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进共同的家满一周,“忠犬联盟”的六个人才算真正开启了同居生活。此前大家要么忙着基金会的收尾工作,要么穿梭在各地对接非遗项目,常常聚少离多。直到周教授提议“暂停三天密集工作,好好磨合同居节奏”,这六个性格迥异的人,才终于有机会整天待在一起,把新家的日常过成了充满甜蜜与欢笑的喜剧现场。
清晨大乱斗:鸡飞狗跳的起床与早餐
新家的清晨,从一场“无声的较量”开始。林砚舟是雷打不动的早起派,每天六点准时起床,轻手轻脚地走进书房。他特意换上软底拖鞋,连翻书都尽量放慢动作,可架不住书房与沈亦舟的房间仅一墙之隔,纸张翻动的细微声响,还是成了打扰沈亦舟睡懒觉的“罪魁祸首”。
“林学长!你这翻书声比闹钟还准时!”沈亦舟顶着乱糟糟的头发推开书房门,眼睛都没完全睁开,“能不能给熬夜改方案的可怜人留条活路?”林砚舟推了推眼镜,有些不好意思地把书放进抽屉:“抱歉,习惯了。要不我去庭院里读?”正说着,庭院里传来了锄头落地的声音,两人探头一看,赵村长已经在菜园里忙活起来了。
“赵叔,您这是跟太阳比早起啊?”沈亦舟趴在栏杆上喊。赵村长直起腰,手里还拎着刚拔的小青菜:“早起的菜长得快!今天给你们做青菜粥,尝尝新鲜的!”话音刚落,苏医生也走了出来,手里拿着血压计:“正好,早起测个血压,赵村长您也来测测,干农活别太劳累。”
厨房里很快热闹起来。赵村长系着竹编围裙淘米切菜,苏医生在一旁帮忙择菜,还不忘叮嘱:“少放咸菜,林学长胃不好,清淡点好。”林砚舟则在旁边摆碗筷,顺带把沈亦舟昨晚丢在餐桌上的零食袋收拾干净。
最手忙脚乱的是陈曦和周教授。陈曦本想帮忙煎鸡蛋,结果油放多了,煎蛋变成了“炸蛋”,油星子溅得她手忙脚乱;周教授想煮点茶,却误把赵村长腌的桂花酱当成了茶叶,煮出一壶甜得发腻的“桂花茶”。
“没事没事,炸蛋也好吃!”沈亦舟第一个尝了一口陈曦做的煎蛋,嘴里含糊不清地说。周教授端着自己煮的茶,哭笑不得:“下次泡茶,我得先问问清楚。”一顿早餐,桌上摆着清淡的青菜粥、焦黑的炸蛋、甜腻的桂花茶,还有赵村长带来的大凉山果干,虽然模样参差不齐,大家却吃得津津有味。
午后小插曲:各自为战与意外频发
吃过早餐,大家原本计划一起整理非遗展示厅的展品,结果没过多久就各自“跑偏”,闹出不少笑话。
林砚舟负责给展品贴标签,他做事严谨,每个标签都要反复核对信息,连字体大小都要统一。沈亦舟主动请缨帮忙打印标签,结果一时疏忽,把“彝族漆器”打成了“彝族小鸡”,还一口气打印了二十多张。等林砚舟发现时,他已经贴好了三张,气得林砚舟哭笑不得:“沈亦舟,你这是要给展品改名吗?”沈亦舟吐吐舌头,赶紧返工,还不忘调侃:“好歹都是‘族’字辈,不算差太远嘛。”
另一边,苏医生在整理健康护理区,想把理疗仪搬到墙角,结果不小心碰倒了旁边的竹编收纳篮,里面的艾灸盒、刮痧板撒了一地。赵村长正好路过,二话不说蹲下来帮忙捡,两人手忙脚乱地分类归位,还不小心把两个艾灸盒的盖子弄混了。“没事,我稍后一个个试过来就行。”苏医生无奈地笑了笑,赵村长则拍着胸脯保证:“下次搬东西,我来帮你,我力气大!”
陈曦和周教授在整理非遗手作,周教授负责辨认老艺人的作品,陈曦负责登记信息。有一件竹编小筐,工艺特别精巧,周教授看了半天,不确定是哪位传承人做的。陈曦灵机一动,说:“赵叔肯定认识,他可是竹编高手。”结果赵村长看了一眼,笑着说:“这是我三年前做的试验品,没想到还被你们收来了!”三人愣了半天,随即哈哈大笑起来。
最搞笑的是沈亦舟中途想偷懒,溜回影音室看电影,还特意锁了门。结果电影刚开演,就听到敲门声,他以为是陈曦来催他干活,故意装没听见。没想到门外是苏医生,语气温和却带着不容拒绝:“亦舟,出来测个视力,你最近总熬夜看屏幕,得注意保护眼睛。”沈亦舟只好灰溜溜地开门,乖乖跟着苏医生去了健康护理区。
傍晚温馨局:烟火气里的小甜蜜
折腾了一下午,大家决定晚上一起做顿正经的晚饭。这次分工明确:赵村长掌勺,苏医生打下手,林砚舟负责采购缺失的调料,沈亦舟帮忙洗菜,陈曦和周教授则在庭院里摆桌椅。
林砚舟出门前,特意问了每个人的忌口,还在手机备忘录里记下来:“沈亦舟不吃香菜,陈曦不吃辣,周教授牙不好,要煮软一点。”等他提着大包小包回来,沈亦舟凑过去一看,除了调料,还有好几袋他爱吃的坚果,林砚舟别扭地说:“顺便买的,别多吃,上火。”沈亦舟心里暖暖的,嘴上却故意说:“谢谢林学长,还是你最疼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