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三章 丹成紫韵凝真力,筑基前夕辨隐患
晨雾尚未褪尽,青木堂丹房的青陶丹炉已燃起稳定的淡绿火焰。陈刚身着内门道袍,手持药勺,正专注地将研磨好的灵材粉末缓缓倒入炉中——这是他第十三次炼制筑基丹,也是材料集齐后首次尝试完整丹方。
“注意粉末下落的角度,与丹火形成三十度夹角,药性融合更匀。”木长老站在一旁,目光紧锁丹炉内的动静,声音沉稳如钟。陈刚依言调整手势,指尖灵气随药勺微动,粉末如细雪般落在火焰边缘,瞬间被烘成淡紫色的药雾,与丹火交织成氤氲的光团。
自上次从黑风山脉带回雷纹草,他已在丹房泡了整整七日:每日寅时起身研磨灵材,辰时点火炼丹,午时复盘错处,酉时再练一次——天机轮成了他最得力的“助教”,不仅能捕捉到丹火波动的细微偏差,还能预判灵材药性融合的临界点,让他的炼丹术在短时间内突飞猛进。
此刻,炉内的药雾已凝成半透明的药浆,泛着莹润的紫芒——这是“融药”的关键阶段。陈刚深吸一口气,运转炼气二层巅峰的灵气,按《木灵真解》的口诀,将灵气化作三道细流,分别包裹住药浆中的“木、雷、土”三属性灵材(千年木灵芝主木、雷纹草主雷、黑风狼牙主土),引导它们按“三足鼎立”之势交融。
“不错,三气平衡,没像上次那样偏枯。”木长老眼中闪过赞许,“接下来控火要稳,慢慢将火候降至‘温凝’档,记住,凝丹时灵气不能断,断则丹散。”
陈刚点头,掌心紧扣丹炉边缘,将木灵晶贴在炉壁上——晶核中的精纯木灵气缓缓渗入炉内,与他的灵气呼应,帮他稳住丹火。随着火候渐降,药浆开始缓缓收缩,从拳头大小缩至鹅蛋大小,再到拳头般时,表面渐渐浮现出细密的丹纹,如蛛网般蔓延开来。
“丹纹初现,再加把劲!”木长老的声音多了几分急切。陈刚咬了咬牙,取出一粒自己炼制的“聚气丹”(比凝气丹效果强一倍)服下,丹田处的灵气瞬间暴涨,他将所有灵气凝聚于指尖,轻轻一点丹炉顶部——一道淡金色的天机之力随灵气注入,药浆猛地一缩,最终凝成三粒黄豆大小的药丸,丹纹完全展开,呈淡紫色,隐隐泛着金光。
“成了!”陈刚心中狂喜,刚要开炉,却被木长老拦住:“别急,丹成需‘养’——让丹在炉内再温半个时辰,丹纹才能稳固,药效才不会散。”
半个时辰后,陈刚打开丹炉,一股醇厚的药香扑面而来,比之前的雏形丹浓郁十倍。三粒筑基丹静静躺在丹炉底部,丹纹清晰,紫韵流转,正是“上品筑基丹”的品相!木长老拿起一粒,放在鼻尖轻嗅,忍不住赞叹:“老夫当年第一次炼筑基丹,只出了中品,你竟直接炼出上品——有这丹,你筑基成功率至少能到七成!”
陈刚捧着筑基丹,指尖微微颤抖——这不仅是炼丹术的突破,更是他迈向筑基的关键一步。他将丹药小心装入玉瓶,贴身收好,对着木长老深深一揖:“全靠师父指点!”
“是你自己有悟性,也有机缘。”木长老笑着扶起他,“丹已炼成,接下来就是筑基准备——三日后,我带你去宗门后山的‘聚灵阵’,那里灵气浓度是内门的五倍,最适合突破。这三日,你要做三件事:一是将《木灵真解》练到小成,二是稳固炼气二层巅峰的修为,三是用木灵晶温养丹田,让灵气更凝实。”
接下来的三日,陈刚按师父的要求全力备战:每日清晨在聚灵阵外围修炼《木灵真解》,借助浓郁的灵气,将“枯木逢春”“木灵缚”“木灵盾”三招练至收发自如,甚至能同时催动两招,达到“小成”境界;午后则盘膝坐在寮房,手握木灵晶运转功法,丹田处的灵气越来越凝实,隐隐有化作液态的趋势;傍晚则去演武场练剑,保持实战手感,避免突破时因生疏导致灵气紊乱。
第二日傍晚,陈刚正在演武场练剑,天机轮突然毫无征兆地发烫,一股强烈的“警示感”涌入脑海——他催动“观微”之力,竟“看”到三日后聚灵阵的角落,有一缕微弱的黑色煞气在潜伏,似是有人暗中布置了“蚀灵阵”(低阶阴毒阵法,能在修士突破时侵蚀灵气,导致走火入魔)。
“有人想害我?”陈刚心中一凛,立刻回想近期接触的人——外门时的赵虎已被他彻底压制,内门弟子中虽有竞争,却没到下死手的地步,难道是……他突然想起三日前,曾看到外门管事(赵虎的远房叔叔)鬼鬼祟祟地在后山徘徊,当时没在意,现在想来,多半是他!
陈刚没有声张,悄悄收起剑,返回青木堂——他要将此事告诉木长老,同时提前做好防备。见到木长老,他将天机轮的警示与外门管事的异常一并道出,木长老闻言,脸色瞬间沉了下来:“竟敢在宗门聚灵阵动手脚,胆子不小!你放心,我今晚就去后山查看,定能揪出此人,绝不会影响你筑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