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芳菲如实道:“受人所托,忠人之事嘛。龙四进去前托梅姐帮她照顾家小。梅姐交待给我了。
还有郁金香拆迁的款子。都还没有交割利索。所以,我得回去啊。”
要是以前,黎晏书肯定会问:你?照顾龙四的家人?还负责拆迁款的事?
但现在她不这样想了。
和纪芳菲在一起越久,她就越佩服那个叫李梅的女人。别的不说,她那御下的本领就够黎晏书学一辈子。
她不但把一个初中没毕业的人调教成一个堪用之人,还能让这个人对她奉若神明,忠心耿耿。
要知道,很多抓住风口的老板做不大,不是本身能力不行,是御下无能。人心最是难测。
能得一个忠心不二的,别说人了,哪怕是头猪也是非常不容易的事。这就是为啥,明明某些中层干部蠢得挂相,位置还稳得跟焊屁股上一样的原因。
因为,他忠心。
不得不说,黎晏书是有些嫉妒李梅的。为什么当初纪芳菲落魄时,不是自己遇到她,而是被李梅遇到了呢?
那样的话,这个忠心耿耿的人不就为自己所用了吗?
于是她顺口又多问了一句:“总听你说郁金香,郁金香能拆多少钱啊?”
纪芳菲道:“几千万吧。具体我这次回去才知道。”
“多少?”黎晏书以为自己听错了。
“几千……万……”纪芳菲被黎晏书的大惊小怪给整懵了,搞得都有点不自信了,以为自己口误了才让黎晏书这么惊讶:“我没说错……”
黎晏书脸上的表情确实有些绷不住:“你没说错,那就是我耳朵有问题。一个歌舞厅能拆几千万?你们郁金香是金子做的?”
纪芳菲想了想:“就是几千万啊。只是具体数额还不知道而已。”
“只是一个歌舞厅,几千万?开什么玩笑。”黎晏书属实不信,或者说她不能接受。
她家公司说是坐拥上亿或者数亿资产那是一点不夸张,但大部分都是固定资产。赶上风口确实也赚钱。但这么多年,两口子勤勤恳恳,丝毫不敢松懈,才有了今天的局面。
要说账面上几千万也是有的,可那是公司的。真正能拿走,属于他们个人的也就千万。前段时间被她抽走拿去法国,以女儿的名义置产了。
要不彭博涛也不会对她夺命连环call。那真的可以说是两口子这么多年,大部分的积蓄。
那创业的甘苦,不足为外人道。
凭什么一个歌舞厅,不入流的产业竟然能拆那么多钱?那她们两口子辛苦打拼的意义是什么?
纪芳菲看着黎晏书的表情,有些无语:“黎总啊,郁金香很大的。而且富丽堂皇。光是大厅那个水晶吊灯的拆卸费就两万块。
哦,对了……”
纪芳菲忽然想起什么:“那个水晶灯被开州市新洲大酒店买走了。你要感兴趣,等那个酒店开业可以去看看。
那灯非常的漂亮。晚上一打开,灿若星河。”
黎晏书的脑子已经无力思考:“一个灯,拆卸费两万?”
这事听起来实在太过于天方夜谭了。
九几年两万块啥概念?能买两台国产名牌拖拉机,带车斗那种。
那时候一辆拖拉机相当于现在的一辆大挂车,在普通家庭中和房子齐平的重资产。
可两份这样的重资产,只是一个歌舞厅的水晶灯的拆卸费。这搁谁都不能信。
纪芳菲其实完全没必要非要说服黎晏书相信。但她就是不服气,凭什么黎晏书表现的,郁金香就跟不配拥有好东西一样。
于是她进一步解释道:“那灯是进口的。是仿的法国一个啥啥百年品牌的水晶灯。
原件水晶灯据说就俩,一个在上海,一个在香港。就连法国本土都没有。
郁金香这个灯虽然是仿品,但也是那个品牌原厂做的。拆坏了没地方补零件,需要专业工人来拆。所以工费很高。”
黎晏书真不是没见过世面的人,她搞建筑的,还能没见过个水晶灯?但这事她真的第一次听说。
可她不信也不行。关于水晶灯这个故事,根本不是纪芳菲一个初中没毕业的村姑能编出来的。
尤其是纪芳菲说的那个品牌名称。就连黎晏书也只是略有耳闻。因为千禧年之前,国外奢侈品在国内非常小众。
纪芳菲刚刚说的那个法国百年品牌,属于轻奢,小众里的小众。在欧美有一定名气,因为人家的市场主要针对欧美中产家庭。
在国内,普通人听说都没地方听说去。
说实话,黎晏书真不服。凭什么,一个小县城的歌舞厅能拥有这么高档的东西。
这种其实是人之常情。说白了就是,看不起你的人,不会因为忽然发现你比他优秀,他就佩服你。
相反,他会找各种借口来诋毁你,诋毁不成就会变成嫉恨。
黎晏书现在就是有点这种心理。
她从羡慕李梅能得到纪芳菲这样忠心的小弟,逐渐变成了对李梅的嫉妒。
李梅一个开歌舞厅的小姐头子,她凭什么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