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辈如此出色,长辈却无能为力,除了愧疚,还能如何?
好在陆氏家族内部还算和睦,至少嫡系之间关系融洽。
否则,局面恐怕就大不相同了。
一旁的陆康默默听着,心中既无奈又自豪——毕竟,这可是他的儿子!
无论陆风成就多高,都有他的一份功劳。
“大伯何必这么说?”
陆风笑着摇头:“没有陆氏,就没有今日的我。自家人不必见外,相互扶持本是理所应当!”
“对了,我看逊儿机灵聪慧,过几年不如送他来东莱吧!”
说着,他又看向陆康:“绩儿也一样。我那边已有完善的教育体系,还有恩师蔡邕这样的名儒坐镇,对他们的成长大有裨益。”
“将来我还指望他们能助我一臂之力。”
独木难成林,他希望陆氏能涌现更多人才。
此前送去的十几名陆氏子弟,如今都已崭露头角。
虽无荀攸那样的顶尖之才,但有陆风悉心栽培,未来成为军中将领或地方官员不在话下。
若再进一步,跻身高层也未尝不可。
“哈哈!那再好不过!到时候就劳你多费心了!”
陆俊欣然应允。
即便陆风不提,他也早有此意。
这两年,那些跟随陆风的年轻子弟的蜕变,他早已耳闻。
获悉陆风培育人才的本事超群,陆俊心中也萌生了念头。
"可行!"
陆康同样颔首同意:"待三年后吧!六岁年纪正合适!我还在考虑,届时是否也该辞去这庐江太守之职,与你母亲一同带着绩儿迁居东莱呢!"
儿子这般有出息,自己再守着庐江太守的位置也无甚意义。
况且年岁渐长,也该安享天伦之乐了。
"此事容后再议。"
陆风却轻轻摇头:"眼下朝堂风云诡谲,近两年恐生巨变。对于庐江这边,我另有筹谋,届时再与父亲商议!"
此刻已是公元188年深秋。
若按前世历史轨迹,天子刘宏将于明年——也就是公元189年六月驾崩。
掐指算来,仅剩八个月光景!
届时天下必将动荡。
"哦?"
陆康眉头微蹙:"你小子究竟获悉了什么内情?"
一旁的陆俊也露出凝重神色。
听这语气,绝非小事。
"容我先卖个关子。"
陆风神秘一笑:"待时机成熟,父亲与伯父自会明白。"
"你这孩子!"
陆康无奈摇头,不再追问。
也罢,静观其变。
此后五日,陆风留在家中盘桓。
期间应邀赴桥蕤家宴,再度见到大乔小乔两位小姑娘。
虽与桥蕤相谈甚欢,但对方并无投效之意,陆风亦未点破。
相较桥蕤,他对那对比花娇的姐妹反倒更感兴趣。
不过两个丫头尚小,来日方长。
横竖她们家在皖县,往后机会多的是。
五日后,陆风辞别双亲及幼弟,携甄姜、赵云、许褚等人重返东莱。
转眼间,九个月的时光悄然流逝。
这段时日里,天下局势风云变幻。
就在月余前,即公元189年6月,
汉帝刘宏终究未能逆天改命,于十七日驾崩。
"看来我这只小蝴蝶的翅膀还扇不动历史 ** !除非直接干预,否则大势难改。"
收到洛阳密探传来的天子死讯时,陆风神色如常地轻笑。
他持着密报来到太守府议政厅,将情报递给荀攸、郭嘉和戏志才:"最新消息,天子已于昨日驾崩。"
"什么?!"
三人闻言大惊失色,
"唰"地同时起身,满面惊愕地接过情报仔细阅读。
"嘶——"
看完后不约而同倒吸凉气,面面相觑。
主公竟真说中了!
半年前主公就预言天子命不久矣,
当时他们还将信将疑。
"主公接下来有何打算?"
郭嘉抿了口葫芦里的美酒,目光灼灼地问道。
荀攸和戏志才也投来询问的目光。
"按兵不动。"
陆风笑着摇头:"洛阳之事暂且观望。好戏,这才刚开场呢!"
"方才的情报你们可看仔细了?"
"天子临终立的是皇子协为储君。以张让为首的十常侍为保富贵性命,必会拥立皇子协。"
"你们不妨猜猜,身为皇子辩生母的何皇后,还有那位国舅大将军何进......"
"是会坐视张让等人扶立新君,还是......"
好戏确实才刚开始。
不过陆风并不打算插手。
洛阳不乱,天下怎乱?
天下若不大乱,他又怎能趁势崛起,横扫乾坤,成就霸业,践行心中抱负?
暗卫探听消息的本领确实今非昔比。天子驾崩的讯息,此刻恐怕连何进与袁隗等重臣都尚未知晓——张让 ** 已将消息暂时封锁。
"嘶!"
郭嘉三人闻言,再度惊得倒抽凉气,殿内温度仿佛骤降。
荀攸沉声道:"洛阳恐有巨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