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廿五的清明刚过,雁归村的莜麦地块就泛起了新绿 —— 全公社十二个村的苗期管护同步启动,晚秋站在东河地块的田埂上,手里举着 “苗情分级表”,对着赶来的各村技术骨干喊:“一级苗:株高 15 厘米、叶色深绿、无虫眼;二级苗:株高 12-14 厘米、叶色浅绿、少量虫眼;三级苗:株高 10 厘米以下、叶色发黄、虫眼超 3 处。今天起,全社搞‘病虫害联防’,五村出 10 名骨干,分三组巡诊,发现三级苗立刻处理!”
老周带着第一组往西河村走,刚到西山地块,就发现几株莜麦苗叶上爬着小黑虫 —— 是蚜虫,再晚两天就会啃坏叶心。“按陆承泽信里的‘烟草石灰水法’来!” 老周让西河村的农户赶紧熬制:一斤烟草末煮半小时,滤出汁液,加半斤石灰、10 斤水,装在竹筒喷壶里。他亲自示范喷洒:“喷头离苗叶两寸远,均匀喷在叶背,蚜虫藏在背面,别漏了!” 苏老实则带着第二组在南村查苗情,发现有户农户的豌豆苗株高只有 9 厘米,叶色发黄,赶紧蹲下来挖根 —— 是根腐病,他从随身的药包里掏出 “草木灰 + 硫磺粉” 混合剂,撒在苗根旁:“这是陆承泽同志说的‘土法防治’,能杀菌,再浇半桶温水,三天就能缓过来!” 联防第三天,全社的病虫害发生率就从 15% 降到了 3%,西河村的张婶看着恢复深绿的豌豆苗,笑着说:“以前单干时,虫灾只能看着苗死,现在全社一起防,啥病都不怕!”
四月初一,监督小组的 “账实核对专项行动” 正式展开 —— 这是针对 “张富贵案” 暴露的账实不符问题,全社推行的 “长效整改措施”。苏老实带着人,拿着 “种子领用账”“肥料发放账”,到各村地块实地核查:“南村领了 50 斤豌豆种,按每亩 2 斤算,该种 25 亩,实地量是 24.8 亩,差 0.2 亩,是因为有块地太陡,没播,账上已备注,没问题;东河村领了 30 斤化肥,按每亩 1 斤算,实地查 29.5 亩用了 29.5 斤,剩 0.5 斤存放在公社仓库,账实相符!” 只有邻村的工分账出了点小问题 —— 有笔 “修渠用工 20 个” 没写具体日期,苏老实让他们当场补填:“以后每笔账都要‘日期 + 人名 + 地块’三齐全,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模糊记!” 专项行动结束,全社账实相符率达 98%,赵主任在总结会上说:“账实对得上,才能防贪腐,五村的‘账实核对法’,要变成全社的日常规矩!”
陆承泽的 “农技升级书信”,成了苗期管护的 “及时雨”。四月初五,信从北京寄到,里面附了张 “苗期追肥示意图”:“莜麦苗长到 15 厘米时,追一次‘腐熟豆饼肥’(每亩 30 斤,埋在苗根三寸旁,别碰根);豌豆苗长到 12 厘米时,追一次‘草木灰肥’(每亩 20 斤,撒在行间,能促开花)。” 还特意写了段 “新地块收成预期”:“东河沿岸地块(近水源),莜麦亩产预计 200 斤、豌豆亩产 150 斤;西山脚下地块(耐贫瘠),荞麦亩产 180 斤、豌豆亩产 120 斤,比去年单种增产 30%!” 晚秋赶紧把示意图贴在技术流动站,组织全社技术骨干学习,东河村的王大叔算了笔账:“俺家新分的 1 亩东河地,按预期能收 200 斤莜麦、150 斤豌豆,比去年多收 100 斤,够全家吃三个月!”
五村技术骨干的 “全社巡诊”,让苗期管护更精准。晚秋带着第三组在北村巡诊时,发现有户农户的莜麦苗长得太密 —— 每穴播了 4 粒,现在株距只有五寸,互相遮光。“得间苗!” 晚秋教农户用小剪刀剪苗:“每穴留 2 株壮苗,把弱苗剪掉,株距保持八寸,这样通风好,能多结粒!” 她还在地块旁插了块 “间苗示范牌”,画着 “留苗标准图”,方便其他农户参考。巡诊半个月,全社的一级苗占比从 60% 提到了 85%,北村的农户握着晚秋的手说:“以前不知道啥是间苗,现在才知道,苗太密反而长不好,多亏你们来教!”
四月初十的 “贪腐整改回头看”,巩固了打击贪腐的成效。县纪委的同志和公社干部一起,到五村及周边村核查:张富贵的退赔款已全部发放到位,没一户遗漏;各村的 “反腐意见箱” 每周开箱,共收到 5 条建议,都已整改(比如 “建议种子发放时双人称重”,现在已落实);农户的 “自留地审批表”,都按 “7 天内答复” 的规矩办,没再出现拖延。县纪委的王同志说:“五村的整改最彻底,‘监督细则’‘账实核对’这些做法,要在全县推广!” 马大叔听说后,笑着说:“现在不管是分种子、发肥料,还是批地块,都按规矩来,没人敢乱伸手,心里踏实!”
傍晚的夕阳洒在东河地块,莜麦苗长到了 16 厘米,叶色深绿,随风轻晃;豌豆苗开了零星的小白花,透着生机。晚秋坐在技术流动站,整理着 “全社苗情报告”:全社一级苗 85%、二级苗 12%、三级苗 3%,病虫害发生率 3%,账实相符率 98%,每一项数据都透着向好的趋势。老周在核对明天的巡诊计划,苏老实则在给陆承泽写回信,把这些好消息告诉他。晚风里,有农户在地里给豌豆苗追肥,有小孩在田埂上数着刚开的花,还有技术骨干在讨论下个月的 “控旺计划”——春天,全社的土地里不仅长着茁壮的新苗,更长着政策落地的实效、监督清明的安心、协作传承的希望。他们知道,夏天的苗会更壮,秋天的粮会更满,而这一切,都从五村的那一寸地、那一笔账、那一双手开始,慢慢长成了全公社的好光景。
喜欢饥荒年代种田忙请大家收藏:(www.shuhaige.net)饥荒年代种田忙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