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下午的校园修鞋摊前,阳光把皮革的味道晒得暖暖的。林辰抱着要修的运动鞋走过去时,看见李师傅正蹲在小板凳上拧鞋钉,右手握着螺丝刀,左手却一直揉着手腕,眉头皱得紧紧的。
“李师傅,您的手腕不舒服?” 林辰把鞋放在摊面上,目光落在他发红的腕关节处 —— 那里还贴着块皱巴巴的膏药,边缘有些过敏的红印。
李师傅慢慢直起身,叹了口气:“老毛病了,这阵子修鞋的同学多,拧螺丝、缝鞋底,手腕总跟拧麻花似的。昨天给同学补鞋跟,拧到一半突然疼得没力气,螺丝刀差点戳到手上。贴了膏药还过敏,痒得半夜睡不着,只能硬抠掉。”
这时苏晓冉拎着布包快步走来,胖子跟在后面,手里攥着袋软乎乎的糯米糕:“辰儿,我们找你半天!” 苏晓冉晃了晃布包,里面露出纱布包的药材,“昨天说的桑枝和当归我带来了,桑枝是药店挑的粗枝,晒了三天,当归切了薄片,煮水正好治腕痛。” 胖子把糯米糕递过去:“李师傅,这糕不粘牙,您先垫垫,甜丝丝的能解乏。”
李师傅接过糯米糕,捏了一小块放进嘴里,眼睛亮了点:“谢谢你们啊。本来想周末去社区医院看看,可这摊子没人盯,同学的鞋还等着取,只能先扛着。上次听宿管张阿姨说,你们帮她治好了腰痛,就盼着你们来,说不定能帮我想想办法。”
林辰让李师傅坐在摊旁的旧藤椅上,伸出右手。李师傅的手腕内侧有点肿,按到内关穴时,他疼得缩了缩手:“就是这儿,像有根筋拧在一起,握螺丝刀久了就发麻,连系鞋带都得用左手慢慢系。”
他又搭了搭李师傅的脉搏,脉象细而滞。“师傅,您这是长期拧螺丝、缝补,腕筋劳损,气血瘀在经络里了,” 林辰收回手,语气稳稳的,“孙思邈在《千金方》里说‘腕者,筋之聚也,久劳则筋凝,凝则痛’,您的手腕总保持一个姿势发力,筋络堵了,自然又酸又痛。用桑枝通筋络、当归补气血,煮水热敷,再按内关、阳池穴,很快就能舒展开。”
说着,林辰的脑海里突然闪过一段画面 —— 孙思邈在终南山的工坊里,给一位银匠治腕痛。银匠握着小锤,说 “打了一天银饰,手腕僵得握不住工具”,孙思邈正从药篓里取桑枝:“这桑枝能把腕里的筋络通开,当归能补耗掉的气血,煮水敷完,记得多转转眼腕,别总绷着劲。” 画面里,孙思邈还帮银匠揉着手腕:“记住‘每劳一刻,当舒腕百步’,别让筋络总闷在一个姿势里。”
李师傅听得连连点头:“这话太对了!我修鞋时一坐就是两小时,连口水都忘了喝,现在才知道把腕子熬坏了。”
“师傅,咱们煮水吧,” 苏晓冉从布包里掏出纱布包好的桑枝和当归,桑枝泛着浅棕,带着淡淡的草木香,当归片透着暗红,“桑枝要煮二十分钟,当归煮十五分钟就行,煮太久味道太涩,敷着刺皮肤。”
修鞋摊后面有个小煤炉,平时李师傅用来热饭。胖子自告奋勇去煮水:“我来我来!上次帮张阿姨煮杜寄水没糊,这次肯定也没问题。” 他把桑枝和当归放进铝锅,加了两碗水,刚想多抓一把桑枝,被苏晓冉拦住:“放多了太辣,敷在手腕上会疼 —— 你忘了上次熬当归,把水熬成黑糊糊,还说‘这是浓缩版药效’?”
胖子吐了吐舌头,赶紧把多放的桑枝捡出来:“那不是第一次煮药嘛,这次肯定注意!”
林辰站在李师傅身边,开始按穴位。先按内关穴,在手腕内侧腕横纹上两寸,用拇指轻轻打圈:“师傅,有点酸胀忍一下,这穴能通腕部的经络,是治筋痛的关键。”
李师傅闭着眼 “嗯” 了一声:“酸完真松快,刚才绷得像石头的手腕,好像软了点。”
“再按阳池穴,” 林辰的手指移到手腕外侧,“这穴能疏解腕部的酸胀,您平时拧完螺丝,按一分钟就能缓过来。”
苏晓冉在旁边看着,突然想起什么,笑着戳了戳林辰的胳膊:“上次你帮刘老师按穴位,还背‘经络歌诀’,被我拍下来发朋友圈,有人评论说‘医科大学还有 “古风太医”?’”
林辰的耳朵有点红,嘴硬道:“那是孙思邈传下来的口诀,记熟了才能辨证施治 —— 姑娘莫急,治病得讲章法。”
“哟,‘林老夫子’又上线了!” 苏晓冉笑得眼睛弯成月牙,李师傅也跟着笑,修鞋摊前的气氛一下子松快起来。
铝锅里的水很快冒起小泡,桑枝的清香混着当归的微甜飘出来,飘得满摊子都是。胖子掀开锅盖闻了闻,一脸得意:“这次没糊!闻着就像正经药味,比上次的当归黑暗料理强多了。”
苏晓冉走过去,摸了摸锅壁:“温度正好,用毛巾蘸着敷吧。” 她从布包里掏出块干净的棉布,蘸了药汁,拧到半干,递给林辰。
林辰把棉布轻轻敷在李师傅的手腕上,李师傅舒服地叹了口气:“暖乎乎的,热气顺着手腕往小臂窜,刚才僵得发麻的地方,好像有股气在慢慢转。”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