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上午的校园超市里,货架上的零食摆得满满当当,购物篮堆在门口,还沾着点清晨的露水。林辰拎着要退的牛奶盒走进去时,看见张叔正扶着货架慢慢起身,右脚不敢落地,每走一步都得先踮着脚尖,眉头皱得紧紧的,手里的价签纸都歪了。
“张叔,您脚不舒服?” 林辰快步走过去,帮着把价签纸摆整齐,目光落在张叔的右脚上 —— 袜子后跟处磨得发亮,还沾着点灰尘。
张叔靠在货架旁,揉着足跟叹气:“这足跟疼了快三周,每天站八小时理货,下班时连楼梯都不敢下。昨天搬饮料箱,刚落地就疼得蹲下来,冷汗都冒出来了。贴了止痛贴也不管用,反而闷得皮肤发红,只能垫双厚鞋垫硬扛着 —— 这超市没人盯,学生们买东西都得等。”
这时苏晓冉拎着布包走来,胖子跟在后面,手里攥着袋奶糖:“辰儿,我们来买面包!” 苏晓冉晃了晃布包,里面的牛膝和续断用纱布包着,牛膝茎秆粗壮,续断片泛着浅黄,“上次听您说足跟疼,查了医书,这两样能通经络、强筋骨,正好对症。” 胖子把奶糖递过去:“张叔,这糖不粘牙,您先含一颗,甜丝丝的能解乏。”
张叔接过奶糖,捏了一颗放进嘴里,脸上露出点笑意:“谢谢你们啊。本来想周末去社区医院贴膏药,可这超市离了人不行,前儿个还有同学来买泡面,我只能坐着找货。上次听刘叔说,你们帮他治好了腰痛,就盼着你们来,说不定能帮我想想办法。”
林辰让张叔坐在超市角落的小凳上,脱下右脚的袜子。足跟处有点红肿,按到足底的凹陷处时,张叔疼得缩了缩脚:“就是这儿,一按像有根针在扎,走路都得踮着脚,连穿拖鞋都觉得磨得慌。”
他又搭了搭张叔的脉搏,脉象沉细。“张叔,您这是久站劳损,足跟的经络堵了,” 林辰收回手,语气稳稳的,“孙思邈在《千金方》里说‘足跟者,肾之络也,久立则络凝,凝则痛不能行’,您每天站着理货,足跟总受力,气血走不动,自然又酸又痛。用牛膝通经络、续断补筋骨,煮水热敷,再按太溪、昆仑穴,很快就能缓过来。”
说着,林辰的脑海里突然闪过一段画面 —— 孙思邈在终南山的市集旁,给一位卖菜的老农治足跟痛。老农挑着菜筐,说 “站了一天卖菜,足跟疼得没法走”,孙思邈正从药篓里取牛膝:“这药能把足跟里的瘀滞通开,续断能把筋骨补结实,煮水敷完,记得穿软底鞋,别总踩硬地。” 画面里,孙思邈还帮老农揉着足跟:“记住‘每站一时,当踮脚片刻’,别让足跟总闷在一个姿势里。”
张叔听得连连点头,指了指货架:“这话太对了!我理货时一站就是两小时,连歇脚的空都没有,现在才知道把足跟熬坏了。”
“张叔,咱们煮水吧,” 苏晓冉从布包里掏出牛膝和续断,一股淡淡的草木香飘出来,“牛膝要煮二十分钟,续断煮十五分钟就行,煮太久味道太涩,敷着刺皮肤。”
超市后面的储物间里有个电煮锅,平时张叔用来热饭。胖子自告奋勇去煮水:“我来我来!上次帮张奶奶煮艾姜水没糊,这次肯定也没问题!” 他把药材放进锅里,加了三碗水,刚想把火调大,被苏晓冉拦住:“别开太大!你忘了上次煮桑芎水,火太急把锅底烧黑,还说‘这是浓缩药效’?”
胖子吐了吐舌头,赶紧把火调小:“那不是想快点嘛,这次肯定慢火煮!”
林辰蹲在张叔身边,开始按穴位。先按太溪穴,在足跟内侧,用拇指轻轻打圈:“张叔,有点酸胀忍一下,这穴能补肾络,是治足跟痛的关键。”
张叔闭着眼 “嗯” 了一声:“酸完真松快,刚才疼得发木的地方,好像有股暖流在慢慢转。”
“再按昆仑穴,” 林辰的手指移到足跟外侧,“这穴能疏解足跟的酸胀,您平时站久了,按一分钟就能缓过来。”
苏晓冉在旁边看着,突然想起什么,笑着戳了戳林辰的胳膊:“上次你帮王师傅按穴位,背孙思邈的‘足跟歌’,被胖子拍下来发宿舍群,王哥评论说‘林老夫子要开中医课了’,你还记得不?”
林辰的耳朵一下子红了,嘴硬道:“那是治病的章法 —— 姑娘莫急,按完这穴,您的足跟就更利索了。”
“哟,‘林老夫子’又害羞了!” 苏晓冉笑得眼睛弯成月牙,张叔也跟着笑,手里的奶糖纸都掉在了地上。
电煮锅里的水慢慢冒起小泡,牛膝的清香混着续断的药香飘出来,飘得满储物间都是。胖子掀开锅盖闻了闻,一脸得意:“这次没糊!闻着就像正经药味,比上次的‘浓缩版’强多了!”
苏晓冉走过去,摸了摸锅壁:“温度正好,用毛巾蘸着敷吧。” 她从布包里掏出块干净的棉布,蘸了药汁,拧到半干,递给林辰。
林辰把棉布轻轻敷在张叔的足跟处,张叔舒服地叹了口气:“暖乎乎的,热气顺着足跟往小腿窜,刚才疼得像扎针的地方,好像有股气在慢慢转。”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