)。于谦作为 “主礼人”,手持香烛,高声念诵祭文:“维建安元年八月初二,靖安侯陈宇,谨以玄纁束帛、俪皮为聘,聘花木兰为妻。今告于先祖之前,愿先祖庇佑,二人婚后同心,共守疆土,安百姓,兴凉州……” 陈宇与花木兰各持三炷香,对着牌位躬身行礼,将香插入香炉。青烟袅袅升起,映着两人并肩的身影,倒像是祖先也在默默见证这份乱世中的婚约。
告庙结束后,便是亲友欢聚的环节。正厅外的院子里早已摆好了宴席,十几张桌子拼在一起,上面摆满了凉州的特色菜肴 —— 烤羊肉、炖牛肉、凉拌苜蓿、还有刚蒸好的麦饼,酒壶里倒的是陈宇让人特意酿的低度米酒,适合男女老少饮用。项羽端着酒碗,率先走到陈宇和花木兰面前,高声道:“主公,木兰将军,我敬你们一碗!愿你们日后既能并肩杀贼,也能好好过日子,早生贵子,为咱们凉州添丁添喜!” 说罢,他仰头将酒一饮而尽,惹得众人哈哈大笑。
岳飞也端着酒碗上前,语气温和:“主公,木兰将军,我没什么贵重礼物,这把墨锭送给你们,愿你们日后闲暇时,能一起写字、论兵,也算一桩美事。” 陈宇接过墨锭,笑着点头:“多谢鹏举,这份心意,我收下了。”
刘伯温则走到花木兰身边,指着她手中的锦盒,笑着说:“木兰将军,这玄纁束帛可是上等的料子,日后可做件曲裾,春天穿正合适。” 花木兰连忙道谢,眼中满是感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