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上午的阳光斜斜照进宿舍,林辰正坐在书桌前整理孙思邈手记的笔记。笔记本上画着密密麻麻的穴位图,还有几段他用红笔标注的重点 ——“治胃气不和,当用山楂化积,麦芽疏肝,辅以足三里穴通经”。刚把 “麦芽需炒至微黄” 的字样补在旁边,手机突然震得桌面嗡嗡响。
是胖子的电话,接通后那端的声音急得像冒火:“辰儿!救命!我表姐从老家来投奔我,刚到火车站就说胃疼,现在在门口蹲着呢,脸都白了!”
林辰赶紧把笔记本塞进抽屉,抓起搭在椅背上的外套:“你别急,我马上过去。对了,你表姐平时胃怎么样?有没有吃什么东西?”
“她坐了五个小时火车,说在车上吃了两袋泡面,下车又买了个凉包子,” 胖子的声音带着喘气声,“刚才跟我视频,说胃胀得像塞了个皮球,还反酸水,连站都直不起腰。”
林辰刚跑出宿舍楼,就看见苏晓冉抱着个布包站在路口,手里还拎着个保温杯。她看见林辰,赶紧迎上来:“我听胖子室友说你们要去接他表姐,正好我昨天买了山楂和麦芽,本来想给系里那肠胃不好的同学,先拿给你表姐用。”
布包里的山楂透着深红,颗粒饱满,麦芽是炒过的,泛着浅黄。苏晓冉翻开布包给林辰看:“药店师傅说生山楂太酸,炒过的化积不刺激胃,麦芽炒了能疏肝气,正好对胃气不和的症。”
两人往校门口走,路上碰见卖豆浆的大爷,胖子正站在摊位旁,手里攥着杯热豆浆,脚边放着个鼓鼓的行李袋。他看见林辰和苏晓冉,赶紧挥手:“在这儿!我表姐蹲那边树底下呢!”
树底下,一个穿浅蓝外套的姑娘正抱着膝盖蹲在地上,脸色苍白,额头上渗着细汗。看见他们过来,她想站起来,刚动了动就皱紧眉头:“不行,一使劲胃就疼,像有东西在拧。”
“姐,这是林辰,他懂中医,” 胖子把热豆浆递过去,“先喝点暖暖胃,别着凉。”
姑娘接过豆浆,小口抿了一口,声音有点哑:“麻烦你们了,本来不想麻烦人,可实在疼得走不动道。我平时胃就不算好,这次赶火车没顾上吃饭,没想到这么严重。”
林辰蹲下来,让姑娘伸出手,指尖轻轻搭在她的手腕上。脉搏又沉又滞,像被什么东西堵着。他又让姑娘指了指疼的位置,在肚脐上方两寸处:“这里是不是一按就疼?”
姑娘点点头,林辰轻轻按了一下,她立刻 “嘶” 了一声,往后缩了缩:“就是这儿,胀得难受,还反酸,嘴里发苦。”
“你这是饮食不规律,胃气不和,” 林辰收回手,语气很稳,“泡面和凉包子都是难消化的东西,堵在胃里,气顺不下去就疼。孙思邈以前遇到赶路人犯胃病,就用山楂麦芽煮水,再按几个穴位,很快就能缓解。”
说着,林辰的脑海里闪过一段画面 —— 孙思邈在路边的茶摊旁,给一个背着行囊的商人递过一碗热汤。商人说自己 “吃了凉饼子,胃里胀得慌”,孙思邈指着汤里的山楂:“这东西能化积,喝了气就顺了。” 商人喝完没一会儿,就说 “胃里松快多了”。画面很快消失,林辰回过神,对苏晓冉说:“咱们回宿舍煮水,这里风大,她坐着不舒服。”
胖子赶紧拎起行李袋,苏晓冉扶着姑娘慢慢走。路上,姑娘说自己叫王芳,是胖子的远房表姐,来城里找工作,本来想先住胖子宿舍附近的旅馆,没想到刚到就犯了胃病。
“我妈总说我胃不好,让我别吃凉的,” 王芳叹了口气,“这次赶时间,没顾上,现在后悔也晚了。”
苏晓冉从布包里掏出颗糖,递给王芳:“含颗糖压一压反酸,一会儿煮好山楂麦芽水,喝了就不苦了。我上次熬当归时没掌握好火候,熬成了黑糊糊,比你这反酸还难顶呢。”
王芳被逗笑了,脸色稍微好看了点:“没想到你还会熬药,我连煮泡面都经常煮糊。”
回到胖子宿舍,屋里收拾得还算整齐,只是书桌上堆着几袋零食。胖子赶紧把零食挪开,腾出个位置让王芳坐,又倒了杯温水:“姐,你先坐着,我去给你们找煮水的锅。”
苏晓冉把山楂和麦芽倒进碗里,用温水淘了淘:“山楂三颗就够,多了太酸,麦芽抓一小把,炒过的香味足。” 她一边说一边把药材放进小锅里,加了两碗水,放在电煮炉上。
林辰让王芳靠在椅背上,开始帮她按穴位。先按足三里穴,在膝盖下三寸处,用拇指轻轻打圈:“有点酸胀忍一下,这是胃经的合穴,能通胃气。”
王芳闭着眼点点头,过了一会儿说:“好像有点暖,从腿上慢慢往上走。”
“再按中脘穴,” 林辰的手指移到她肚脐上方两寸处,力道放得柔,“这是胃的募穴,能消食化积,你平时胃不舒服也可以按按。”
胖子在旁边看着,也学着按自己的足三里,结果按错了位置,按到了膝盖骨上,还一本正经地说:“姐,你看我也会按,是不是跟林辰一样厉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