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绣春刀》第 70 章:携手破命案 京畿挽危局
弘治十二年(1499 年)?秋末
秋末的京城,寒意愈发浓重,枯黄的树叶在凛冽的秋风中打着旋儿飘落,仿佛为这座繁华的都城蒙上了一层阴霾。就在此时,京城顺天府撞上了一桩极为棘手的人命案。死者是京城富户张员外家的独子张公子,其尸体在城郊一处偏僻的废弃宅院内被发现,死状惨不忍睹。颈部那深深的勒痕,像是命运无情的绞索,而身上多处触目惊心的刀伤,更让整个案发现场弥漫着令人胆寒的气息。此案瞬间在京城掀起轩然大波,百姓们人心惶惶,街头巷尾都充斥着对此事的议论。顺天府尹面对这如山的压力,犹如热锅上的蚂蚁,无奈之下,只得向锦衣卫发出求助。
与此同时,在影阁监督夜枭卫训练的陆砚昭听闻消息后,深知此案关乎京城的稳定与百姓的安宁,丝毫不敢懈怠。他目光坚定,当机立断,决定亲自带领夜枭卫协助破案,顺便检验一下近期的训练成果。随即,他从夜枭卫中挑选了一个 30 人的精悍小组,这些成员皆是夜枭卫中的佼佼者,各个身手矫健、反应敏捷。陆砚昭一声令下,众人迅速整理装备,以最快的速度跟随陆砚昭奔赴约定地点。
秋末的傍晚,陆砚昭身着一袭黑色劲装,劲装线条流畅,完美贴合他矫健的身形,外披的绣春刀在余晖下闪烁着寒光,更添几分英气。他英姿飒爽地抵达约定之处,几乎同一时刻,锦衣卫掌刑百户沈知薇也带领着一队锦衣卫赶到。沈知薇身着飞鱼服,飞鱼图案栩栩如生,仿佛欲腾空而起,腰间所佩绣春刀的刀柄装饰精美,却又不失威严。她脚步轻盈而坚定,整个人英气逼人。见到陆砚昭,她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自信的笑容:“陆阁主,许久不见,没想到又是一起如此棘手的案子,看来这个秋末注定不会平静。”
陆砚昭微微点头,神色凝重地回应道:“是啊,这张公子之死疑点重重,从目前所掌握的信息来看,背后似乎隐藏着一个巨大的阴谋,此次破案难度不容小觑。”
两人简短寒暄后,即刻一同前往案发现场。那座废弃宅院孤零零地坐落在城郊的偏僻角落,四周杂草丛生,在秋风的肆虐下沙沙作响,仿佛在诉说着不为人知的秘密。宅院大门半掩着,发出 “嘎吱嘎吱” 的声响,好似在向众人发出阴森的警告。踏入宅院,一股腐臭与潮湿混合的气息扑面而来,令人不禁心生寒意。尽管尸体已被移走,但地上那一大滩干涸的血迹,宛如一幅恐怖的画卷,无声地展示着案发时的惨烈。周围还有打斗留下的凌乱痕迹,散落的石块、折断的树枝,仿佛都在讲述着那场惊心动魄的生死搏斗。
夜枭卫和锦衣卫迅速展开勘查工作。只见夜枭卫成员们分工明确,行动迅速且有条不紊。其中两名夜枭卫,一个手持特制的放大镜,另一个拿着记录用的羊皮纸,二人紧密配合,以极快的速度对地上的脚印进行测量和记录。他们的动作精准而利落,从脚印的大小、间距到深浅,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短短几分钟内,便将现场脚印的关键信息整理出来,交给陆砚昭。相比之下,部分锦衣卫在勘查脚印时,还在讨论如何测量,行动稍显迟缓。
那边,又有三名夜枭卫围绕着墙壁上的奇怪划痕展开分析。其中一人迅速从腰间掏出炭笔,将划痕完整地拓印下来,另外两人则在一旁低声交流,从划痕的走向、力度推测可能的意图。很快,他们就得出初步结论,认为这些划痕很可能是死者在极度危急的情况下,用随身携带的小刀之类的硬物留下的,目的极有可能是指向凶手。而此时,锦衣卫的勘查人员才刚刚注意到这些划痕。
在角落里发现染血布片的夜枭卫,更是展现出了非凡的敏锐度。他在勘查时,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哪怕是被杂物遮挡的地方,也会仔细拨开查看。当发现布片后,他并没有直接用手去拿,而是先观察布片在现场的状态,判断是否还有其他线索与之相关。确认无误后,才小心翼翼地用镊子夹起布片,装入特制的证物袋中,整个过程一气呵成,没有丝毫耽搁。
陆砚昭看着夜枭卫成员们高效、精准的勘查表现,微微点头,心中对夜枭卫的训练成果感到满意。他对沈知薇说道:“看来这段时间夜枭卫的训练卓有成效,在勘查现场方面,确实做到了快、准、稳。”
沈知薇微微一笑,回应道:“陆阁主训练有方,夜枭卫果然名不虚传。不过,咱们锦衣卫也不会逊色,接下来还得一起通力合作,早日将凶手绳之以法。如今从这染血布片上的钱庄标记来看,这地下钱庄与案件关系重大,想必凶手与钱庄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当以此为突破口,一探究竟。”
陆砚昭深表赞同,说道:“没错,这钱庄定是关键所在。我们需兵分两路,一路监视钱庄,看是否有人露出马脚,另一路调查钱庄相关人员,说不定能找出幕后真凶的线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