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镇”的特产一船船运回,青岚州的仓库都快堆不下了。
柳书瑶看着账本发愁:“夫君,东西好也不能当饭吃啊,得卖出去!”
沈逸大手一挥:“组建远航商队,咱们去赚番邦的钱!”
当青岚州的商品在异域港口引起轰动时,所有人都意识到——一条流淌着财富的黄金海路,被打通了!
“望海镇”的开发进展神速,几乎每隔半月,就有满载的运输船队从海外归来。清水码头的仓库区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拥挤不堪。一袋袋雪白的海薯淀粉、一捆捆坚韧的“岛麻”(暂定名)纤维、一方方散发着幽香的珍贵木材、还有各种腌制好的禽肉鹿肉、奇特的贝壳珊瑚、乃至一些叫不出名字的热带水果……琳琅满目,堆积如山。
这些都是宝贵的财富,但堆在仓库里无法变现,就成了甜蜜的负担。柳书瑶拿着最新的库存清单,秀眉微蹙,找到正在蒸汽机工坊盯着第二代船用蒸汽机改进的沈逸。
“夫君,咱们的家底是越来越厚了,”柳书瑶将账册摊开,指着上面不断攀升的数字,“可光进不出,州库的钱像流水一样花在移民和船队上,长此以往,怕是……”
沈逸擦了擦手上的油污,接过账册扫了一眼,笑道:“书瑶可是心疼钱了?放心,咱们这可不是败家,是在囤积奇货!这些东西在青岚州或许不算什么,但若是运到那些从未见过的地方,便是价比黄金的稀罕物!”
他拉着柳书瑶走到工坊外,指着港口那些停泊的帆船,眼中闪烁着锐利的光芒:“东西多了,自然要卖出去。之前是小打小闹,如今我们有了稳定的海外产出,是时候组建专业的远航商队,主动出击,去开辟属于我们青岚州的黄金海路了!”
说干就干!远航贸易计划立刻提上日程。
这一次,规模远超之前的探索船队。沈逸下令,以最新下水的三艘干吨级“青岚级”改进型帆船为主,搭配数艘中型货船,组建第一支“青岚远洋商队”。这支商队不仅载货量大,而且每艘大船都配备了经过实战检验的轻型舰炮和训练有素的护卫水手,由苏小蛮亲自挑选的一位沉稳果敢的青鸾卫将领担任商队护卫总指挥。
船上装载的货物经过精心搭配:
· 高端奢侈品:晶莹剔透的白糖、香气馥郁的香水、造型别致的琉璃器、以及用“望海镇”香木打造的精美木雕和家具。这些是针对番邦贵族和富商的“拳头产品”。
· 大宗商品:海薯淀粉、品质上乘的“岛麻”纤维绳索和粗布、部分青岚州本土产的丝绸和瓷器。这些是走量的大宗贸易品。
· 新奇特产:腌制鹿肉、风干海产、色彩斑斓的珊瑚贝壳、以及一些易于携带的海外植物种子。这些是用来吸引眼球、打开市场的“敲门砖”。
同时,船队还携带了大量金银,准备采购青岚州急需的物资,如优质锡料、硝石、硫磺、珍稀药材、乃至番邦的独特作物种子和技艺书籍。
沈逸亲自为商队规划了第一条贸易航线:从清水港出发,沿东南海岸线航行,凭借“望海镇”作为中转补给点,继续向南,前往传闻中商贾云集、番邦众多的“南洋”地区。
临行前,沈逸再次召见了商队主事和护卫将领。
“此去万里,风险与机遇并存。”沈逸神色郑重,“尔等首要任务是安全,其次是建立联系,最后才是获取利润。遇事多观察,守我青岚诚信之本,不卑不亢。若遇强梁,我青岚利炮亦非摆设!切记,你们代表的,是整个青岚州的颜面与信誉!”
“谨遵大人令!必扬我青岚之威,通商贾之途!”众人轰然领命。
在柳书瑶反复核对了货物清单,宁清漪安排了充足的补给,苏小蛮检查了武备,楚潇潇提供了最新整理的南洋风向、海流及部分港口信息后,这支承载着青岚州财富梦想的远洋商队,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清晨,再次扬帆起航。这一次,他们的目标明确——利润与市场!
商队出发后,青岚州上下便进入了焦急的等待期。
柳书瑶每日都要去码头和仓库转一圈,计算着库存消耗和可能的利润。宁清漪则开始规划,如果商路打通,大量金银和外来物资涌入,州内的金融和物价该如何平稳应对。苏小蛮加强了近海巡逻,确保商队归途安全。就连婉儿和秀儿,也开始琢磨番邦会不会有什么新奇工具和技术可以借鉴。
沈逸表面镇定,内心却也充满期待。他深知,海外贸易是资本原始积累最快的方式之一,更是传播文化、获取信息、提升影响力的重要途径。这条海路若能打通,青岚州的发展将进入一个全新的快车道。
等待是漫长的。数月之后,就在一些人开始隐隐担忧时,清水港的了望塔上,终于传来了令全城振奋的消息——远洋商队的旗帜出现在了海平面上!
“回来了!商队回来了!”
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传遍全城。沈逸立刻带着诸位夫人和州衙官员赶到码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