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刚爬进社区活动中心,林辰就背着帆布包到了。他走到草药互助角前,伸手摸了摸木架上的玻璃罐 —— 蒲公英干还剩小半罐,薄荷叶子被取走了不少,最下面一层的艾草罐已经空了。
“看来艾草不够用了。” 林辰正嘀咕着,身后传来李阿姨的声音,她手里拎着个竹编的菜篮,篮子里还装着没来得及收拾的青菜。
“小林啊,你来得正好!” 李阿姨走到互助角前,探头看了看空着的艾草罐,有点不好意思地说,“我家孙女总被蚊子咬,晚上睡不好,昨天听说互助角有艾草能驱蚊,想着来取点,没想到已经没了。”
林辰刚要开口,胖子的大嗓门就从门口传过来:“李阿姨别急!艾草我家有!” 他扛着个布袋子快步走进来,袋子里装着新鲜的艾草,叶子还沾着露水,“我妈在阳台种了一大盆艾草,昨天听辰哥说互助角艾草少了,今早特意让我摘了一袋子,还晒了点干的,能管不少天!”
李阿姨一看袋子里的艾草,眼睛都亮了:“这艾草看着就新鲜!我回去把叶子晒干,装在香囊里给孙女挂着,肯定能少挨蚊子咬。”
苏晓冉这时拎着个小铁盒走进来,里面装着剪好的纱布和棉线。“我带了做香囊的材料,” 她把铁盒放在石桌上,笑着说,“刚才在社区群里说要补艾草,好多阿姨说想学做驱蚊包,咱们正好趁今天教大家,这样大家自己做的用着也方便。”
赵天宇抱着笔记本和笔,蹲在互助角前核对登记本:“我刚看了登记本,这三天有十二个人来取艾草,还有八个人取了藿香 —— 张爷爷刚才在楼下跟我说,他家院子里种了藿香,一会儿就送过来,让大家夏天泡水喝,能防中暑。”
正说着,张爷爷拎着个竹筐走进来,筐里的藿香绿油油的,梗子是紫色的,叶子透着股清凉的香味。“这藿香刚摘的,还带着劲呢!” 张爷爷把竹筐放在木架旁,“我家那口子夏天总爱中暑,每年都种点藿香,煮水喝比啥都管用,今天多摘了点,给互助角添上。”
林辰伸手接过藿香,刚碰到叶子,脖子上的太极玉佩就轻轻热了一下,像有股细流漫过指尖。原本有点蔫的藿香叶,瞬间挺括起来,紫色的梗子也更鲜亮了。他悄悄攥了攥玉佩,把藿香递给苏晓冉:“这藿香真新鲜,咱们赶紧分点晒干,剩下的先放在湿布里,别蔫了。”
苏晓冉接过藿香,用湿纱布裹好,放在木架最上层:“还是辰哥细心,不然藿香放一会儿就蔫了,香味也会散。”
张教授背着帆布包走进来的时候,大家正围着互助角忙得热火朝天。他凑过去看了看新添的艾草和藿香,又翻了翻赵天宇的登记本,点头道:“不错,种类越来越全了。夏天蚊虫多,除了艾草驱蚊,还可以加点丁香和薄荷在香囊里,驱蚊效果更好,还能提神。”
“丁香我家有!” 旁边的王奶奶牵着小宇走过来,小宇手里还拿着个小布包,“昨天收拾柜子,找出一小包晒干的丁香,想着放在互助角正好用,小宇非要自己送来。”
小宇把布包递到苏晓冉面前,仰着小脸说:“姐姐,丁香是香的,放在香囊里肯定好闻!我昨天闻了,比我妈妈的香水还香。”
苏晓冉接过布包,打开闻了闻,一股淡淡的辛香飘出来:“确实香!咱们一会儿做香囊的时候,每袋放一小撮丁香,再加点薄荷,这样又好闻又管用。”
胖子已经把艾草分成了两份,一份放在太阳底下晒,另一份留在石桌上准备做香囊。他拿起一片艾草叶子,递给小宇:“你看,艾草叶子带着灰白的绒毛,摸起来软软的,晒干了香味更浓 —— 不过可别放嘴里嚼,有点苦!”
小宇好奇地摸了摸艾草叶,赶紧把手缩回来:“有点扎手!不过闻着挺舒服的,像晒过太阳的味道。”
居民们渐渐聚过来,围着石桌看大家做香囊。李阿姨学着苏晓冉的样子,把艾草、薄荷、丁香放进纱布袋里,用棉线系紧:“原来做香囊这么简单!我回去多做几个,挂在孙女的床头和衣柜里,既能驱蚊,衣服还能有香味。”
张教授在旁边指导:“做香囊的时候,草药别装太满,留三分空,这样香味才能散出来。要是想让香味留得久点,就把香囊放在干燥的地方,每隔几天拿出来晒晒太阳。”
赵天宇拿着笔记本,把张教授说的话记下来:“我把做香囊的方法写下来,贴在互助角旁边,这样大家忘了的时候,一看就知道怎么做了。”
林辰帮着把晒干的艾草装进玻璃罐,又在标签上添了 “做驱蚊包:艾草 5 克 + 薄荷 2 克 + 丁香 1 克” 的字样。他刚贴好标签,就看见胖子端着个搪瓷盆走过来,里面装着切成小块的绿豆糕。
“我妈早上做的绿豆糕,让我带来给大家尝尝!” 胖子把搪瓷盆放在石桌上,拿起一块递给张教授,“刚做好的,还带着点温乎气,甜而不腻,配着藿香茶正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