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谦此话一出,城楼内瞬间安静下来,连风吹过旗帜的声响都格外清晰。众人皆愣住了,目光在彼此脸上流转,显然都在琢磨这计策的利弊。片刻后,包拯率先站起身,眉头紧锁,语气带着担忧:“于谦先生,此计虽能绕到贾诩后方形成包围,可风险实在太大!鲜卑虽被岳帅击退,却仍有五六万大军,若他们并未远退,只是在边境蛰伏观望,主公这时率两万郡兵进入鲜卑草原,岂不是自投罗网?一旦被鲜卑与贾诩前后夹击,后果不堪设想!”
“包大人所言极是!” 高士廉连忙附和,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衣袖,“我们虽盼着能一举灭了贾诩,却不能拿主公与两万郡兵的安危冒险。万一鲜卑真在暗中埋伏,别说奇袭贾诩,怕是连自身都难保,到时候凉州更是雪上加霜。”
沈括也跟着补充,语气客观:“而且咱们得承认,郡兵的战斗力,与岳家军、项家军或是凉州守城军相比,确实薄弱了些。他们平日里多负责地方治安,实战经验本就不足,若进入鲜卑草原长途奔袭,再遇上突发状况,怕是难以应对。”
三人接连提出顾虑,城楼内的气氛又沉了几分,不少人都微微点头,显然认同他们的担忧。就在这时,宋慈忽然开口,声音温和却坚定:“我倒觉得,于谦先生的计策可行。诸位说鲜卑大军在边境蛰伏,这终究只是猜测;依我之见,鲜卑大军大概率已退回草原深处。其一,轲比能与步度根本就不是一条心,此次联手不过是受贾诩撺掇,如今酒泉未破、损兵折将,两人必然互生嫌隙,哪还有心思在边境观望?说不定早就带着各自的部众回草原争地盘去了。”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继续说道:“其二,轲比能与步度根虽是鲜卑最大的部落首领,可鲜卑并非只有他们两个势力,辽东、辽西一带还有素利、弥加、厥机等小部落首领,这些人素来与轲、步二人不和,巴不得他们吃败仗。如今轲、步二人此战失利,兵力受损,后方的小部落必然蠢蠢欲动,他们哪敢把大军留在凉州边境,给后方留下可乘之机?”
岳飞听完,眼中闪过一丝赞同,也跟着说道:“宋太守说的有理!末将与鲜卑交手时,便察觉轲比能与步度根的部众配合松散,若不是靠着人数优势,根本撑不了这么久。如今战败,两人必生嫌隙,且后方有部落牵制,绝不敢在边境久留。至于郡兵战力,虽不如精锐,可咱们是绕道奇袭,并非与鲜卑正面交锋,只要隐蔽得当,避开鲜卑残部,问题不大。”
于谦见状,连忙接过话头,语气更添几分底气:“诸位的担心,我早已考虑过。正如宋太守与岳帅所言,鲜卑此时自顾不暇,根本无力拦截我们;而郡兵虽战力稍弱,可此次奇袭,关键在‘快’与‘隐’,只要咱们轻装简行,避开显眼路径,定能悄无声息绕到贾诩后方。到时候,主公率军从后突袭,天水城内的薛仁贵将军率军从正面出击,前后夹击,绝对是对贾诩的致命打击,他想退都退不了!”
“末将愿为先锋!” 项羽这时也点了点头,眼中燃起战意,“我可挑选三千项家军骑兵,提前一日出发,在前方探查路径、清除鲜卑零星哨探,确保主公与郡兵的行军安全。有这三千骑兵开路,就算遇上小股鲜卑残部,也能一举击溃!”
众人看着项羽坚定的神色,又琢磨着宋慈、岳飞、于谦的分析,之前的担忧渐渐消散,不少人眼中都露出了期待。陈宇见状,猛地一拍案几,声音带着决断:“好!我也赞同此计!贾诩这颗毒瘤,咱们这次必须彻底击溃,绝不能再给他卷土重来的机会!项羽,你即刻挑选骑兵,下午先行出发探路;其余人按之前安排,各司其职,守好酒泉与各郡!下午,我便率郡兵出发,绕经鲜卑草原,直捣贾诩后方!”
“主公英明!” 众人纷纷齐声应和。
议事结束,众人便各司其职、分头行动:项羽大步流星走下城楼,直奔项家军营地,要从三万将士中挑选最精锐的三千骑兵,确保下午能准时出发探路;包拯、徐有功等郡守则带着随从,去找各郡世家主传达 “返回属地” 的决定,言辞间细致交代着 “战时不可乱政” 的注意事项;于谦则提着文书,去往羌人部落的临时营地,与滇吾、巴图等首领协商返程事宜。
陈宇则站在城门口,亲自目送着各方人马离开。张掖苏家的车队、金城马家的私兵、西平宋家的族人…… 每经过一队,他都抬手致意,目光里满是感激。待酒泉本地世家黄华与李嵩带着族人走来时,陈宇更是快步走下城楼,伸手拍了拍两人的肩膀,语气真诚:“黄家主,李家主,这次酒泉能守住,多亏了你们带头支援,此情我陈宇记下了。”
黄华哈哈一笑,拍了拍陈宇的手背,声音洪亮:“靖安侯客气了!我们守酒泉,也是守自己的家园,哪能眼睁睁看着鲜卑人毁了它?放心,下次再有这事,我老黄肯定还是冲在最前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