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瑶将眼眶里的泪水硬生生逼了回去。此刻,登顶的那份喜悦和一路坚持的执着,都显得如此苍白。
其实,她什么都懂!
问心峰登顶不等于一定能进内门,师承更是难求;就算没登顶,也有人能被破格选中。
但一股说不清的委屈,还是从心头漫起,压得她有些喘不过气。
就在这时,一道沉稳的声音忽然响起,打破了长老们之间默契的沉静,也将林清瑶从纷乱的思绪中唤回。
开口之人,正是掌门王枕川。
“新进弟子林清瑶,成功登顶问心峰,成绩斐然。其心志之坚毅,实乃万中无一。”
“修仙之道,并非只看根骨资质。心性、毅力与机缘,三者缺一不可。”
说罢,他目光缓缓扫过台下众弟子,最终定格在那道身影上,朗声宣布:
“准,林清瑶入外门修行!”
不等众人反应,掌门的声音再度响起:
“另,赏林清瑶‘悟道院’入院名额一个,免除三年费用,允其自由聆听长老讲道;”
“赐其进入‘藏真阁’一次,可任选功法三门;”
“再奖一百宗门贡献点,与此前登顶天梯所获相加,共计二百六十点。”
这一连串的重赏,尤其是那免费三年的“悟道院”名额和“藏真阁”任选三本功法的机会,让台下知晓其中分量的弟子们无不眼热心跳!
这等机遇,即便是内门精英,也很难轻易获得!
掌门的用意再明显不过:
即便根骨平凡、天赋寻常,只要道心坚如磐石,凌霄宗,就愿意给她一个机会!
林清瑶猛地抬起头,泪水再也抑制不住,夺眶而出。方才被众长老沉默拒绝所带来的寒意,此刻已被掌门的话语烘烤得暖意融融。
她膝盖一弯,实实在在行了个叩拜礼。
“弟子林清瑶,谢过掌门!!”
王掌门带上了几分长辈的温和:
“照料灵植需辨土质、观长势、防虫害,这份耐心与坚持,本就是修行。你不如就去青云峰的灵植谷吧,或许能在草木之间,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青云峰灵植谷……”
这名字一听就很踏实,林清瑶定了定神,再次朝着高座之上的掌门郑重行了一礼:
“弟子林清瑶,愿往青云峰!”
踏出大殿时,一束阳光恰好穿透云层,洒落在白玉阶上,将她的影子拉得细长,宛如一条为她铺就的、通往云间的路。
忽然,有人轻轻拉了下她的衣袖。她回身一看,惊讶地发现竟是当初下飞舟时,负责接引新弟子的李鹤州师叔。
“跟我来。”
李师叔把引她到廊柱后的僻静处,将一只灰布锦袋塞进她手里。袋子入手温润,还绣着个极小的“勤”字。
“这是我以前用过的储物袋,比宗门配备的要大得多。你拿去用,往后采灵植、放锄头,总不能总用布包扛着吧!”
林清瑶刚要推辞,李鹤州已看向她怀中的《九转玲珑诀》和《上善若水药浴方》,眼底闪过一丝了然。
“上官峰主给你的炼体功法,是地阶上品,可以一直修炼至金丹以后。这份人情,你需记得,来日若有契机,当好好拜谢。”
他指尖又在那张药浴方子上虚点了一下。
“方子上药材若一时找不齐,也不要着急,可以去灵植峰事务堂挂个长期收购药草的任务。你现在的宗门贡献点,足够了。”
李师叔语气很是温和:
“不要妄自菲薄,觉得没有师承就很沮丧,去了青云峰灵植谷就低人一等。”
他开始一个个举例。
“执法堂那位陈长老,四灵根,入道时都结婚生子了,却硬是苦修到了筑基期,宗门上下,谁不给几分颜面?”
“百草园的孙师姐,同你一样也是五灵根,引气入体就耗了整整一年,被多少人暗中笑话过?可如今,她已经是百草园执事了,培育出的‘凝神花’,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李师叔的声音自带一股能抚平焦躁的沉稳:
“修行之路,有人快,有人慢。快了,不必骄矜;慢了,也无需气馁。对你们这些新弟子而言,很多时候,扎稳根基,比一味的追求速度要强的多。”
林清瑶接过那尚存余温的储物袋,一股暖意涌上心头。她明白,李师叔这是拿她当自家晚辈来关照了!
就在她准备再次行礼道谢时,却见一名身着外门弟子服的少年,手捧剑匣,快步朝她走来。
“林师姐,请留步!”
少年气息微喘地在她面前站定:
“奉掌门之命,特将这柄青锋剑交予师姐,掌门说:你也该有一柄属于自己的剑了。”
那剑匣以乌木制成,样式古朴大方。林清瑶郑重接过,轻轻掀开匣盖。
青锋剑静卧于玄色绒布之上,剑身如一泓秋水,光华流转却含而不露,剑柄已被磨得温润生光,却依旧暗藏锐气。
她伸手握剑,分量不轻不重,正合她手,仿佛量身定做的一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