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的中药园比平时热闹两倍,石桌上摊满了压好的草药标本,塑封机 “嗡嗡” 地转着,林辰蹲在旁边,手里捏着张蒲公英标本,正仔细检查塑封边缘有没有气泡。
“辰儿,你看我这标签贴得咋样?” 胖子举着张马齿苋标本跑过来,标签上歪歪扭扭写着 “马齿苋 —— 治中暑、凉拌食用”,末尾还画了个小太阳。林辰凑过去一看,忍不住笑出声:“你这标签贴反了,字都朝里了,人家看标本的时候,得把塑封袋翻过来才能看见。”
胖子低头一看,脸瞬间红了,赶紧撕下来重贴:“嗨呀,光顾着画小太阳了,没注意正反 —— 上次贴薄荷标签的时候,我也没贴反啊,这次咋就犯迷糊了。” 苏晓冉坐在旁边整理干花,闻言抬头打趣:“因为上次有我盯着你,这次我忙着剪满天星,没人看着,你就放飞自我了呗。”
赵天宇拎着个大纸袋从外面回来,额头上沾着汗,里面装着新的标签纸和透明胶带:“标签纸买回来了,还多买了两卷胶带,省得等会儿不够用。刚才在文具店碰到社区的王阿姨,她说知道咱们要办展览,特意回家拿了些旧相框,一会儿就送过来。”
“那可太好了!” 林辰停下手里的活,“有相框装标本,看着更整齐,也不容易坏。之前还担心标本直接摆着会落灰,这下问题解决了。”
说话间,社区主任推着辆小推车过来,车上堆着几个木质展架,刷着浅棕色的漆,看着干净又结实:“这些展架是社区活动室闲置的,我跟大家商量了下,先给你们用,不够的话,我再去别的社区借两个。”
胖子赶紧跑过去帮忙搬展架,力气大得很,一下子就扛起来一个:“主任您太客气了!有这几个展架,咱们的标本就能分区域摆了 —— 我刚才跟赵天宇商量,想把展架分成三块,一块放路边草木标本,一块放养生茶饮的材料,还有一块放应急方的说明,您觉得咋样?”
社区主任笑着点头:“这个想法好,分类清楚,居民来看的时候也容易找。尤其是应急方那块,要是能配上图片,比如中暑了该用啥草药,拉肚子该煮啥水,老人家一看就明白。”
张教授背着帆布包走进来的时候,手里拿着本泛黄的《本草纲目》,翻到马齿苋那一页:“我刚才整理旧书,发现这页有马齿苋的插图,跟咱们压的标本很像,” 他把书递给林辰,“可以把这页复印下来,贴在马齿苋标本旁边,让大家看看古书上的记载,更有说服力。”
苏晓冉眼睛一亮,赶紧拿出手机拍照:“我这就去打印店复印,顺便把之前拍的草药生长照片也打出来,比如薄荷在中药园的样子,蒲公英开花的样子,这样大家能知道标本是从啥植物上采的。”
大家忙着的时候,社区的王阿姨拎着个布袋子来了,里面装着些红色的剪纸,有葫芦、艾草的图案:“我在家没事剪的,你们可以贴在展架上,看着喜庆点,孩子们也喜欢。” 她还拉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小男孩手里攥着张画,上面画着五颜六色的草药:“这是我孙子画的,非要拿来给哥哥姐姐,说要贴在展览上。”
小男孩怯生生地把画递过来,林辰蹲下来接过,笑着说:“画得真好看,我们把它贴在最显眼的地方,让大家都能看见。” 小男孩听到这话,立刻笑了,还主动说:“我还能帮忙递胶水!我在家帮奶奶贴春联可厉害了。”
于是,中药园里更热闹了 —— 胖子和社区主任搭展架,螺丝拧得 “叮叮” 响;赵天宇负责把标本放进相框,再贴上标签和古书记载;苏晓冉和王阿姨一起贴剪纸,小男孩在旁边递胶水,偶尔还会把胶水蹭到鼻尖上,引得大家笑;林辰则拿着笔记本,记录每个展架的内容,确保没有遗漏。
搭展架的时候,胖子不小心把螺丝掉在草丛里,大家蹲在地上找了半天,最后还是小男孩眼尖,在薄荷丛里找到了:“在这里!在绿色的草下面!” 胖子摸了摸他的头:“谢谢你啊小家伙,你比我还厉害,我刚才找了半天都没看见。”
中午的时候,刘阿姨推着小车送来午饭,是绿豆粥和凉拌黄瓜,还有些馒头:“天儿热,喝点绿豆粥降暑,大家忙了一上午,赶紧歇会儿吃点东西。”
大家围坐在石桌旁吃饭,看着搭好的展架,上面已经摆了几个标本,贴了剪纸和小朋友的画,虽然还没完全弄好,但已经有了展览的样子。林辰喝了口绿豆粥,看着身边忙碌的伙伴和社区居民,心里暖暖的。
“咱们暂定下周六开展吧?” 林辰放下碗,跟大家商量,“这几天咱们再把剩下的标本整理好,把应急方的说明写清楚,再通知社区居民,应该来得及。”
赵天宇点头:“我今天晚上把应急方整理出来,比如中暑用马齿苋薄荷水,拉肚子用车前草煮水,都写得简单点,用大白话,别用太多专业术语,免得大家看不懂。”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