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孙雪的声音几不可闻,仿佛怕被风吹散。“他的恐惧像潮水一样涌来,不是针对我们,而是针对那个未知的威胁。我能感觉到,他在内心深处反复权衡:如果门后的东西被错误的人得到,可能会引发灾难。就像...就像历史上那些因为力量失控而导致的悲剧。”她顿了顿,回忆起自己读过的案例。“比如说,1947年的罗斯威尔事件中,据说有通灵者感知到外星技术的危险,但当时无人重视,结果引发了多年的猜测和混乱。或者更近一些,在心理学研究中,共情能力强的人往往能预感到危机——根据一项2018年的研究,高达15%的人口拥有某种形式的‘直觉感知’,这让他们能捕捉到他人未表达的情感。另一项数据来自哈佛大学,显示在危机情境中,通灵者的预警准确率比普通人高出25%。”
孙雪的通灵能力并非空穴来风。她从小就能感受到他人的情绪波动,但直到那次车祸后,这种能力才被彻底唤醒。她曾拜访过一位老灵媒,对方告诉她:“通灵不是魔法,而是心灵的延伸——就像收音机调频,你能接收到别人发射的信号。”孙雪开始记录自己的感应日志,发现其中70%的预感后来被证实。她甚至参与过一项大学研究,数据显示通灵者在情感识别测试中得分比常人高40%。
“有趣,”叶天轻笑道,试图用幽默缓解紧张气氛。“这么说,你就像个情感雷达,能扫描出别人的内心风暴?那你能不能也感应一下我现在在想什么?是不是在盘算着晚上吃什么?”他开玩笑地说,但眼神中透露出认真的探究。叶天自己也曾涉猎心理学,读过弗洛伊德的着作,他知道幽默能降低防御,促进沟通。
孙雪微微摇头,嘴角泛起一丝苦笑。“别开玩笑了,叶天。这种感应不是随心所欲的,它需要专注和共鸣。而且,每个人的心灵就像一本书,有的章节容易读懂,有的却加密了。张起灵的心灵就是那种加密的——他的孤独和恐惧被层层包裹,只有在他情绪波动时,我才能窥见一斑。”她顿了顿,补充道:“就像上次我们在古墓中遇到的那个守护灵,你能记得吗?它也是充满了类似的孤独,但那时我的能力还不够强,只能模糊地感知。现在,经过训练,我能更清晰地分辨情感的层次——比如,张起灵的孤独中,还夹杂着对亲人的思念,就像那些守护家族秘密的人,往往牺牲了个人幸福。”
叶天回忆起那次经历,点了点头。“对,那个守护灵一直徘徊在墓穴中,等待有人理解它的使命。但张起灵不同,他是活生生的人,为什么会有这么深的孤独?”他问道,语气中带着一丝同情。叶天自己也曾经历过孤独的时刻——在战场上,当战友倒下时,他感到一种彻骨的寒意。但张起灵的孤独似乎更古老、更沉重,让他联想到那些神话英雄。
孙雪解释道:“根据我的感应,他的孤独源于他的使命。他可能是一个‘时间旅人’的象征——不是字面意义上的穿越,而是心理上的。他背负着代代相传的责任,比如守护某个秘密或宝物,这让他无法与常人建立深层的连接。就像那些神话中的英雄,比如普罗米修斯,盗火给人类后却被锁在山上,承受永恒的折磨。张起灵的内心,就是这样一个被锁住的世界。”她引用这个比喻,让叶天的理解更深入。普罗米修斯的孤独源于他的牺牲和无人理解,而张起灵似乎也在类似的道路上。孙雪还提到一个现实案例:“在心理学中,这种‘使命型孤独’很常见——比如那些继承家族企业的年轻人,研究显示他们的抑郁率比普通人高40%,但韧性也更强,因为他们从小就被训练承担重任。”
就在这时,张起灵似乎察觉到了他们的对话,缓缓转过头来。他的眼神深邃而疲惫,像一潭死水。孙雪能感觉到,他的内心波动更强烈了——恐惧中夹杂着一丝希望,仿佛在期待有人能分担他的重担。“你们在讨论我吗?”张起灵的声音沙哑而低沉,打破了沉默。他穿着一件旧式长袍,手中握着一枚古铜色护符,那是他家族的传承信物。
叶天赶紧摆手,“不,只是孙雪在分享她的感知。她说你内心很孤独,而且在害怕门后的东西。”他直截了当地说,希望借此打开话题。叶天一向主张坦诚沟通,他认为团队合作的关键在于相互理解。他引用了一个团队管理的原则:“在军事训练中,我们学过,开放对话能提升团队效率30%以上。”
张起灵沉默片刻,然后苦笑道:“孤独?或许吧。但我更害怕的是失败。如果门后的东西落入错误的人手中,后果不堪设想。你们知道吗?历史上类似的事件曾导致文明覆灭。比如亚特兰蒂斯的传说——据说那里的统治者滥用神秘力量,最终整个大陆沉入海底。我的家族世代守护着这个秘密,就是为了防止重蹈覆辙。”他的话语中带着沉重的历史感,孙雪能感受到,他的恐惧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基于真实的传承和教训。张起灵补充道:“我的曾祖父曾记录过,在清末时期,一个军阀试图夺取这个秘密,结果引发了一场灾难,整个村庄被毁。从那以后,我们家族更谨慎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