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在布满灰尘的控制面板上滑动,留下清晰的轨迹。苏羽调出考古站残存的能源分配图,淡蓝色的光晕映在他专注的侧脸上。这些被遗忘的低能耗技术像沉睡的蛛网,只需要轻轻触动几个节点就能重新激活。
他关闭了站内百分之七十的非必要功能。照明系统依次熄灭,只留下工作台周围微弱的光圈。通风系统的嗡鸣声逐渐低沉,最终化作几乎无法察觉的气流。整个考古站像冬眠的动物般收敛起生命体征。
能源读数稳定在最低阈值。很好。
接下来是信号伪装层。他找到信息伪装技术的核心模块,那些代码古老得像是上个世纪的产物,却意外地适应这片荒原的特性。指尖在键盘上跳跃,改写着自己的能量签名。每一次击键都极其谨慎,仿佛在拆解一枚敏感的炸弹。
他构建出一个逐渐衰弱的生命体征曲线。心跳从平稳到紊乱,血压缓慢下降,最后归零。这个虚假的死亡过程持续了三十七分钟,符合坠毁事故的典型特征。
通信签名更需要精心设计。他截取了自己降落时的原始数据,在其中植入系统故障的痕迹。信号强度呈现出符合逻辑的衰减,最后在一阵静电噪音中彻底消失。
完成这些步骤时,他的后背已被汗水浸湿。
现在需要测试效果。他启动考古站仅存的小型探测器,让它向联邦监控网络的方向发送微弱的扫描脉冲。反馈信号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返回。
等待中,他走到观测窗前。火星的日落总是带着一种苍凉的壮美,锈红色的沙丘在夕阳下泛起金属般的光泽。远方的地平线上,那些诡异的蓝光没有再出现。但空气中似乎总飘荡着某种难以名状的波动,像是无数细小的声音在窃窃私语。
探测器传回了数据。
他的死亡已经被记录在案。联邦监控系统将这个新数据点归档为“确认损毁”。在官方的记录里,苏羽这个名字后面被打上了终结的标记。
但这只是第一步。
真正的挑战在于持续性的隐形。广域侦测系统会定期扫描这片区域,它们不只看表面的信号,还会分析能量流动的异常模式,探测生命活动的细微痕迹。
他回到控制台前,开始编织更复杂的伪装网络。
考古站本身的能量消耗必须与环境噪音完美融合。他调整能源输出节奏,让它们与荒原上永恒的背景辐射保持同步。就像一滴水融入大海,一个音符汇入交响。
生命维持系统的运作也需要伪装。他设计出随机间隔的休眠周期,在这些时段将能耗降至接近零。同时利用站内储存的化学物质,制造出与地质活动相似的热信号。
最困难的是掩盖自己的生物节律。即使是在最低能耗状态下,一个活人的存在总会产生微小的能量波动。他发现可以利用考古站的电磁屏蔽层,将这些波动散射成无害的背景辐射。
完成这些设置时,火星的两个卫星已经升上夜空。透过观测窗,他能看见它们苍白的光晕在信息噪音中微微扭曲,像是隔着一层流动的水幕。
突然,控制台发出轻微的提示音。
广域侦测扫描刚刚掠过这片区域。数据显示,考古站被标记为“废弃前哨站,无生命迹象”。扫描能量在伪装层表面滑过,没有产生任何有意义的反射。
他轻轻吐出一口气。
但这短暂的胜利很快被新的发现打破。在分析侦测系统的反馈数据时,他注意到一个异常现象:扫描波的某个频段出现了微弱的谐振。这不是他伪装系统的一部分,而是来自考古站深处。
跟随这个线索,他在站内最古老的区域发现了一组休眠的服务器。它们比考古站本身还要古老,外壳上刻着已经模糊的星际勘探局徽章。
激活这些服务器花费了他大半夜的时间。当最后一道权限解锁,屏幕上浮现出的不是他预想中的勘探数据,而是一系列复杂的环境模拟程序。这些程序能够生成近乎完美的地质活动模拟信号,远比他自制的伪装系统精密得多。
原来这座考古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伪装。
他继续深入挖掘,在服务器的最底层发现了一个加密日志。解密后的内容让他怔在原地。
日志记载,这座站点最初确实是一处考古前哨,但在二十年前被改造成了一个“幽灵站点”。它的真正使命是监视荒原深处的某个信号源——那个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的诡异蓝光。
而更令人不安的是,日志提到所有试图直接探测那个信号源的前哨站都神秘地停止了运转。只有保持完美的伪装,才能在这片荒原上存活。
控制台的计时器显示,距离下一次广域侦测还有六小时。他重新投入工作,将新发现的模拟程序整合进自己的伪装系统。这个过程需要极其精细的调整,任何一个微小的失误都可能让整个伪装网络崩塌。
当黎明的第一缕光线染红东方的地平线时,他完成了系统的升级。新的伪装网络不仅能够隐藏他的存在,还能主动生成符合当地地质特征的环境信号。考古站现在就像荒原上的一块普通岩石,不会引起任何注意。
他靠在控制台前,感受着系统平稳运行的嗡鸣。这种嗡鸣与荒原的环境噪音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透过观测窗,他看见晨光中的沙丘泛起细碎的金色。那些飘荡在空气中的信息噪音似乎变得更加清晰了,像是无数细小的声音在耳边低语。其中某个频率引起了他的注意——它规律得不像自然现象。
调出分析界面,他将那个频率分离出来。经过降噪和增强,一段模糊的音频逐渐显现。那是一个重复的摩斯电码信号,内容很简单,但令人费解。
“注意阴影。”
他反复播放这段信号,试图找出它的来源。但信号像是从荒原的各个方向同时传来,又或者,它本就是环境噪音的一部分。
新的谜团出现了。在这片被信息噪音笼罩的荒原上,伪装或许能让他躲过联邦的监视,但显然,有些东西是藏不住的。
控制台显示,距离下一次蓝光现象预计出现还有五十三小时。他需要在那之前,让自己的伪装更加完美。
因为直觉告诉他,那个蓝光不仅能看见表面的伪装,还能看透更深层的东西。
喜欢零维残响请大家收藏:(www.shuhaige.net)零维残响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