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磐于实战中成功施展“灵能外放”,并展现出其独特的“驱散”与“破灭”特性,这一消息如同在“龙吟阁”内投入了一颗深水炸弹,激起的不仅是惊叹,更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探索激情。
陈醒的判断迅速得到验证。“灵能外放”绝非赵磐一人的专属路径。在“启明2.0”催化的潜能巅峰期,在“砺锋谷”带来的巨大实战压力下,加上赵磐这个成功范例的指引,更多处于临界点的学员开始感应到那层无形的壁垒,并尝试以自己的方式去叩击、去突破。
一时间,各类稀奇古怪的尝试在训练场内层出不穷。有人试图学赵磐怒吼,结果只吼哑了嗓子;有人静坐冥思,试图将意志逼出体外,却险些因能量紊乱而受伤;更有力量控制稍差的学员,在尝试外放时没能掌控好力度,直接将面前的合金靶标炸得扭曲变形,自己也遭到能量反噬,被紧急送医。
“开锋”小组的研究员们忙得脚不沾地,不断修正着引导方案,强调“灵能外放”的关键在于找到自身意志与灵能独一无二的“共鸣频率”与“投射接口”,盲目模仿他人只会事倍功半。
在这股探索热潮中,有一个人却显得格外沉静,甚至有些困扰。那便是林雅。
作为团队中感知最为敏锐、能量操控也最为精细的核心成员,林雅很早就触摸到了那层壁垒,甚至比赵磐更早。但她所追求的,与赵磐那霸道的“力之极尽”截然不同。
赵磐的路,是将自身意志如同战锤般砸出去,强行干涉外界。而林雅的路,更倾向于“链接”、“渗透”与“引导”。她渴望的不是轰破,而是掌控;不是驱散,而是融入。
她的灵感,部分来源于李慕白对环境中游离能量的精妙引导,但更深处,则源于她自身“精卫”代号所象征的,那种填海不息、与自然能量(哪怕是充满敌意的)建立联系的深层意象。
她想要的,是 “御物” 。并非传统修仙概念中以气驭剑那么简单,而是更本质的,以自身灵能与意志,直接驾驭外界物质乃至能量,使其如臂使指。
这个想法,在赵磐成功之前,更像是一个模糊的构想。但赵磐的成功,证明了意志与灵能结合后干涉现实的可行性,这给了林雅极大的信心,也让她将自己的构想具体化、迫切化。
她的第一个目标,并非什么神兵利刃,而是一枚仅有指甲盖大小、结构简单、内部铭刻了基础能量回路的特制合金片——“标准御物单元”。这是“开锋”小组为了方便研究而统一制作的实验道具。
分析室内,林雅屏息凝神,双眸微闭,强大的精神力与灵能如同最精密的探针,将小小的合金片完全包裹。她能清晰地“看”到合金片内部那细微的能量回路,感受到它与环境能量之间微弱的交互。
“建立连接……”她心中默念,尝试将自身的一缕灵能,如同丝线般,小心翼翼地探入合金片的能量回路中,试图在其中留下自己的意志烙印,构建一个稳定的控制通道。
起初很顺利。她的灵能操控精度远超常人,那缕灵能丝线轻易地融入了合金片的回路,整个合金片微微一亮,散发出与她自身能量同源的光芒。
“成功了?”旁边监控数据的研究员低声疑惑。
然而,林雅的眉头却微微蹙起。她感觉不对。这种连接,非常脆弱,就像用水粘合两张纸,看似连在了一起,但稍有外力便会分离。她尝试通过这缕连接,让合金片悬浮起来。
合金片颤抖了一下,晃晃悠悠地离地而起,但极不稳定,如同狂风中挣扎的蝴蝶。更让她心惊的是,维持这种悬浮状态,对她精神力的消耗竟然大得超乎想象,仿佛不是在操控一件小小的死物,而是在与整个环境的底层规则拔河!
“能量逸散率93.7%!”监控员报出的数据冰冷而残酷,“意志耦合度低于基准线!林雅学员,你的灵能大部分都浪费在了对抗环境能量场和维持脆弱连接本身上,真正用于驱动目标的能量不足百分之七!”
林雅咬牙,试图加强意志输出,稳固那条连接通道。但越是加强,消耗呈指数级增长,合金片的颤抖反而更加剧烈,内部铭刻的能量回路甚至开始发出过载的嗡鸣,隐隐有崩溃的趋势。
啪!
一声轻响,连接中断。合金片失去光芒,掉落在实验台上,发出清脆的声响。林雅则感到一阵强烈的精神眩晕,额头上布满细汗,脸色微微发白。
第一次尝试,失败。
“问题出在哪里?”林雅没有气馁,立刻看向研究员们,“我的连接方式不对?还是意志注入的强度不够?”
首席研究员调出刚才的能量流动三维模型,指着其中复杂的线条解释道:“你的方法理论上没有错,建立能量连接,注入意志烙印。但实际过程远比理论复杂。”
他放大模型的核心部分:“看这里,你的灵能丝线在进入目标回路后,并非稳定停留,而是在不断与环境中的无序能量发生碰撞、湮灭。你需要分出一大部分精力(表现为精神力消耗)来维持这条通道的‘纯净’和‘稳定’。这就像在汹涌的河流中固定一根细线,难度极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