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深信以二弟的才干,若得吴侯接见,定能受到重用。
"原来如此!"
赵云听罢,既恍然又后怕:"大哥,前几次归家时怎从未听你提起?"
"怕你分心罢了。"
赵峻淡然一笑:"如今不是好好的?"
实则当时赵云尚未出师,唯恐扰其心绪,影响在童渊座下修行。
"下不为例!有事定要即刻告知!"
赵云却看得通透,当即眉头微蹙郑重嘱咐。
他害怕某日归来,却再也见不到兄长。
若真如此,必将抱憾终身。
思及此处,对陆风的感激之情愈发真切。
"好好,都依你。"
赵峻含笑应允。
赵云眼中流露的关怀让赵峻心中暖意融融。
"对了!"
赵云忽然话锋一转:"大哥方才提到的历练之地,莫非就是陆风将军帐下?我尚不知陆将军现居何职?"
"正是陆将军麾下!"赵峻肯定道,"陆将军现为朝廷钦封镇东将军,身兼东莱太守、青州刺史,封吴侯,正在青州清剿百万黄巾余孽。为兄觉得此地正适合我们兄弟投效!"
"以二弟的才干,定能得陆将军重用!"说到这,他拍了拍赵云肩膀,"为兄没那么大抱负,能谋个差事,顺带报答陆将军恩情便心满意足了。"
"原来如此。"赵云沉思片刻,"确是个好去处。与大哥同在一处,也好互相照应。只是......"
他眉宇间透着犹疑:"不知陆将军是否值得我效忠?"
欣赏归欣赏。
若陆风的为政之道与己志相悖,他宁可另寻他法报恩,也不会轻易托付忠心。
赵峻了然一笑:"无妨,我们且先去东莱看看。若二弟觉得不合心意,再作打算不迟。说到底,该报恩的是为兄。"
他怎舍得委屈自家兄弟?
赵云望着处处为他着想的大哥,胸中涌起阵阵暖流。得兄如此,夫复何求?
"大哥的心意,我明白。"
兄弟二人相视而笑,尽在不言中。
"那便先去东莱一探究竟!"
赵云拍板定夺时,暗自做了决定:即便陆将军的政见偶有不合,只要相差不大,他也愿留下效力。
他对兄长亏欠良多。
既然大哥愿为他倾尽所有,他又何妨为兄长退让三分?
"好!"
赵峻欣然应允.
他只盼陆将军能满足赵云的心愿.
届时兄弟二人同在陆将军帐下效力,既能互相扶持,也不必再忍受常年分离之苦.
无论赵云如何看待陆风,他本人对这位年轻将领充满感激与钦佩.
在他看来,这位比自家弟弟还年幼的陆将军堪称当世豪杰.
能在弱冠之年立下赫赫战功,更将凶悍的黄巾贼寇尽数剿灭,绝非寻常人物.
下定决心后,赵云兄弟很快便启程离开赵家庄.
听闻他们要投奔青州陆将军,竟有十余名同乡青年愿随行.
众人皆言要报答陆将军恩情,更要谋个前程.
赵氏兄弟自然应允.
启程当日,一行人便结伴向东莱郡进发.
临行前,赵云特意修书向恩师说明去向.
恰逢童渊正在常山郡访友.
不过两日便收到了爱徒来信.
"哦?"
与童渊对酌的白发老者挑眉问道:"可是那位平定黄巾的镇东将军,吴侯陆子翼?"
"正是."
童渊斟满酒碗,与老友李彦碰杯饮尽,缓缓道:"小徒初出茅庐,来信说欲随兄长前往青州会晤陆风.若无变故,或将在其麾下效力,藉此历练."
李彦闻言,仰头饮尽杯中酒,饶有兴致地问道:"可是常山赵子龙?听闻他年方十八就已学成下山?这般天资实在罕见!不知比我那徒儿奉先如何?"
话音未落,童渊已抚须而笑:"这孩子在老夫门下习武六载,如今武艺已达超一流之境,枪法更是小成巅峰。难得的是他已在枪道上有所顿悟,开始自成一派。"
"虽眼下不及并州吕奉先,但假以时日,必不逊色!"童渊说着,眼中闪过自豪之色。在他众多 ** 中,赵云确实最得他心意。
大 ** 张任资质 ** ,若无奇遇,终其一生恐难突破一流;二 ** 张绣天赋尚可,却因回乡守孝中断学业。唯独赵云,无论悟性还是心性皆属上乘。
"十八岁的超一流高手?"李彦面露讶色,"难怪师弟如此看重。这身天赋,确实与奉先不相上下!"
童渊开怀大笑:"不若同去吴侯处看看?早就听闻陆风此人文武双全,正好借此机会一探虚实。"
"巧了,"李彦接口道,"前些日子我在邺城听闻,无极甄氏欲将爱女许给陆风为妾呢。"
此外,蔡邕两个月后将在东莱创办东莱书院,届时必定十分热闹,我们不妨前去一观!
岁月不饶人!
追求武道至高境界却始终难觅武圣门径,李彦反而乐于四处游历,或许某个瞬间就能顿悟突破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