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荆澜带着那三样诡异的“信物”匆匆返回了她的小药房,门窗紧闭,灯火通明,开始了新一轮更精细、也更危险的查验。那“幽梦藓”的名字,像一块冰,压在每个知情人的心头。
凌越则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找到信物是重大突破,但仅凭这个,仍不足以钉死云逸居士。他可以说那是赠送的“安神祥瑞”,甚至反咬一口是栽赃。必须找到更坚实的逻辑链条,找到他选择目标的模式,甚至……预测他的下一步。
书房再次变成了作战室。舆图上三个标记点被重新标注。周博士、钱老板、孙老汉的卷宗被并排摊开,旁边新添了几页纸,上面罗列着王砚从顺天府和底层胥吏那里汇总来的、所有可能与云逸居士有关的零星信息。
凌越的目光像梳子一样,反复梳理着这些看似杂乱无章的碎片。
“三个人,身份迥异,生活圈无重合。”凌越沉吟道,“云逸居士在街头随机挑选?不,不可能。他如此精心策划,目标选择必有深意。”
“大人,”王砚指着卷宗上的时间记录,“您看,周博士是上月廿三出的事,钱老板是廿六,孙老汉是廿九。中间都间隔了两三天。这像是……一种节奏?或者说,他需要时间来寻找、观察并‘引导’下一个目标?”
凌越眼神一凝:“有道理。他并非同时进行,而是序列作案。这意味着,在他‘创作’的间隙,很可能正在物色下一个‘作品’。”
这个发现让空气骤然紧张起来。如果凶手的作案有规律可循,那么下一个受害者,可能已经在他的视野之中!
“动机呢?”凌越叩击着桌面,“他为何选择这三个看似无关的人?为财?周博士清贫,钱老板虽富,但其家财并未异常变动。为仇?调查显示三人均无深仇大恨之敌。为色?更不沾边。”
秦虎憋了半天,忍不住道:“难不成这妖道就是个纯粹的疯子,看谁不顺眼就弄死谁?”
“不,他不是疯子。”凌越摇头,语气肯定,“疯子行事混乱无序。他的手法极度冷静、有序,带有强烈的仪式感和‘艺术性’。他的动机,更可能是一种扭曲的‘实现自我价值’——通过操控他人生命,来证明自己的智慧和能力,获得一种上帝般的快感。那么,他选择目标,必然有其‘审美’标准。”
他的目光再次落回三个死者的资料上。
“周博士,执于经典,性格孤拐,可能在学术上陷入瓶颈或与人争执,内心苦闷。” “钱老板,富足却可能精神空虚,寻求寄托,开始使用安神香。” “孙老汉,退伍老兵,孤僻沉默,或有战场创伤难以释怀,生活困顿。”
三个人的“脆弱点”各不相同,但又有一个模糊的共同指向——内心存在某种难以排解的“负累”或“执念”。
“云逸居士扮演的角色,不是一个简单的杀戮者,而是一个‘超度者’。”凌越缓缓道,思路越来越清晰,“他寻找那些被自身‘执念’所困的人,然后以慈悲智慧的面目出现,给予所谓的‘开导’和‘指引’,最终,引导他们走向彻底的‘放下’——也就是死亡。在他扭曲的逻辑里,这不是谋杀,而是‘帮助’他们获得终极解脱。”
“所以,他挑选目标的标准,很可能是:内心有显着且难以自我排解的痛苦或执念,性格偏内向或孤僻,社会关系相对简单(减少后续麻烦),并且……恰好在他活动的区域出现,被他敏锐地捕捉到。”王砚顺着凌越的思路分析道。
“没错!”凌越的手指重重地点在舆图上,“他的活动范围,主要集中在南城、国子监附近、以及城隍庙一带。这些都是人口密集,三教九流混杂,容易遇到各种‘失意人’的地方。”
他猛地抬起头:“如果我们能大致圈定他的活动范围和目标特征,或许就能……预测他下一步可能选择什么样的人,甚至可能在哪个区域出现!”
这个想法极为大胆,但也充满了挑战。京城人口数十万,符合“内心痛苦、性格孤僻”这类模糊特征的人不知凡几,无异于大海捞针。
“还需要更精确的标签……”凌越蹙眉深思,“三个死者都是男性,年龄都在四十以上。这是巧合,还是他偏好选择这个年龄段的人?因为这个年纪的人,往往背负更多,改变更难,更容易产生‘无力回天’的绝望感?”
“有可能。”王砚表示赞同,“而且,他们似乎都没有特别紧密的家人时刻关照。周博士独居,钱老板家人不在身边,孙老汉更是孤身一人。这减少了计划被意外干扰的风险。”
目标画像逐渐清晰:中年以上男性,内心有显着困扰或执念,性格内向,社会关系简单,经常出现在南城、国子监、城隍庙一带。
“秦叔,”凌越立刻下令,“让你手下那些机灵的弟兄,散到这几个区域去,重点留意符合这些特征的人!特别是那些看起来愁眉不展、独自徘徊、或者似乎在与云逸居士这类人交谈的!一旦发现云逸居士的踪迹,立刻回报,但绝不可靠近惊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