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到了林清珞,她的手贴上玉盘,四色光芒流转,映得她小脸莹莹发光。
“林清珞,女,十三岁,金木水土四灵根,纯度五十三,资质中下。安家银百两。”
仙人话音刚落,林清珞赶紧接过银子,转身朝林清瑶露出一个安心的笑容。
终于轮到了林清瑶。她深吸口气,上前规规矩矩行了礼:
“仙长,晚辈林清瑶,名出‘落落清瑶流’,今年十三岁。”
青、赤、黄、白、黑五道光华亮起,盘面上的数字飞速地跳动着:
四十五、二十五、三十八、三十五、五十——最终定格在五十。
仙人的声音响起,平淡无波:
“林清瑶,女,十三岁,五灵根,纯度五十,资质下等。安家银百两。”
“下等”二字,像两根冰锥,猝不及防地扎进她心里。
身后等待测试的少年们窃窃私语,声音不大却清晰地飘进她耳中:
“又是个五灵根,怕是连基础心法都参不透……”
“谁说不是呢?我看啊,她这辈子最多也就混个洒扫的差事,连给内门弟子端茶都不够格。”
“要我说,仙门就不该收这等资质的,白白占了名额……”
……
林清瑶指尖微微收紧,心里的那点雀跃被彻底浇灭,一股酸涩直冲鼻尖。可她一咬牙,硬是把那点委屈和软弱压了下去。
慢又怎么样?
别人练一遍,她就练十遍、百遍!不信自己跟不上!
她抬起头,郑重地接过那块沉甸甸的身份令牌。上刻“凌霄”两字,触手生凉,却反而让她更加清醒。
她一步步走向登记处,执事文官蘸墨,落笔——“林清瑶”三字被写进名册,字迹端正而有力。
她唇角漾开浅浅笑意。
从今往后,林家坳的四丫已经过去了,踏上前路的是全新的林清瑶,那个名字如清泉美玉的少女,必将在这仙门之中,走出属于自己的路。
负责登记的文官约莫六十来岁,面容和善。
“林姑娘,请说说家中情况。”
林清瑶犹豫片刻,轻声问道:
“先生,请问,我的安家银……能指定给谁吗?”
文官抬头看了她一眼,点点头:
“既是给你的,自然由你安排。”
林清瑶松了口气:
“我本名林四丫,家住四方城八十里外的林家坳。家中有三个姐姐,娘亲更是……”
说到这里,她语气有些哽咽,稍微停顿了下,才继续说道:
“我想把安家的一百两银子,连同城主府赏赐的一百两,平分给娘亲和三位姐姐。”
文官笔尖一顿。
“这倒无妨。只是……”
他显然是猜到这姑娘家中另有隐情。
“那宅院和免去的赋税呢,你又如何安排?”
林清瑶目光平静:
“银子交给在外场等候的里正林有德,他自会妥善分配。至于宅院和赋税……”
她声音很是坚定。
“就捐给村里吧。”
直接给娘亲宅院,未必守得住;免去的赋税,她又不愿便宜了那些人。倒不如捐给村里,既全了体面,又能让里正和宗亲多照拂娘亲几分。
文官重新打量起眼前这个瘦小的姑娘。那身青衣穿在她身上,竟像是山间的青竹——
骨子里透着一股说不出的坚韧。
倒让他想起了自家女儿当年的性子,老文官的声音突然变得有些沙哑:
“姑娘若能帮我一个忙,这安家银我定会分毫不差送到你娘和姐姐们手中,宅院也会变现一并送去……”
林清瑶抬头,老人脸上浮现出一缕哀伤。他从袖中取出一方绣着歪歪扭扭兰花的帕子,帕角已经磨得发白。
“三十年前……小女兰欣被选入凌霄宗修行……”
他喉咙动了动,声音发涩。
“一直没回来……而她娘,已经走了三年了。”
老人颤抖着将手帕推了过来:
“若你在宗门里见到她,就替我说……”
他突然剧烈地咳嗽起来,好一阵才缓过气。
“她娘走的时候很安详。我这个做爹的,只想知道她过得好不好。哪怕……”
“哪怕能托人带句话回来也好。”
林清瑶接过手帕,当指尖触到那个用金线绣得有些模糊的“欣”字时,她忽然就明白了老人眼中深藏的期盼。
“我一定尽力帮您找到她。”
她仔细地将手帕叠好,收进随身的背包中,犹豫了一下,还是问道:
“如果……万一找不到呢?”
老文官从桌下取出一幅卷轴,缓缓展开。画中的少女梳着双环髻,明眸皓齿,腰间挂着一枚月牙形的玉佩。
“这是她十四岁时的模样。”
老人的手悬在画上方,指尖微微颤抖,最终还是没有落下。
“若真的找不到……那就是天意了。”
林清瑶郑重地接过画卷:
“老伯您放心,我一定尽力。我娘和姐姐们,就拜托您了。如果您见到她们……”
她顿了顿,深吸一口气,继续说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