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能生出这等妖孽。
不知积了多少世的福德?
想来吴郡陆氏的祖坟怕是青烟冲天了吧?
改日定要去瞧瞧那风水宝地。
"确实。"李彦深以为然。
"那位是你长兄吧?我有些印象。当年黄巾之乱时,我在常山赵家庄似乎救过他。"陆风望向赵峻的方向,对赵云说道。
赵云点头:"正是家兄赵峻。不想主公竟还记得。"
"父母早逝,是兄长一手将我抚养成人。"
"近日才听兄长提起,当年主公不但救了赵家庄众人,还为他治过伤。"
赵云当即单膝跪地,拱手郑重道:"末将代兄长谢过主公恩典!我兄弟二人此来,誓死追随主公,以报知遇之恩!"
"子龙何须如此!快快请起!"
陆风赶忙上前搀扶。赵云正欲坚持完成大礼,却惊觉自己被一股难以抗拒的力量托起。
这位银甲将军难掩震惊:"主公竟有如此神力......"
陆风朗笑着拍了拍他的肩甲:"心意已领,不必拘礼。往后尽心办事便是!"
"诺!"
赵云抱拳应命,眼中满是感佩。
"去请赵峻前来。"
随着陆风吩咐,不多时赵峻便匆匆赶来。见到陆风就要行礼,却被一把扶住。
"你们兄弟怎的见人就要跪拜?"陆风无奈摇头。
二人相视一笑。赵峻正色抱拳:"恳请吴侯收留!二度救命之恩,峻愿效犬马之劳。虽绵力微薄,但求吴侯成全!"
陆风欣慰地按住他肩膀:"得良将相助,求之不得。往后同心协力便是。"
他暗自满意:别的不说,单是能为江东引来赵云这员虎将,赵峻便功不可没。更何况其忠心可鉴——方才用侦查之眼查看时,那99的忠诚度着实令人安心。
忠诚度之高,几乎可比黄忠。
差一点点就能达到死忠地步。
连赵云的忠诚数值也攀升至极高水准。
"谢主公厚恩!"
赵峻见陆风接纳自己,欣喜地抱拳行礼致谢。
考核继续进行。
"那魏延少年也就十三四岁年纪吧?竟已臻至二流巅峰境界!实属难得!"童渊全程观察着担任考官的魏延,不禁赞叹。
李彦颔首道:"确实如此!这般天资,丝毫不逊子龙当年。莫非吴侯真有识人之明?身边总汇聚着如此多英才?"
"那个叫黄叙的少年同样天赋异禀!"
两位前辈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出几分无奈——这些好苗子当年怎么都没被他们发现?
"哈哈!"
黄忠听到二人对话,笑着拱手:"承蒙二位称赞。犬子与文长能有所成,多半还是仰赖主公悉心栽培。"
若非主公特殊指导,他们想达到如今境界,至少要多耗费数倍光阴。
"哦?"
童渊和李彦顿时来了兴致。
童渊恍然道:"原来黄叙是令郎!果然是虎父无犬子!你们父子前程,必不在我们之下。"
李彦追问道:"你说他们都是吴侯亲手 ** 出来的?"
"正是。"
黄忠肯定道:"不只是他们,包括末将在内,诸位将领投效主公后,都得到过主公亲自指点。"
"当真?"
两位宗师级人物相视惊叹:"没想到吴侯竟有如此教化之能,真是越来越让人看不透了!"
这位主公就像无底深渊,永远探不到尽头。
不远处,陆风听到两人交谈,微笑着走近道:“两位过谦了!与两位的栽培之功相比,我这点微末技艺实在不值一提。”
“能 ** 出子龙、吕奉先这般的猛将,二位才是真正的高人!”
为了招揽人才,他从不吝啬赞美之词。
“哈哈哈!吴侯这般抬举,倒叫我们惭愧了!”童渊与李彦双双拱手,脸上堆满笑意。
“吴侯这般本事,倒让我们对往后的切磋愈发期待了!”童渊捋须笑道。
“正是!”李彦也连连点头。
须知,善教者必精于道。
若自身武学造诣不够精深,又如何能指点他人?
见陆风武学修为如此高深,二人反而欣喜不已——这样交流起来,收获才会更大。
正说话间,一名英气勃发的青年背着双戟踏入营门,陆风目光微凝:“子义到了!恶来,你们谁去试试他的身手?”
“我来!”
甘宁话音未落,人已窜出数丈。
“哎我——”典韦刚要动作,却被许褚从后面拽住衣甲,错失良机。
典韦转身怒瞪:“仲康你作甚?”
“嘿嘿...”许褚搓着手讪笑:“本是我要去的,见你抢跑就拉了一把,谁知...”
“这锦帆贼出身的家伙果然滑头!”许褚气得直跺脚。
典韦没好气地翻了个白眼:“现在才知?这小子当年在江上做没本钱买卖时,就惯会耍滑!下回再拽我,可要与你练练拳脚了!”
虽然错过了与赵云的比试,这次又被许褚搅局,他倒未动真怒。横竖主公说过,值得交手的不过子龙与太史慈二人罢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