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胜之后,自然要劳谢三军。
何方也是大手一挥,先行赏赐了部分。
毕竟恩威并施,军纪是申明了,奖励却不能等到最后再结算。
就算是后世做项目,那也有季度奖、节点奖等不是。
对于普通士卒来说,拿到手的才是真的。
于是麴义所部人绢两匹,何方所部及周瑜麾下死士,人绢一匹,民夫及参与守城临时征发的百姓,则是旧衣一套或皮靴一双。
其他将官根据级别,赏赐略有提升。
到了晚间,安顿好守城防备事宜,更是设宴款待将官们。
宴席设于县寺正厅,案上陈设着马肉干、粟米饭,陶瓮中盛着滚烫的肉汤,香气弥漫满室。
众人以汤代酒,陶碗相碰间,尽是胜战后的畅快欢声。
周瑜端坐角落,手中握着竹简,一边浅酌热汤,一边伏案疾书。
孟达等人初核的斩获、军功明细,需他逐一校订梳理,拟成捷报,待明日遣人快马送往雒阳。
这既是为全军邀功,也是为麾下士卒争取封赏。
而雒阳朝廷正需此等捷报安定海内,纾解各州叛乱的焦虑。
如此也是各取所需。
吃到酣处,忽有亲兵入内通报。
随后太史慈一身风尘、甲胄未解便疾步而入,拱手禀道:“启禀司马!
乌桓残兵已在清渊县北五十里的界桥安营,正夯土筑垒、竖拒马,看其架势,似要暂歇整顿,收拢溃散部众。”
闻言,厅内喧闹瞬时静下来。
何方放下陶碗,抬手示意:“子义一路辛苦,先坐下用些吃食。”
这自然是他收买人心的策略......果不其然,系统提示太史慈亲密度上升1点。
左右立刻奉上食器,太史慈也不推辞,一手护着颔下大胡子,一手端起陶瓮,咕嘟咕嘟饮下半瓮热汤,又抓起一块马肉干大嚼起来。
待他稍缓,范曾抚须问道:“界桥地形如何?乌桓人尚有多少兵力?”
“界桥横跨清河,桥面狭窄,仅容四马并行,桥东乃是开阔平原,无甚遮蔽。”
太史慈咽下口中肉干,语速急促却条理分明,“某已遣斥候登远坡窥望,乌桓营中约有八千步骑,多为伤卒与溃散收拢之众,士气低迷。
其余部众则散于四野劫掠,另有一支不小的队伍,已往甘陵方向去了。”
范曾点点头,开口说道:“眼下局势,有两条路径可选。
其一,强攻界桥,截断乌桓北撤之路,再合甘陵守军将其围歼。
其二,径直驰援甘陵,解其围困之危。
只是两条路皆有难处。
攻界桥恐乌桓穷途死战,徒增我军折损。
援甘陵又怕界桥残贼袭扰粮道,断我后路。”
听范曾这样一说,何方立即就明白了对方的意思,想考校一下众人。
毕竟,何方目前的智力可是90。
属于一流谋士(85-94):头部谋略区——ppt写天花乱坠,方案能落地,一步三算,都有预判。
就是遇到超一流智囊,容易“被预判了预判”。
于是,何方目光扫过诸将:“范师所言切中要害。
今日便借这宴席论策,权当考校诸位。
日后你们总要独当一面,今日之见,便是你们能否担起重任的凭据。
范师与我做裁判,尔等有想法只管说。”
话音刚落,凌操便重重放下陶碗,粗声嚷道:“某以为该打界桥!
乌桓贼刚吃了败仗,营垒尚未筑成,我等可趁夜潜往,纵火焚其营垒!
断了他们的退路,这群残贼便是瓮中之鳖,还怕收拾不了?”
许定立刻附和,拍着大腿道:“正是!
杀过去才痛快!
麴军侯麾下精锐骁勇,某等亦不输人,还怕这些败军之卒不成?”
其余几位屯长也纷纷附和,多主张乘胜追击,强攻界桥。
唯有一人提及“固守清渊”,话未说完便觉的很不好意思,悻悻住了口。
这时,孟达大声开口,语气带着几分谨慎:“我等兵力终究寡弱,今虽大胜,然乌桓未伤根本。
他们占住界桥要道,必会死守。
若强攻坚垒,必致我军折损甚众,且未必能速克。
届时若甘陵方向的乌桓贼折返,我军恐遭前后夹击啊。”
何方微微颔首。
范曾授课时,孟达向来听得认真,撇开日后横跳之事不论,在诸将中确是才略与心智兼备之人。
这个和本身的智力没有关系,关键在于有没有进取和学习之心。
人并不是生而知之的。
面对孟达的质疑,凌操、许定等人皆是一怔,凌操追问:“那你有何良策?”
孟达顿时有些赧然:“某尚无良策,只是觉得强攻之议不妥,恐陷我军于险境。”
“嘿!你这小子,只知反驳,却拿不出办法,欠揍不是!”
凌操说着便袒胸露出纹身,同时捋起袖子,作势要打骂。
厅内众人见状,纷纷大笑起来,方才的凝重气氛顿时缓和不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