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初五,南明陪都京华,
“陛下,新任首席军机大臣蒋德璟大人,军机大臣礼部尚书朱继祚大人,锦衣卫指挥使牟国卿大人,锦衣卫指挥佥事马吉翔大人,
四位大人已至,此刻正在殿外候见!”
新任正四品军机大臣兼皇帝机要的翰林院编修傅以渐,迈入军机处,
向着正在审阅关于内阁次辅、兵部尚书熊汝霖,方才传来的最新杭州之战八百里加急文书的隆武帝朱慈璧,沉声禀报道。
只听隆武帝朱慈璧的声音缓缓传来,
“宣!“
少许,
首席军机大臣蒋德璟,军机大臣礼部尚书朱继祚,锦衣卫指挥使牟国卿,锦衣卫指挥佥事马吉翔,
四人,在军机大臣兼皇帝机要、翰林院编修傅以渐的引领下,走入京华临时行宫,向上首的隆武帝朱慈璧,大礼参拜道,
“臣首席军机大臣蒋德璟,
臣军机大臣兼礼部尚书朱继祚,
末将锦衣卫指挥使牟国卿,
末将锦衣卫指挥佥事马吉翔,
参见陛下,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爱卿平身!”
“谢陛下!”
等四人站起身后,朱慈璧先是看向锦衣卫指挥佥事马吉翔,
只觉此人长的面色清秀,兼之行为举止大方得体,给人第一感觉就很沉稳,是一个可靠可信之人,
但熟知历史的朱慈璧,却不会被此人的长相所欺骗,
此人貌似大忠,实则大奸,且权利之心尤重,
虽然有大才,但若不能好好敲打一番,必会生出事端,
如此想得,朱慈璧一声断喝,
“马吉翔,你可知罪?”
此话一出,不仅马吉翔愣住了,锦衣卫指挥使牟国卿也愣住了,
毕竟福建平乱时,他可是全程看着马吉翔,
如何获取情报,如何安排人手,如何四处同时行动,又如何亲自入叛营,计收叛军的等等之事,
实话实说,他牟国卿没有这种能力,他只知道效忠皇帝,为皇帝之命是从,
马吉翔的能力比他强多了,
似乎马吉翔比他更像锦衣卫指挥使,有能力,有手段,更有魄力,
此刻听到皇帝断喝之声,虽然还不清楚到底发生何事,但却不影响他下意识做出反应,
只见马吉翔身旁的锦衣卫指挥使牟国卿,立刻抽出随身佩戴的绣春刀,
“唰……”的一声,
长刀出鞘,用力的压在了马吉翔的脖子上,
瞬间马吉翔的脖子处,流出丝丝鲜血,
只要此刻隆武帝再加一句“斩”,估计马吉翔就人头落地了,
有那么一瞬间,这个念头还真在隆武帝朱慈璧脑海中闪过,
毕竟南明永历帝之所以退入缅甸,最后被杀,当时的内阁首辅马吉翔,其罪最大。
若不是他得一直劝说,私心作祟,只想保住自己好不容易收罗来的金银珠宝,而不想为国出力,还控制着朝中兵权,最后更是挟持着永历帝和太子,太后,皇后等皇室成员,朝中大员,一意孤行退往缅甸,
说不定南明不会那么快灭完,李定国也不会因失去信心而病死军中,
可以说满清之所以灭亡了南明永历朝,永历朝的内阁首辅马吉翔在其中也是有大功得,
虽然其最后也死于缅甸的咒水之难。
此刻看见如此大奸之臣,隆武帝朱慈璧,自然是杀心大起。
地下跪着的新任锦衣卫指挥佥事马吉翔,看着上首隆武帝那冰冷的眼神,心中一个激灵,
虽然他还没有搞清楚原因,但求生活命的本能,还是让他做出了最正确的选择,
只见其大哭道,
“陛下不公,陛下不公,天大的不公,
臣实不知,因何得罪陛下,致使陛下刚见臣,就要杀臣这有大功之人,
若陛下无罪而杀臣,则必寒天下臣民之心,
臣死不足惜,但陛下却会因擅杀功臣而背负天下之骂名,
如此,我大明中兴无望亦!”
此话一出,隆武帝朱慈璧瞬间,脑袋清明,
是啊,此刻的马吉翔,还不是历史上永历朝的内阁首辅马吉翔,而仅仅只是一个小小的正四品锦衣卫指挥佥事,
还是一个刚为大明隆武帝平定福建之乱立下大功的功臣,
若此刻无罪擅杀他,必然会使朝臣人人自危,
不仅不利于自己的统治,更可能导致前线正和清军激战的将士军心不稳,而出现不易之事,那就万事皆休了!
何况人是会随着环境而改变的,历史上的永历帝朱由榔驾驭不了马吉翔此人,不代表自己也驾驭不了马吉翔。
如此想的,隆武帝朝锦衣卫指挥使牟国卿挥挥手,
对于锦衣卫指挥使牟国卿的表现,隆武帝朱慈璧相当满意,这才是自己想要的锦衣卫指挥使,
不需要太聪明,只需要绝对听从自己命令就行。
毕竟太聪明之人,不合适做锦衣卫指挥使,就像聪明如马吉翔之流,
当然锦衣卫也需要聪明之人,不然又如何更好的为自己办差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