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了南方火脉,道一径往中州腹地而行。越是深入,周遭山势便越发雄奇壮阔,大地之气厚重温醇,扑面而来。
据《五行踪源》所载,中央戊土之地,并非什么险绝秘境,而是藏于中州龙脉汇聚之祖山——昆吾山脉深处的一片古老盆地,人称“归墟之塬”。
此地承天地之重,载万物之灵,乃戊土本源显化,最为契合他的根本功法《地藏归元诀》。
数日后,道一立于一座万丈高崖之上,俯视下方。只见一片辽阔盆地静卧于群峰环抱之中,色泽深褐,不见林木,唯有无数嶙峋怪石与厚重黄土,看似平凡无奇,却自有一股难以言喻的磅礴、厚重、承载一切的意蕴弥漫其间。
空气中土灵之气浓郁得几乎化为实质,吸上一口,便觉周身舒泰,体内混沌地元自发欢快运转,竟比别处活跃数倍。
“便是此处了。”道一心中生出强烈感应,仿佛游子归家。他纵身落下,双足踏上这片褐色土地的瞬间,一股难以形容的厚重温和之力便自脚底涌泉穴涌入,通达四肢百骸,滋养着经脉,温养着元神。连日奔波修炼的疲惫竟一扫而空,状态前所未有的好。
他缓步向盆地中心行去。脚下土地松软却极富韧性,每一步都仿佛能得到大地的回应。四周寂静无声,唯有风声掠过石隙,发出低沉的呜咽。
这里没有锐金的杀伐,没有青木的排外,没有玄水的诡谲,没有离火的暴烈,只有一种母亲般的包容与宁静。
行至盆地中心,只见一处微微隆起的土台,光滑如镜,仿佛历经万古岁月打磨。土台之上,别无他物,唯有最精纯的戊土精气氤氲缭绕,化作淡淡黄雾。
道一于土台正中盘膝坐下,无需布设禁制,在此地,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安全与契合。他闭上双眼,《地藏归元诀》自然运转到极致,周身毛孔舒张,贪婪地吸纳着周围无穷无尽的精纯戊土源气。
这一次,再无丝毫痛苦与阻滞。戊土源气涌入体内,如同百川归海,自然而然地与他的混沌地元水乳交融,不分彼此。
他的经脉在这温厚力量的滋养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被拓宽、加固,变得更加坚韧通畅。
丹田之内,那尊混沌元神绽放出璀璨厚重的土黄色光华,形体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凝实、清晰,面容安详,宝相庄严,仿佛与脚下大地连为一体。
他的修为本就在前四行的修炼中夯实了基础,此刻在这戊土本源之地,更是如同干旱大地逢甘霖,开始飞速增长。
化神一重的壁垒早已消失,法力奔涌如江河,向着更高的境界稳步推进。
不仅如此,他对大地之力的感知与掌控,也达到了一个全新的境界。神识沉入大地,不再受阻,反而如同蛛网般向着四面八方极速蔓延。他能“看”到地下纵横交错的灵脉,能“听”到地脉深处传来的低沉搏动,那是一个世界的呼吸与心跳。
“地脉……原来如此。”道一心中明悟丛生。以往他催动地元重山,多是凭借其本身重量与混沌之气,蛮横镇压。
对大地之力运用,实则粗糙。此刻,他却能清晰地感知到大地脉络的走向与强弱,明悟如何以最小的力量引动最大的地势之威。
他心念微动,并未祭出地元重山,而是并指如剑,朝着远处一座矮丘虚虚一点。
“起。”
无声无息间,那座矮丘竟微微震颤起来,随即拔地而起,悬浮于空!
虽不及地元重山那般庞大厚重,却显得更加灵动自然,仿佛本就是大地延伸出去的手臂。
道一手指轻划,那悬浮的土丘随之而动,或砸、或压、或围、或困,如臂指使。他再一挥手,土丘散去,化为精纯土灵之气重归大地,不留痕迹。
“散。”
这便是地脉神通之妙,借大地之势,演化无穷,而非纯粹依赖法宝威能。他于此道之上,已然大成。
修炼不知岁月。道一周身气息越来越浑厚磅礴,已然达到化神一重的顶点,距离那二重瓶颈只有一步之遥。
混沌元神凝练无比,光华内蕴,举手投足间皆能与大地共鸣,引动沛然之力。
这一日,他心有所感,自深定中醒来。只觉周身灵力满溢,神完气足,对天地规则的感知清晰无比。化神二重的大门已清晰可见,仿佛只需轻轻一推,便可迈入其中。
但他并未立刻尝试突破。五行已得其四,唯缺最后的火行感悟尚未完全融入这戊土根基之中。且刚刚提升至此境,需稍作沉淀,方能根基稳固,行稳致远。
他站起身,感受着体内奔腾欲出的力量,以及与大地上那种水乳交融、无比亲切的联系,目光投向南方,又转向皇城方向。
五行修行将满,修为亦臻至化神初期巅峰。是时候彻底融合五行,创出属于自身的神通,而后……
一股莫名的悸动自心底升起,仿佛远方有什么大事正在发生。
他微微皱眉,掐指推算,却只觉天机一片混沌,似有巨大风波笼罩中州。
“看来,需得尽快出关了。”道一低声自语,眼中精光湛然。
喜欢逆天之凡人卷请大家收藏:(www.shuhaige.net)逆天之凡人卷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