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你想的那样。"蔡琰点头解释,"王允乃当朝司徒,太原王氏家主。正是他害得貂蝉和任青家破人亡,囚禁任青,逼迫貂蝉学习刺杀之术为其效力。"
"原来如此..."甄姜恍然大悟,随即促狭地笑道:"琰儿姐,你说夫君听闻此事时会不会背脊发凉?"
蔡琰掩嘴轻笑:"想必会的。"
此时前往汜水关的路上,许褚不满地嘀咕:"主公,袁绍之前明明排挤我们,为何还要去支援他?"
赵云若有所思:"主公想必另有考量?"
陆风笑道:"子龙懂我。自然不是忌惮袁氏兄弟,只是不能再帮袁术攻打伊阙关了,否则我们就要直取洛阳了。"
赵云一行人闻言面露诧异:"攻下洛阳难道不是好事?到时主公立下头功。"
定能获得天子封赏。
"于我等而言却非幸事!"
陆风轻摆手掌。
"正是如此!"
郭嘉浅酌一口佳酿,含笑解释:"董贼此时未到殒命之时,尚有利用之需!"
"天子亦当随其西迁长安方为上策!"
"若真击溃董卓救出天子,诸位以为后续当如何?"
"迎奉天子?"
"此计断不可行!即便迎奉,又以何人为主导?"
"主公虽兵强马壮冠绝诸侯,然仅限战力。"
"论及士族声望与根基,仍首推袁氏!"
"故此事不可为!依原定方略,驱董卓入长安足矣!"
"我等还是专心作壁上观为妙!"
主公早已反复强调。
征战之前,须先明晰所欲达成的目标。
继而谋划如何获取最大利益。
最后方考虑战事本身。
盲目用兵乃大忌。
"奉孝此言甚善!"
陆风颔首笑道:"出征前我便说过,此番会盟重在静观其变,顺便招揽百姓与各业贤才,再积攒些声望。"
"诛灭董卓本非我等初衷。"
此行主要为攫取利益并彰显实力,吸引人才投效。
"实则袁绍、袁术及多数诸侯,皆非真心救驾,不过借讨董之名谋取私利。"
"唯寥寥数人尚存救驾求封之念!"
"孙文台算半个,曹孟德算半个,刘玄德算一个,孔文举算一个,余者皆怀异心,陆某亦不例外!"
他从一开始就没打算救天子。
在他看来,汉朝已经延续了四百年,早就该在前汉时就 ** 了。
是那些世家大族与刘秀联手,再加上王莽的失误,才强行让大汉又延续了两百年。
但这两百年,对诸夏文明的进步并无多少实质贡献。
相反,它只是陷入了周而复始的循环,重复着前汉的兴衰。
这样的重复,对诸夏文明的发展毫无意义。
陆风真正想做的,是彻底打破这个怪圈,让诸夏走上一条与前世封建王朝截然不同的道路。
“不!”
赵云坚定地摇头:“主公并非出于私心,而是真正为了天下百姓!”
“大汉早已病入膏肓,改朝换代势在必行!”
“末将愿做主公手中利剑,斩尽旧时代的毒瘤,让天下迎来新生,让百姓真正过上好日子!”
“这些年,东莱百姓生活的变化,便足以证明主公的正确!末将深信不疑!”
不得不说,陆风对赵云的“引导”极为成功。
现在,这位年轻将领已成他思想最坚定的拥护者。
郭嘉赞同道:“子龙所言极是!”
典韦点头:“没错!”
许褚附和:“只有拥立主公为新主,百姓才能翻身,才能过上好日子!”
“哈哈!那就一起努力吧!”陆风朗声笑道。
“好了,全军加速前进!缴获的辎重,陆一,你负责将暂时用不上的交给陆氏商会处置,或售卖,或运回东莱。”
“汜水关那边,还有几场大戏等着我们呢!”
“原以为赶不上了,没想到袁绍他们如此拖沓!”
“子龙!典韦!许褚!这一战,或许就是你们名震天下的机会!哈哈!”
陆风吩咐完陆一,又对赵云等人说道。
"哦?此话怎讲?"
赵云三人同样露出探究的神情。
能够扬名立万,他们自然求之不得。
谁愿意在战场上被人当作无名小卒对待?
"嘿嘿!先容我卖个关子!等到了汜水关,你们自然明白!"
"全军加速前进!驾!"
陆风当即与赵云等人率领先锋部队,快马加鞭赶往汜水关。
两日后。
陆风率领陆家军抵达汜水关前的盟军大营。
在曹操安排下安顿好兵马,众人正欲前往中军大帐复命。
不料隔着数十步远,就听见帐内传来凄厉的吼声。
"董贼!我袁本初与你不共戴天!"
"痛煞我也!痛煞我也!"
"董卓老贼,安敢如此!"
袁绍撕心裂肺的咆哮中透着刻骨恨意。
"这是?"
陆风疑惑地望向身侧的曹操。
莫非袁本初得了失心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