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绣春刀》第 390 章:试驾遇困显巧思?江南织坊候君至
嘉靖二年(1526 年)?六月十二
卯时?京杭大运河沿岸驿站已升起袅袅炊烟,晨雾像一层薄纱笼罩在官道上,远处的运河水面泛着淡淡的波光。陆砚昭一行人吃过刚出锅的米粥与咸菜,便围着改进后的汽车忙碌起来 —— 昨日首日试驾虽顺利抵达驿站,但轮胎被小石子扎破的插曲,让众人对今日行程多了几分谨慎,每一个细节都不愿放过。
赵小匠蹲在车旁,手里握着力矩扳手,逐颗检查轮胎螺丝的松紧度,金属扳手与螺丝碰撞的 “咔嗒” 声在晨雾中格外清晰。“陆国公,您放心,昨晚我不仅把备用轮胎都充好了气,还在车厢里备了补胎用的橡胶补丁和打气筒,万一再扎胎,咱们半个时辰内肯定能修好,绝不耽误行程。” 他一边说,一边从工具箱里掏出补丁展示,眼神里满是对自家工具的自信。
陆砚昭点点头,伸手掀开油箱盖,借着驿站的灯光查看油量,指尖触到冰凉的铁皮箱,轻声说道:“汽油还够跑一百五十里,前面三十里的清河镇有驿站,我已让枭龙卫内卫组提前打过招呼,到那里再补满 —— 沿途驿站的汽油都是军工总院特制的,纯度高,能让发动机运转更平稳。” 沈知薇则站在车厢旁,将油纸包好的干粮与陶壶装的凉茶一一摆放在座位旁的储物格里,动作细致又熟练:“昨天走了两百里,大家都累了,今天咱们适当放慢些速度,中午在清河镇多歇会儿,我还带了些安神的薄荷糖,赶路时含一颗,能提神。”
陆绎早已坐进驾驶座,双手握住方向盘轻轻转动,感受着转向机的灵活度,又踩了踩刹车踏板,确认制动没问题后,才探出头说:“父亲放心,我会控制好车速,遇到坑洼路段就减速,保证安全。而且这汽车的减震器改进后,就算路面不平整,也不会太颠,您和母亲坐着也舒服。” 卯时末,朝阳渐渐穿透薄雾,金色的光线洒在官道上,陆砚昭拍了拍车门,一声 “出发” 落下,汽车缓缓驶出驿站,发动机 “嗡嗡” 的运转声打破了清晨的宁静,沿着运河向东南方向驶去 —— 试驾次日的行程,正式开启。
辰时?清河镇郊外,晨雾已散,官道旁的农田里,农户们扛着锄头、牵着耕牛,开始了一天的劳作。田埂上的野草沾着露珠,微风拂过,带着泥土与禾苗的清香。汽车正以每时辰十八里的速度平稳行驶,车轮碾过官道的碎石,发出轻微的 “沙沙” 声,沈知薇正指着窗外的麦田,跟陆绎说着江南的农作物,气氛轻松又惬意。
突然,前方不远处传来 “轰隆” 一声闷响,紧接着是泥土滑落的声音。陆绎反应极快,立刻踩下刹车,汽车在惯性作用下向前滑行了两丈远,才稳稳停在一处新出现的坑洼前。众人连忙下车查看,只见官道中央塌陷出一个宽约三尺、深约两尺的坑洞,边缘的泥土还在不断往下掉,显然是连日降雨浸泡了路基,导致路面塌陷。
“这可怎么办?” 沈知薇探着身子看向坑洞底部,语气带着几分焦急,“刚才问过农户,绕路的话要走乡间小路,不仅多走五十里,路面还全是泥,汽车怕是不好走。” 赵小匠跳下车,蹲在坑边仔细观察,还用树枝戳了戳坑底的泥土:“陆国公,这坑不算太深,而且坑底是硬土,只要填上些碎石和干泥土,把路面垫平,汽车应该能开过去 —— 咱们车上有备用的铁锹,再找些枯枝当垫层,应该没问题。”
陆砚昭也走过来,环顾四周,目光落在不远处的一片松树林:“那里有不少枯枝和石块,咱们分头行动:陆绎跟赵小匠去树林里搬石块、捡枯枝,沈知薇去附近农田找农户借锄头和箩筐,我在这里规划填充的顺序,先铺枯枝打底,再填石块,最后用泥土找平,这样路面更结实。” 众人刚要行动,旁边农田里的农户王大叔扛着锄头走了过来,看到坑洞和忙碌的众人,立刻放下工具凑上前:“这位可是陆国公?俺刚才听这铁家伙的声音就觉得稀奇,没想到是国公爷的车。这坑俺们帮着填,人多力量大,一会儿就能好!”
王大叔话音刚落,附近田里的十几个农户都围了过来,有的扛着锄头,有的提着箩筐,七嘴八舌地说:“是啊陆国公,俺们也来帮忙!” “这铁车能自己跑,以后俺们赶集、运粮食都方便,帮这点忙不算啥!” 陆砚昭连忙拱手道谢:“多谢乡亲们相助,这份情我记在心里,以后官道修缮,一定优先考虑咱们清河镇。”
众人立刻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年轻些的农户跟着陆绎、赵小匠去树林搬石块,力气大的则用锄头挖路边的干泥土,王大叔则带着几个老人整理枯枝,按粗细分类铺在坑底。沈知薇也没闲着,从车上拿出凉茶,给忙碌的农户们递水:“大家歇会儿喝口水,别累着。” 王大叔接过凉茶喝了一口,笑着说:“沈夫人太客气了,俺们庄稼人有的是力气,这点活不算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