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堂里的当归鸡汤还冒着热气,林辰看着苏晓冉捧着碗,小口小口喝着,睫毛上沾了点水汽。
“比我妈炖的还香!” 苏晓冉放下勺子,眼睛亮晶晶的,“林同学,你说我要是自己炖,能炖出这味儿不?我妈总说我连煮面条都能煮糊,可我想试试给我爸补补 —— 他最近总加班,气色不好。”
林辰手里的勺子顿了顿,脑子里突然冒出来个画面 —— 孙思邈坐在茅草屋里,对着几个徒弟说:“当归炖鸡,得选三年生的当归,根须完整的,焯水时加两片生姜去腥味,小火慢炖一个时辰,才能出味儿。”
这是传承里的记忆,来得没头没尾,却清晰得像刚看过。
“应该…… 不难。” 林辰把脑子里的话转成白话,“选当归的时候,看根须,要完整的,颜色偏棕红,闻着有股辛香,别买那种发黑的,可能是陈货。炖的时候,鸡肉先焯水,加生姜和当归,小火炖,别煮太急。”
“这么讲究啊?” 苏晓冉掏出手机,点开备忘录,飞快地记着,“三年生当归,根须完整,棕红色…… 我怕到时候在药店分不清,万一买错了,炖出来的汤不好喝不说,还浪费钱。”
林辰看着她低头记笔记的样子,马尾垂在肩膀上,晃了晃:“要是不放心,下次去药店,我可以陪你去。”
话一出口,他就有点后悔 —— 会不会太主动了?
苏晓冉却立马抬起头,笑出两个小梨涡:“真的吗?那太好了!我本来还想找药学老师问,可老师这周要出差。那…… 明天下午没课,我们去学校门口的那家‘惠民药店’?听说那家药材挺全的。”
“行。” 林辰赶紧点头,耳尖又开始发烫,低头扒了口饭,把脸埋在碗里。
旁边桌的王胖子看得清清楚楚,偷偷掏出手机,给林辰发微信:“可以啊辰儿!从图书馆到食堂,再到药店约会,进度够快的!”
林辰看到消息,差点把饭喷出来,赶紧回了个 “别瞎说,就是帮她选药材”,然后把手机调成静音,怕再被胖子打扰。
第二天下午两点,两人在药店门口碰面。
“惠民药店” 不大,玻璃柜里摆着一排排药材,标签写得清清楚楚。老板是个五十多岁的大叔,戴副老花镜,正坐在柜台后算账,看到他们进来,抬头笑了笑:“俩同学,买啥药材啊?”
“大叔,我们想买当归,三年生的。” 苏晓冉抢先开口,把昨天记的笔记在心里过了一遍。
老板放下算盘,从柜子里拿出个纸包,打开递给他们:“看看这个,刚到的货,三年生的,根须完整,你们学生用,这个就挺好。”
苏晓冉凑过去看,只觉得当归长得都差不多,有点慌,偷偷拽了拽林辰的袖子。
林辰接过纸包,指尖碰到当归的根须,脑子里又亮了 —— 这次是神农的画面,他蹲在地里,手里拿着当归,说:“好当归,断面是黄白色的,有放射状纹理,嚼一点,味甘带辛,不发苦。”
林辰捏了一小块当归,轻轻掰断。断面果然是黄白色的,有细细的纹理,他凑到鼻尖闻了闻,辛香很正,没有杂味。
“大叔,这个是三年生的?” 林辰确认了一句,不是不信老板,是想再对照下记忆里的标准。
“肯定啊!” 老板拍了拍胸脯,“我在这开了十年药店,还能骗你们学生?你看这根须,这颜色,错不了。”
苏晓冉松了口气,刚想让老板称重,林辰突然瞥见柜台角落里,还有一包当归,颜色偏暗,根须有点断。
“大叔,那包也是当归吗?” 林辰指了指。
老板看了一眼,摆摆手:“那是两年生的,没这个好,药效差远了,你们要补身体,还是选这个三年生的。”
林辰没说话,心里却清楚 —— 那包不是两年生的,是陈货,放了至少五年,根须里都有点霉点了,只是老板处理过,不仔细看看不出来。这也是传承里的本事,以前他根本分不清,现在却像刻在骨子里。
“就买这个三年生的吧。” 林辰把手里的纸包递给苏晓冉,“这个没问题。”
苏晓冉点点头,让老板称了二两,装在小袋子里。付钱的时候,她偷偷看了林辰一眼,小声说:“刚才你掰当归的时候,特别像老中医,比药店老板还专业。”
林辰的脸又红了,赶紧转身往门口走:“别瞎说,就是…… 看书看到的。”
出了药店,太阳还没下山,街边的梧桐树投下影子,拉长了两人的脚步。苏晓冉拎着药材袋,走在林辰旁边,突然说:“林同学,周末你有空吗?我想试试炖鸡汤,要是你有空,能不能…… 过来帮我看看?我怕自己搞砸了。”
林辰心里 “咯噔” 一下,像有只兔子在跳:“周末…… 有空。”
“太好了!” 苏晓冉停下脚步,从包里掏出个小本子,写下地址,“这是我家小区的地址,周六上午十点,我在小区门口等你。对了,我还买了点红枣,到时候一起加进去炖,应该会更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