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遥远的法国戛纳。
东方国家的电影《情书》极限卡着报名入围名单公布时间,提交了参展戛纳国际电影节的申请。
考虑到两国长期以来的文化交流,评审团特别组织了一次临时加审。
随着电影荧幕上剧情的缓缓展开,放映厅里渐渐响起了轻微的交流声。
“这是一部采用双线叙述的电影,可东方人的爱情,我是真的有些看不懂。”
“他们很适合当一名摄影师去拍雪景!”
“听说这名新人导演是拿了二月份的柏林影帝。”
“哈哈,上了年纪的女人都喜欢小年轻。”
在放映厅的中间位置,坐着一位中年男人。
他静静地观看着电影,没有参与周围人的讨论。
——雅克·德雷,第34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审团的主席。
一位在法国颇负盛名的电影导演和编剧,尤其擅长执导犯罪和惊悚类型的影片。
对于剧情叙事和推理,雅克·德雷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敏锐的洞察力。
《情书》让他看到了一个女人对亡夫情感的追查,以及在这过程中逐渐揭开的那段跨越生死的三角恋谜题。
将推理融入情感元素之中,这种独特的表现方式,给了他一种别样的观影体验。
可惜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差异,他没办法完全专注于画面细节,难以准确猜测那些复杂特写镜头背后所蕴含的意义。
很快,电影中的结尾出现一个关键情节——法国作家的《追忆似水流年》上的卡片背面被翻开,一段隐秘的爱情故事呈现在众人眼前。
评审团的成员们看到这一幕,不少人都觉得这是导演在刻意讨好法国。
影片播放结束,放映厅里的交流声增多。
“那两个亚洲女孩一直在互相写信,还有那些回忆片段,简直是把我的大脑难住了!”
“那是同一个演员扮演的两个角色,她们在探寻关于同一个男人的事情。”
“是这样?我竟然一直以为是两个演员。”
“两个角色表现出不同的性格,这个女演员很棒!”
“或许我们应该学习西德,给东方国家安排个表演奖和技术奖之类的。”
“这是好主意,我们不能落后柏林电影节,这是戛纳引进东方国家的一个机会。”
沉思许久的雅克·德雷,听到这些建议,果断插话道:
“不,我觉得这部电影应该给予足够的尊重!”
在外国电影文化的主流印象里,常常展现出热情奔放的一面,人们直白地袒露自己的情感。
喜欢就亲吻,爱就一起滚床单!
而《情书》是一部含蓄又懵懂青涩,通过两人的书信来往,剧情节奏慢热,缓缓揭开一段尘封青春暗恋故事的电影。
文化的差异,让戛纳评审团的很多成员,第一时间看不懂电影,领会不到镜头特写的深意。
只有唯美的影像风格,细腻的镜头画面语言,能证明这是一部优秀的电影。
当然像《傲慢与偏见》这一类的西方文学,同样也有细腻、含蓄表达爱情的情况。
很快,戛纳国际电影节公布的入围竞赛单元作品里,来自东方国家的电影《情书》获得提名。
第一时间得知消息的李文丽,便火急火燎地找到职工宿舍的龚樰,激动的说道:
“你要和张华一起去法国啦!”
“真的?”
龚樰放下手中的书籍,脸上绽放出笑容。
这段时间八一厂内部,都在等参展情况的消息。
尤其是出国的人员名额,不少有心人惦记着。
李文丽跟着高兴道:“张华之前说你能被提名,没想到真的说中了!”
“嗯。”
龚樰点头,随后语气透着一丝温柔呢喃道:“张老师写的剧本角色好!”
她心里不禁在想,自己该怎么感谢张老师。
可兴头过后,李文丽的脸上闪过一丝难过,不禁失落地说道:
“可是,我也想跟着你们出国。”
她在《情书》里饰演了一个重要的配角,没有获得表演奖的提名,自然是没有出国参加电影节的名额,让人心里落了空。
龚樰连忙安慰道:“以后出国有的是机会,我还羡慕你呢,我只是提名,而你是去余杭领奖。
由观众评选的百花奖最佳女主角,李文丽的拿奖呼声最高。
……
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对影片的首映要求极为严格,通常要求参赛影片是全球首映。
若影片已在本国商业院线上映,即丧失主竞赛资格。
《情书》拿到戛纳入围提名的消息传回国内,电影总局可管不了那么多,立马大力造势宣传,迫不及待想在国内上映。
因为下属发行公司,要卖电影拷贝胶片赚钱。
按商业角度和宣传策略,通常片方会选择利用戛纳电影节这个国际平台,先进行曝光和造势,然后等拿奖后热度达到顶峰,再进行电影上映。
可是这些跟电影总局一点半毛钱关系都没,电影票房都是各省电影公司的收入,下属发行公司只能拿个拷贝的钱,他们就只管卖自己的拷贝胶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