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的成就感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如同温暖的春风,吹遍了麻风村的每个角落。
连日来的辛苦劳作终于结出了硕果,一种扬眉吐气、焕然一新的喜悦情绪在村民间弥漫。
翌日清晨,村口的老榕树下,再次聚满了人。但与往日奔赴工地的紧张不同,今日的氛围格外轻松和热烈。
刘叔和宋大川站在中间,脸上带着抑制不住的灿烂笑容。
刘叔清了清嗓子,声音洪亮而充满感情:“乡亲们!咱们的大荷塘,总算是有个样子了!这几个月,大家流了多少汗,吃了多少苦,咱们自己心里最清楚!
如今,咱们谁家都没饿着肚子,手里还多少有了几个活钱儿,眼看着日子就要一天天红火起来!这是天大的喜事!”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每一张熟悉的面孔,声音更加激昂:“咱麻风村,憋屈了这么多年,被人瞧不起,自己心里也憋着一股气!
现在,清越丫头带着咱村,咱们靠自己的双手,挣来了活路,挣来了希望!我和大川商量着,咱们必须得办一场热热闹闹的庆功宴!好好去去这几年的晦气,庆祝咱们麻风村的新生!大家说,好不好?”
这话立刻点燃了所有人的情绪!
“好!太好了!”宋大川第一个振臂高呼,声如雷动,“早就该热闹热闹了!自从被赶到这鬼地方,咱多少年没闻过席面的香味了?这回必须办!还得办得风风光光!全村男女老少,都必须得上桌!”
“对!刘叔说得在理!咱得庆祝!”
“庆功宴!去晦气!迎新生!”
村民们纷纷激动地附和,脸上洋溢着兴奋和期盼。
办席面,对于这个长期处于贫困和压抑中的小山村来说,无疑是极具诱惑力和象征意义的。
然而,现实的困难也随之而来。
喜悦过后,有人提出了疑虑: “办席面是好……可这肉啊菜啊,从哪里来?去镇上买?咱们手里这点钱,买不了几斤肉,还得留着换盐扯布,攒家底呢……”说话的是孙寡妇,她一个人养着三个孩子,家境最为困难,语气里带着几分小心翼翼。
这话像是一盆冷水,让热闹的气氛稍稍降温。大家都清楚,钱确实是个问题。
立刻有人想到:“咱不是还有一批上次抓的蚂蟥,炮制好了还没卖吗?拿去县城卖了换钱!”
但很快被反驳:“那批蚂蟥是备着等农闲换大钱的!现在稻子都快扬花了,眼看农忙就要到,去县城来回就得三天,耽误不起啊!那钱,咱谁家不想留着压箱底,应急用?”
又有人道:“而且这大热天的,就算去镇上买了肉,等吭哧吭哧扛回来,怕是也臭了……”
刚刚燃起的希望似乎又要被现实浇灭,众人脸上不禁露出惋惜和无奈的神色。
就在这时,人群中的王大力眼睛一转,猛地提高了声音:“我有个主意!”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集中到他身上。
王大力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但语气却很是坚定:“我和大牛前几天去探沼泽那边的山林子,发现那边有新鲜的羊粪!咱们村没人养羊,那指定是野山羊!本来我们是想留着以后农闲了,自己去猎的,现在告诉大家了!
以前那片山被沼泽隔着,路难走,大家打猎都是单干,难有收获。现在咱塘堰修好了,路也好走了,为啥不组织咱村的汉子们,一起去那片林子围一次猎?猎到啥,咱庆功宴就吃啥!猎得多就多吃,猎得少就少吃个意思!”
他越说越兴奋:“肉食解决了,米粮咱各家凑一点,一家出一两碗米,聚起来就是一大锅!青菜更不用说,现在各家菜园子里水灵灵的菜正多着呢,每家摘一把,就够摆满桌子了!这样既不用花钱,又热闹,还能尝尝咱自己山里的野味!”
这个大胆又实在的想法,让众人眼前一亮!
“哎呀!大力这脑子可以啊!”宋大川第一个拍板叫好,“这主意好!靠山吃山!咱自己打猎自己吃!又省钱的又应景!”
刘叔也捋着胡须连连点头:“不错不错!集体围猎,收获肯定比单干强!就这么办!”
宋清越也笑着表示赞同:“大力哥这想法确实可行!既解决了食材问题,也能让咱们村的汉子们展示一下身手,更添喜庆!我赞成!”
“赞成!”
“就这么干!”
村民们再次兴奋起来,纷纷响应。孙寡妇也松了口气,露出了笑容。
计议已定,说干就干!
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村里几乎所有能动弹的男丁,包括经验丰富的老猎户和年轻力壮的小伙子,都在宋大川和刘叔的组织下集合了。
他们拿着弓箭、柴刀、绳索,还有自制的长矛和猎叉,一个个精神抖擞,摩拳擦掌。
宋清越和妇孺们送到村口。
“爹!大哥!打只大山羊回来!”刘二牛兴奋地喊,他没有去,还得跟他娘忙地里的活计。
“当家的,小心点!”宋大婶对打猎多少有点后怕,毕竟上次宋大川的脚伤成那样!她忍不住细细叮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