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廿八的霜降,雁归村的西山地块已翻出新土 —— 五村的 “冬小麦试种” 正式启动,这是按上一章规划的 “新作物引入”,也是全公社首次试种冬小麦。晚秋蹲在地里,手里捏着陆承泽寄来的冬小麦良种,对着技术小队的队员们说:“按承泽信里说的,冬小麦要‘霜降前七天播种’,播深一寸半(太深出芽慢,太浅易受冻),行距一尺五,每穴 3 粒种,播完盖层细土,再撒层草木灰保墒!”
刘红梅推着点播器走在前面,这是她第一次独立操作新作物播种,手虽有点抖,但按 “行距标尺” 量得丝毫不差:“晚秋姐,你看这行距,正好一尺五,没偏!” 老周则带着流民组给地块 “盖地膜”—— 用秋收后的麦秸铺在垄间,既能保温,又能防杂草:“去年种莜麦试过麦秸覆盖,管用!冬小麦更娇贵,得多盖两层,等明年开春再揭!” 苏老实背着 “试种台账”,每播完一垄就记一笔:“十月初一,西山地块冬小麦试种 2 亩,播量 15 斤,播深 1.5 寸,土壤湿度 60%,符合承泽信里的‘适宜标准’!” 三天后,冬小麦苗冒出青芽,晚秋蹲在地里数苗:“每穴出 2-3 棵,出芽率超 85%,试种第一步成了!”
十月初的五村,家家户户都忙着 “冬储”—— 晒场上晒满了腌菜的芥菜、萝卜,张婶带着妇女们在打谷场腌菜:“先把菜晒半干,撒盐搓匀,一层菜一层盐码进坛里,最后用青石压顶,封坛半个月就能吃!” 她今年腌了三大坛咸菜,比去年多了两坛:“多亏新分的自留地,种的萝卜吃不完,腌成菜能吃到明年春天!” 马大叔则在加固地窖,他把地窖壁抹了层新泥,还在窖口加了层木盖:“今年收了 200 斤莜麦、150 斤豌豆,地窖得加固好,别受潮发霉!” 公社还组织 “冬储抽查”,赵主任到五村地窖看时,满窖的粮食码得整齐,贴墙还挂着 “防潮布袋”:“五村的冬储最扎实,全社都要学,保证每户冬天有粮吃、有菜腌!”
监督小组的 “年度复盘会”,在十月初五开得格外认真 —— 苏老实把全年的 “监督手册” 摊在桌上,从春播的良种分配、夏管的物资使用,到秋收的账实核对,一笔笔捋:“今年全社监督共发现问题 12 起,其中私藏种子 3 起、工分涂改 2 起、地块边界争议 4 起、物资挪用 3 起,全部按《监督细则》处理,处理后零复发;账实相符率从年初的 90% 提到年底的 99.5%,贪腐举报全年为零!” 李大叔补充道:“明年要在‘冬储监督’上加条新规 —— 地窖存粮要‘一户一账’,公社每半个月抽查一次,防止有人私卖集体补贴粮!” 复盘会结束,监督小组把《年度监督报告》印成小册子,发往全社十二个村,邻村的监督代表说:“五村的监督不仅严,还能跟着季节补新规,俺们回去就按这报告改自己的细则!”
外县的 “秋收经验取经团”,在十月中旬又一次来到五村 —— 这次来自邻县的 30 名干部,重点学 “秋收账实核对” 和 “互助队调度”。晚秋带着他们看秋收的 “三本账”:播种台账、收割台账、入库台账,三本账的数字完全对应:“俺们每笔账都要‘双人签字、三日公示’,比如马大叔家收了 180 斤莜麦,收割时监督员签一次,入库时保管员签一次,公示三天没人提异议,才算完!” 老周则带他们看互助队的 “调度表”:“壮劳力分早中晚三班,早班帮困难户割麦,中班管脱粒,晚班晒粮,没浪费一个人力,还没落下一户!” 邻县农委的同志抄完调度表,笑着说:“五村的经验不是‘花架子’,是能照着学、照着干的真办法,俺们回去就推‘三本账’和‘三班制’!”
陆承泽的 “冬管技术书信”,在十月二十准时寄到 —— 信里附了张 “冬小麦冬管示意图”,标着 “入冬前浇一次‘封冻水’(十一月初浇,浇透不积水)、雪后及时扫雪(防止雪压伤苗)、返青前追一次‘返青肥’(明年二月下旬,每亩 10 斤腐熟羊粪)”。还特意写了段 “冬储防潮提醒”:“地窖里可放几袋生石灰,吸潮气;腌菜坛要放在阴凉处,每隔十天检查一次,别漏风发臭。” 晚秋赶紧把示意图贴在技术流动站,组织全社技术骨干学习,刘红梅拿着示意图去帮李婶加固地窖:“李婶,按承泽同志说的,在窖角放两袋生石灰,潮气就少了,粮能存到明年夏天!”
困难户的 “冬储帮扶”,成了五村冬前最暖的风景 —— 公社拨了 500 斤救济粮、200 斤腌菜,专门给全社的 20 为困难户兜底。老周带着互助队,给李婶家送了 20 斤莜麦、10 斤腌菜,还帮她把地窖里的粮重新码好:“婶子,这粮够你吃到来年春播,要是不够,随时找俺们!” 苏老实则给流民户老王家送了袋生石灰和一本 “冬管手册”:“你家娃小,冬小麦苗要是冻着了,就按手册上的法子,撒层麦秸,别慌!” 李婶拉着老周的手,眼眶泛红:“以前冬天总怕饿肚子,现在有公社帮、有大伙帮,再也不用怕了!”
十月底的傍晚,五村的冬小麦苗已长到三寸高,绿油油的苗叶顶着霜花,透着生机;家家户户的地窖里粮满囤,腌菜坛在墙角排得整齐;技术流动站的墙上,贴着冬小麦示意图、年度监督报告、外县取经反馈,满满一墙都是一年的成果。晚秋坐在流动站里,整理着 “冬管计划”,老周在核对明年互助队的名单,苏老实则在给陆承泽写回信,告诉他冬小麦试种成功、冬储全部完成。
晚风里,有农户在给冬小麦苗盖麦秸,有小孩在院子里帮大人搬腌菜坛,还有技术骨干在讨论明年机械化播种的细节 ——冬天快到了,但五村的日子一点不冷:粮仓是满的,菜坛是满的,心里的盼头也是满的。他们知道,这满囤的粮、满坛的菜,源于自留地扩容的好政策,源于打击贪腐的严规范,源于大伙一起协作的暖人心;而陆承泽从北京寄来的信,从春播到秋收,从夏管到冬储,像一根线,牵着五村的地、五村的人,牵着这份跨越千里的牵挂,一起走向更踏实、更红火的明年。
喜欢饥荒年代种田忙请大家收藏:(www.shuhaige.net)饥荒年代种田忙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