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烟散尽,青岚州上下沉浸在前所未有的欢庆与自豪中。
沈逸大手笔搞起“全军全州同乐”,论功行赏毫不手软。
庆功宴上,他与七位夫人互动甜蜜,羡煞旁人。
正当众人醉心于眼前胜利与温馨时,沈逸脑中系统提示音再次响起——新的挑战与机遇,已悄然揭开序幕……
---
河西大捷的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早已传遍了青岚州的每一个角落。班师回朝那日的万人空巷、箪食壶浆,不过是这场盛大欢庆的序曲。真正将胜利喜悦推向顶峰的,是沈逸下令举办的“全军同乐,与民同庆”盛大典礼,以及紧随其后的、针对所有有功人员的“论功行赏大会”。
这一日,青岚州城中心广场,旌旗招展,人声鼎沸。 临时搭建的高台之上,沈逸一身绯色官袍,气度雍容,身旁七位夫人亦是盛装出席,环肥燕瘦,风姿各异,成为广场上一道最亮丽的风景。台下,以赵虎、苏小蛮为首的有功将士们盔明甲亮,精神抖擞;后方,来自各工坊、商会、州学的代表以及无数自发前来的百姓,将偌大的广场挤得水泄不通。
“诸位将士!诸位乡亲!”沈逸的声音通过简易扩音装置(工坊根据沈逸思路弄出来的铁皮喇叭组合)传遍全场,清晰而充满力量,“河西一战,扬我青岚之威,壮我青岚之魂!此战之功,非我沈逸一人,亦非军中将士独享,乃是我全青岚州上下,同心同德,众志成城之结果!”
他目光扫过台下那一张张激动而自豪的脸庞,继续道:“今日,在此论功行赏!一为犒劳有功之士,二为激励后来之人!我青岚州,赏罚分明,绝不辜负每一位为之流血汗、献智谋之人!”
首先,自然是军功封赏。
赵虎指挥若定,身先士卒,晋封“骁骑都尉”,赏金千两,赐甲胄一副。
苏小蛮率青鸾卫屡立奇功,尤以左翼突袭、焚烧敌军粮草为最,晋封“明威将军”,赏金八百,赐宝剑一口。她喜滋滋地接过封赏,还冲着台上的沈逸眨了眨眼,引得众人会心一笑。
炮队指挥官,那位在州学格物院表现突出的年轻学子,被破格提拔为“炮兵司主事”,正式确立了炮兵这一新兵种的地位。所有参战将士,依军功大小,赏赐金银、布匹、田亩,阵亡及伤残者抚恤更是优厚至极,引得台下阵阵欢呼。
紧接着,是工坊体系的封赏。
柳书瑶统筹后勤,保障有力,虽无官爵,沈逸却特赐“巾帼金印”一枚,允其参与州府商事决策,地位等同诸曹参军。军工坊、蒸汽机工坊、建材工坊的诸位大工匠,皆获重金奖赏,并被授予“青岚大匠”称号,享终身俸禄,其子女可优先入州学。婉儿、秀儿负责协调联络,功不可没,亦得了丰厚赏赐,两个小丫头捧着沉甸甸的锦盒,笑得见牙不见眼。
最后,是内政、医疗、情报等人员的嘉奖。
宁清漪总揽内政,安定后方,沈逸当众执其手,赞其为“吾之肱骨,州之柱石”,赐玉如意一对,寓意万事如意。芸娘组建的医疗队在战场上救死扶伤,功劳甚大,沈逸特批银钱,助其扩建医馆,广招学徒。楚潇潇的听风阁虽隐于幕后,但其提供的情报堪称制胜关键,沈逸亦私下给予了丰厚回报和更高权限。
封赏完毕,广场上欢声雷动,“沈大人万岁!”“青岚州万岁!”的呼喊声此起彼伏,声震云霄。军民之心,在此刻凝聚到了极点。
是夜,州衙后花园张灯结彩,盛大的庆功宴在此举行。 与广场上的庄重热烈不同,这里的气氛更显温馨与欢快。没有外人,只有沈逸、他的七位夫人以及赵虎、陈书吏等最核心的几位下属。
精致的菜肴流水般呈上,其中不乏用新收红薯制作的各色点心,以及芸娘亲自调配的药膳。柳书瑶贡献出的改良果酒清香甘冽,众人推杯换盏,言笑晏晏。
“夫君,此战之后,我青岚州可谓威名远播,周边宵小,怕是再不敢轻易来犯了。”宁清漪为沈逸斟满一杯酒,柔声说道,眼中满是倾慕与自豪。
沈逸接过酒杯,顺势握住她的手,笑道:“清漪说的是。不过,咱们也不能就此高枕无忧。此番暴露了火炮之利,必会引来更多觊觎。下一步,如何守住这份家业,并更进一步,才是关键。”
苏小蛮嘴里塞着一块红烧肉,含糊道:“怕什么!谁来就打谁!咱们现在有炮,有水泥堡垒,还有……还有那个会自己冒烟叫的铁疙瘩(指蒸汽机),厉害着呢!”
她这话引得众人一阵大笑。柳书瑶掩唇笑道:“小蛮姐,那叫蒸汽机,可不是铁疙瘩。有了它,咱们的工坊就能更厉害,织布、炼铁、甚至以后造船,都能更快更好!”
楚潇潇眼波流转,接过话头:“不过,据听风阁报,周边几州,乃至京城,对咱们这‘雷霆利器’和‘不食草马的铁牛’(外界对蒸汽机的谣传)可是好奇得紧呢。不少探子还在外面转悠。”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