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豹将苏希希的计划跟村民说了,不过村民们都懒,不太想去修路。
“村长,要修多久啊,给多少钱啊,要修太久我可不干。”
“对啊,村长,我觉得这路挺好的,干嘛要修啊!”
“大槐树村是钱多没处花……”这话还没说完,就被旁的人捂嘴了,左右看去,发现都是自己村子的人,松了口气,可别让大槐树村的人听到了。
说这句话的是李三娃的狐朋狗友之一李四达,和李三娃他们家一样,懒得出奇。
宋然在后面默默把他说大槐树村的坏话记下来,留着可以威胁人,还能向大槐树村举报。
原身不会写字,她只能偷偷回去记。
不过好在三个孩子都送去了幼儿园,有老师教他们识字,她可以让孩子们教自己,这个可以当做自己会写字的一个借口。
“都闭嘴!”李大豹吼道:“不修也得修,每家至少出一个人,不出的,以后都不能走我们修的路,走一次打一次。”
他最烦村民们整天叽叽歪歪的了,嫌累嫌没钱的,一天天的,就想着等张建党寄来东西分下去。
“我已经答应苏小祖宗了,你们不去就是和大槐树村的对着干,你们看看自个能不能拧过大槐树村的大腿吧。”
“村长,你咋能这样!”
“就是啊,村长,你这是独裁!”
“村长,你现在就想着大槐树村了......”
......
李大豹不理会村民们的嚷嚷,以前他就是听他们嚷嚷多了,助长了他们的懒惰,这往后他要一言堂,不听?那就拿大槐树村威胁他们。
宋然是第一个支持李大豹的,她追着李大豹就把李三娃的名字报上去了。
李大豹很是赏识宋然的懂事识趣,心里暗道:这三娃媳妇总算是知道要支棱起来了。
和李家村不一样的是,张家村的村民都同意张村长说的话,他们都习惯跟着大槐树村干了,不就修路嘛,这有什么。
大槐树村的财务室里,李婷婷看着账上变少的数字,心痛极了。
就算知道那钱是拿去修路的,她也心痛啊,那钱可是她看着一点一点多起来的,怎么就开始少了呢。
她不知道的是,账户上的钱很快就要清零了。
得了李大豹和张村长的准信,修路之事也就开始进行了。
水泥和石灰这些自然就靠李家村了,他们跟那个石料厂的张建党的关系可还好着呢,找他要这些花的钱还便宜些。
张家村解决车和搅拌机的事情,而大槐树村不少人都参与过修路,整体的修路这个由他们负责。
修路的第一天,三个村子一共聚集了五百多人,各自带着铁锹、镐头、扁担和箩筐等等。
就等着开工号令,主管这次修路的是苏港。
“乡亲们,公社不干人事,不给咱们修路,但咱要发展啊,不修咱们出去不好走,娃娃们出去上学也不好走,若是在遇到个大风大雨,这路都不成路了,所以,咱得修啊!”苏港高声说道。
“修!!!”村民们应声道,声音比苏港高了许多。
看着村民们志气高昂的样子,他很满意,一句“动工”,所有人就开始动了起来。
在一处空地上,一台旧式的柴油搅拌机“突突”的响着,虽然它旧,但也是张村长费了很大的劲借来的。
李三娃一铲一铲的把沙子、水泥和碎石倒进旋转的搅拌机里。
旁边是经验老道的大族长指挥,“三铲沙子,两铲水泥,一铲碎石,都别搞错了,水也不要加太多!”
一些大槐树村的汉子们推着独轮车,将搅拌好的混凝土运到路基上,还有一些的用木条将混凝土摊平。
妇女们也没闲着,不少人都提着水壶过来的,还有送饭来的。
苏希希也来看过几眼,修路进程很快,人多力量大嘛,不过也有不少小争执。
李家村的人比较懒散,铲料慢慢的,让他们换个活干,比如去推车这些也是一副不乐意的样子。
“我是负责铲料的,凭什么去推车!”
“就是,你们就想换清闲的活。”
.....
苏港过来怒道:“吵什么呢,再吵今天就别吃饭了。”
两拨人这才安静下来,又继续道:“再吵就给我滚回家去,不缺你们几个,没干完不结工钱。”
听到这话,几人都回到自个位置干起来了,他们都干了那么多天,不给结工钱,那不是白干了吗。
二十天后,路已经铺了一大半了,再有一半就能铺完了。
可这天,天空突然阴沉下来。
有人大喊道:“要下雨了,快去拿稻草来!”
刚铺的一段路还没有凝固呢,若是现在下雨,可不就白铺了嘛。
众人都去抱来稻草和席子,盖住新铺的路,还用石头压住。
豆大的雨点砸下来时,刚好把新铺的路都盖住了,但是雨水打湿了不少村民的衣服,苏港指挥着众人避雨。
好在雨没有下很久,新铺的路面没有被毁,为了防止再遇到雨天,村民们干得越发起劲,谁都不想自己好不容易修的路出问题。
三十八天后,一条平整的水泥路像灰色的绸带,蜿蜒着连接到县里。
第一个走在这条水泥路上的人是苏希希,修路是她提出来的,接二连三的,几个村子的人也都走了上来,苏港还骑着自行车上路,看得李大豹眼红,就他们村没有自行车。
路修好后不久,就要过年了。
腊月二十五,清晨。
大槐树村的村民三五成群的踏上新修的水泥路,“哎哟,这路走得可真舒坦!”
“那可不是嘛。”其余人附和道。
她们今日是要到县里买东西,这准备过年了,家里还什么都没有呢。
路上还遇到了不少李家村和张家村的人,一块结伴走。
“这路可好走多了,咱走快点,说不得晌午之前还能回来呢。”
“这倒也是,大宝,快一点。”有人催促着孩子。
跟着一块去县里的孩子们最是兴奋,都穿着新做的棉袄,在路上又跑又跳,时不时蹲下来摸一摸光滑的路面。
“娘!这路比咱家木板床还平整哩!”一小孩仰着脸说道。
此话一出,惹得大人们一阵哄笑。
喜欢辈分最高!年代团宠带全村奔小康请大家收藏:(www.shuhaige.net)辈分最高!年代团宠带全村奔小康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