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时,清流关城楼。
朱慈烺立于城头,俯瞰战场。清军伏兵已全歼,缴获粮草无数。韩赞周捧着奏报入城:陛下,宋应星来报,定海神针火药可装船百艘,足以封锁渤海。
朱慈烺摇头:不,朕不要封锁渤海。他走到地图前,手指点在旅顺,传旨郑森:放弃天津,直扑旅顺!若多铎敢从海路南下,就让他死在海上!
陛下英明!赵文远赞道,多铎算准了陛下会回南京,却不知陛下要直取北京!
朱慈烺望向北方,眼中精光闪烁:多铎有个致命弱点——他太了解朕,却忘了朕也在了解他。
他转身对众将道:传旨:全军休整一日,明日启程。但不是走陆路,而是乘船北上!
乘船?史可法惊讶,淮河春汛,水势湍急,恐有危险......
危险?朱慈烺大笑,朕的竹筋铁甲船,正是为春汛而造!传令王大锤:所有战船加装竹筋铁甲,三日内造出百艘!
陛下,韩赞周犹豫道,军粮不足,恐难支撑......
朱慈烺解下佩剑,掷于地上:此剑随朕三年,今日换粮!传令:开朕的御膳房,所有米粮分给百姓;百姓若肯助军,一石米换一亩地!
百姓闻讯,纷纷献粮。一位老农捧出稻种:陛下,草民只剩这些稻种,但愿明年能丰收......
朱慈烺接过稻种,郑重道:此稻种,朕明年亲自种在紫禁城!
午时,御帐。
朱慈烺正在用膳,王炜星匆匆入帐:陛下,抓到一名清军信使,身上带有密信!
密信展开,是多铎亲笔:......朱慈烺必走淮河,当在清流关设伏。若伏不成,速退北京,掘祖陵,焚太庙,玉石俱焚......
朱慈烺将密信掷入火盆,火舌瞬间吞没焚太庙三字。他冷冷道:多铎以为朕会心软?传旨李定国:不惜一切代价,守住太庙!若有一砖一瓦受损,提头来见!
还有一事,王炜星低声道,信使招供,多铎在军中安插了细作,意图行刺陛下。
朱慈烺不惊反笑:哦?让他来。传令:今夜御帐不设护卫,灯火通明。
陛下!众人齐惊。
朕倒要看看,朱慈烺眼中寒光闪烁,是多铎的刀快,还是朕的铁甲硬!
戌时,御帐。
朱慈烺独坐帐中,面前摆着一盘棋局。帐外雨声淅沥,帐内灯火摇曳。
进来吧。朱慈烺忽然道。
帐帘掀开,一名侍卫入内,手中托盘盛着参汤。朱慈烺不看托盘,只盯着棋局:这步棋,多铎下错了。
侍卫手一抖,参汤洒落。他忽然拔刀,直刺朱慈烺!
刀尖刺中铁甲,迸出火花。朱慈烺纹丝不动,仍盯着棋局:朕知道你。你是陈方略的侄子,陈家满门被斩,你怀恨在心。
刺客愣住:你......你早知道?
朕不仅知道你是刺客,朱慈烺抬眼,还知道你背后的人。他指向帐外,进来吧,多铎的密使。
帐帘再次掀起,一名商人打扮的人入内,脸色煞白:陛下明鉴,小人是被逼的......
朱慈烺摆手:朕给你一个机会——告诉多铎,朕不走淮河,朕要走黄河!
陛下为何......刺客惊讶。
因为朕要让他明白,朱慈烺站起身,铁甲叮当作响,大明的路,从来不是敌人指定的!
他解下腰间玉佩,塞给商人:带这个给多铎。告诉他,朕在黄河等他。
商人领命退下。朱慈烺转向刺客:你有两个选择——死,或者活。死,现在就死;活,去太庙守陵,用余生赎罪。
刺客跪地痛哭:陛下仁德,小人愿去太庙!
朱慈烺点头:王炜星,带他去。
帐中只剩朱慈烺一人。他走到帐外,雨已停歇,东方天际泛起鱼肚白。
陛下,韩赞周入帐,三军已备,何时启程?
朱慈烺解下铁甲,露出内里的软甲:不急。传旨:在清流关立碑,刻大明中兴第一战七个大字。再刻一句话——
天不亡明,人定胜天。
晨光中,御林军整装待发。百艘铁甲战船停泊淮河,旌旗猎猎。朱慈烺登船,不看南方,只望北方。
开船!他高呼,直取北京!
战船顺流而下,载着帝王与将士,向着东方的曙光。
喜欢日曜南明请大家收藏:(www.shuhaige.net)日曜南明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