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战略要地尽失,兵力对比更是悬殊——贼军总兵力逾五十三万,而朝廷军即便算上陆风所部,也不过十万余众,其中两万士兵的士气还存隐忧。
这根本是一场不可能取胜的战争!
众人不约而同望向陆风,期待这位统帅能力挽狂澜。当然,典韦与张飞对陆风信心十足——刘备三兄弟也列席了此次军议,毕竟陆风需要借助关羽、张飞的勇武。
至于刘备?
不过是顺带之人。
"情况与我掌握的基本吻合。"
陆风起身走到沙盘前,目光扫过众将:"诸位可有破敌良策?"
帐内一片沉寂。
如此绝境,何来良策?
"既然大家暂无对策,那就按本帅的部署行事。"
"宗员将军!"
"末将在!"
"命你率邺城原有两万守军严防死守,抵御邯郸、临水方向的张宝部,可有异议?"
"末将誓与邺城共存亡!"
陆风微微颔首,继续吩咐:"此地乃关键所在,后续朝廷的粮草物资、增援部队会持续从河内、兖州等地调运过来,必须给我牢牢守住!"
"遵命!"
宗员虽感肩上担子沉重,但面对张宝十万大军,只要固守城池,他仍有把握支撑十余日。
若后续增援及时赶到,持续坚守亦非难事!
"曹操、袁绍、刘备、关羽、张飞、典韦!"
"末将在此!"
众将齐步上前。
"尔等随我统率此次带来的八万大军,明日拂晓开拔,直赴临漳与张角决战!"
"遵...遵命!"
诸将略显犹豫,但触及陆风不容反驳的目光,皆神色一凛,立即应诺。
虽不解陆风的真正谋划,既然暂无良策,不如先依令行事。
众人只盼陆风胸中确有韬略。
"甚好!即刻着手准备!全军休整妥当!明日寅时造饭,卯时进发!延误军机者,立斩不赦!"
言毕,陆风挥手令众将退下。
独留袁绍、曹操、典韦及刘关张三人。
"都近前来!"
待旁人退出后,陆风立于沙盘前向众人示意。
"子翼兄究竟作何打算?以八万之众强攻四十万敌军,纵使黄巾军战力不济,胜算仍显微茫!"
曹操率先发问。
己方除兖州带来的三万余百战精兵外;
袁绍从洛阳及沿途招募的五万人马,多为初经训练的新卒,战力较之黄巾精锐恐怕高明有限。
"正是!子翼可有妙策?"
袁绍也随之询问。
行军途中,经曹操引荐,他早已与陆风相熟。
眼下二人交情尚可。
主要是袁绍明白,此战胜负关键全系于陆风。
标题:部署
陆风的态度相当明确。眼下最关键的是确保自身安全,而这一切都倚仗陆风。至于战后如何掌控局势,那是洛阳袁愧和大将军他们操心的事。当前首要任务是与陆风维持表面的和睦关系——这位可是立功的关键人物。
"说得在理!"陆风颔首道,"敌众我寡,局势不利,除出奇制胜外,实难想到其他破敌之策了。"
"哦?"曹操等人闻言,眼中闪过期待的光芒。难道陆风已有妙计?
"愿闻其详!"
陆风指向地图上的临漳城,手指划向东北方向:"临漳之后便是张角老巢广宗。敌军虽主力尽出,但粮草辎重仍囤积于广宗。兵法云:善用兵者,先断其粮。我意派遣典韦率六千铁骑,以关羽、张飞、玄德为副将,连夜奔袭广宗,断其粮道。必能迫敌分兵回援。"
稍作停顿,他又指向临漳与邺城之间的地带:"同时,由我亲率主力七万,联合本初、孟德,明日进攻临漳。采用分段设伏之策:我率三千精锐与四千骑兵先行诱敌;孟德领兖州三万精锐居中策应;本初统四万大军殿后。以运动战消耗敌军,最终全歼之。各伏击点间需挖掘壕沟、设置陷阱,以滞敌疲敌。"
陆风详尽阐述了作战方略,将每个步骤都剖析得清晰透彻。即便是个庸才,只要严格遵循他的部署,也能稳操胜券。
"妙计!当真是精妙的战略!"曹操击节赞叹,眼中闪烁着惊艳之色:"本以为对子翼已足够了解,今日方知仅是管中窥豹。此等谋略,实在令人叹服!有此良策,张角逆贼必败无疑!"他信心倍增,豪情顿生。
袁绍也不得不心悦诚服地竖起拇指。他暗自思忖:同是七尺之躯,为何陆风能想出这般精妙的战术?那些分段阻击、疲敌之策、运动战的构思,简直闻所未闻。
"将军韬略,玄德钦佩。"刘备神情复杂地拱手。虽然妒火中烧,但不得不承认陆风确实非同凡响。
张飞与有荣焉地嚷道:"俺早说过!陆帅的脑瓜子最灵光!跟着他打仗准能赢!"他那副得意模样,活像是在夸自家兄长。
刘备见状暗自焦灼:必须尽快实施离间计,绝不能再让三弟这般崇拜陆风!
见众人皆无异议,陆风当即拍板:"即刻按计划行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