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94年香港的街头,手握三万五千港币“巨款”,陆远长长地舒了口气。初始资金有了,初步计划也有了。接下来,他需要找一个住所,彻底熟悉这个时代的环境,然后,利用“黄金律”和“领域感知”,开始他真正的布局。
他根据典当行老板的指点,在附近寻找看起来干净整洁的唐楼或小型公寓。正低头想着等下解决住宿后,就直接去古董市场探探路。
街道拐角处,
“哎呀!”
一声带着痛楚的低呼,伴随着一股撞击力。陆远反应极快,“永恒神体”带来的身体素质让他纹丝不动,但撞到他的人却因反作用力向后踉跄了一下。
陆远下意识地伸手去扶,手臂迅速揽住了对方的腰,防止她摔倒。然而,或许是因为角度的关系,他另一只手下意识往前一撑,想要稳住对方身形的动作,却在不经意间,手掌触碰到了一处异常柔软且富有弹性的隆起。
时间仿佛凝固了一瞬。
陆远立刻意识到碰到了哪里,心中暗道一声“糟”,迅速而礼貌地松开了手,后退了半步。
撞到他的是一位年轻女子,约莫二十五六岁年纪。她穿着一身米白色职业套裙,衬得身段窈窕,一头乌黑的长发挽成优雅的发髻,露出光洁的额头和修长的脖颈。她的五官极为明艳大气,此刻却因惊怒而染上一层薄红,一双美眸瞪得溜圆,正又羞又恼地瞪着陆远。
正是姜雪琼!比陆远在记忆力电视剧中的形象还要年轻,少了几分剧中身为老板的干练,多了几分这个年纪特有的娇艳与锐气。
“对唔住(对不起),小姐,你没事吧?我不是故意的。”陆远立刻用粤语道歉。他没想到与第一位次级气运承载者的初次见面,竟是以如此狗血的方式开场。
姜雪琼迅速整理了一下有些凌乱的衣襟,脸上红晕未退,但眼神有点冷。她上下打量了陆远一眼,见他穿着普通,虽然长得看着不错,但刚才那“精准”的触碰,让她先入为主地将其归为了“登徒子”之流。
“行路唔带眼嘎?(走路不长眼睛吗?)”她的声音清脆,带着明显的愠怒,用的是标准的粤语。她没等陆远再解释,或者说根本不想听解释,从随身的手袋里拿出1张纸币,看也没看就塞到陆远手里,“弄脏你衣服,赔你的!以后小心点!”
说完,她不再看陆远一眼,仿佛多停留一秒都难以忍受,踩着中跟皮鞋,快步离去。
陆远看着手中被强行塞入的百元港币,又看了看姜雪琼迅速远去的背影,不禁苦笑。这误会可真是.....好感度别说增加了,恐怕已经是负数了。
他知道此刻追上去解释只会越描越黑,徒增厌恶。但他也不能就此放弃这个意外遇到的“次级气运承载着”。略一沉吟,陆远默默跟了上去。
他保持着一段安全距离,利用街上的行人和建筑物作为掩护,“领域感知”开启。半径十米内,姜雪琼的脚步声、呼吸频率,甚至她身上淡淡的香水味,都被他一览无遗。她走得很快,似乎想尽快回家,中途在一家看起来不错的西饼店停留了片刻,买了一个小蛋糕,然后拐进了一条相对安静的街道,走进了一栋公寓楼。
陆远在街角停下,记下了公寓的名字和大概位置。知道她的住处后,来日方长,总有澄清和扭转印象的机会。
看着姜雪琼的身影消失在公寓大门后,陆远这才转身离开。经过这个小插曲,他更加明确了自己初期的目标——尽快积累资本和名声,打入古董圈,然后再慢慢扩大自己的影响力,辐射到艺术圈子。
他拦下了一辆红色的士:“师傅,去荷李活道,唔该(谢谢)。”
的士穿梭在九十年代香港的街巷,陆远靠在座椅上,闭目养神,内心却盘算着接下来的计划。
荷李活道,被誉为全球十大购物街之一,但此时它最出名的并非现代商品,而是绵延起伏的街道两旁,林立的古董店、艺术品店和众多在地摊上讨生活的古玩小贩。这里是香港古玩市场的核心地带,鱼龙混杂,真伪难辨,每天都有幸运儿捡漏,但更多的还是打眼交学费的“玩家”。
付钱下车,踏上荷李活道的石板路,街道不算宽阔,两侧店铺的门面大多古旧,橱窗里陈列着各式各样的瓷器、玉器、铜器、书画、家具。而更吸引陆远注意力的,是那些沿着街边或是在一些小空地上铺开一块布,摆满各式“老物件”的地摊。
摊主们形形色色,有穿着老头衫、摇着蒲扇的老者,有眼神精明、四处张望的中年人,也有看起来懵懂懂懂、只是看摊的年轻人。前来淘货的人更是五花八门,有西装革履的收藏家,有背着相机的好奇游客,也有穿着随意、蹲在地上与摊主讨价还价的本地居民。
陆远开启了“领域感知”。以他为中心,半径十米内的球形空间里,一切物体的细微状态都映射在他的脑海中,像是一台360度无死角的全方位扫描仪,能够捕捉到材质、密度、内部结构、岁月侵蚀的痕迹等信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