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会结束后的第二天清晨,专属空间的庭院里就响起了清脆的讨论声。19份合作意向单被整齐地铺在石桌上,露水打湿了纸边,却丝毫没影响“忠犬联盟”六人推进合作的热情。陈曦将意向单按文创、文旅、直播电商、高校科研四个领域分类,结合每个人的特长明确分工:林砚舟统筹全局并主攻文创纹样授权,赵村长负责文旅体验落地,沈亦舟对接直播电商合作,苏医生兼顾后勤保障与健康配套,周教授牵头高校科研合作,她自己则协调各方进度、处理突发问题。分工既定,一场高效有序的合作落实战正式打响。
林砚舟:严谨对接,筑牢文创合作根基
林砚舟接手文创领域的7份合作意向后,第一时间在书房整理出详细的对接台账,将合作方名称、需求、对接人、时间节点一一列明,甚至用不同颜色标注了合作优先级。他做事向来稳妥,深知纹样授权涉及知识产权,每一个细节都不能马虎。
对接家居品牌“简筑”时,对方的研发团队如期上门。林砚舟提前准备好数据库的三维模型演示,针对对方提出的竹编纹样缩放、色彩适配等问题,现场用设计软件调整参数,直观展示效果。讨论到合作协议时,他逐字逐句核对条款,尤其在纹样使用范围、授权期限、分成比例等核心内容上反复确认。对方设计总监感慨:“林先生做事这么严谨,我们合作起来太放心了。”当天就敲定了合作协议,约定首批竹编纹样家居产品下个月投入生产。
美妆品牌的合作则遇到了小插曲。对方研发团队提出,希望提取蜀绣的渐变色彩用于眼影配色,但担心色彩还原度不足。林砚舟立刻联系周教授,两人带着纹样色卡前往专业色彩实验室,通过光谱分析获取精准色值,还制作了色卡样本寄给对方。同时,他还特意补充了蜀绣工艺的文化背景资料,帮助对方更好地将非遗元素融入产品宣传。对方收到后十分感动,不仅加快了研发进度,还主动提出提高基金会的分成比例。
短短两周,林砚舟就完成了5家合作方的协议签署,剩余2家也进入了最终确认阶段。他还同步整理出《非遗纹样授权规范手册》,明确了使用禁忌和维权流程,为后续合作奠定了标准化基础。
赵村长:亲力亲为,让非遗体验走进更多场景
赵村长负责的文旅领域合作,核心是把非遗体验落地到亲子乐园、乡村民宿等场景,这对他来说既是熟悉的领域,也充满了新挑战。为了保障体验质量,他几乎把非遗工坊搬到了各个合作现场。
针对连锁亲子乐园的试点合作,赵村长提前一周就开始准备。他挑选韧性好的竹丝、环保染料等材料,还特意制作了简化版的竹编、扎染教学工具。试点乐园的工作人员来培训时,他手把手教学,从竹丝处理到基础编织手法,从染料调配到扎结技巧,耐心讲解每一个步骤。遇到学得慢的学员,他还编了简单的口诀方便记忆。“竹丝绕三圈,轻轻拉成型”,跟着口诀练习,学员们很快就掌握了基础技能。培训结束后,他还留下了详细的教学视频和材料采购清单,反复叮嘱:“有任何问题,随时给我打电话。”
对接高端乡村游公司时,赵村长提出了“体验+采购”的联动方案。他不仅带着传承人去民宿现场设置体验区,还说服对方采购大凉山的非遗手作作为民宿伴手礼。为了适配游客需求,他特意设计了迷你竹编花篮、小巧的漆器书签等便携产品。对方试运营一周后反馈,非遗体验项目的游客满意度高达98%,伴手礼更是供不应求。对方负责人特意致电:“赵叔,咱们赶紧扩大合作规模,把剩下的门店都安排上!”
此外,赵村长还抽空去主题公园考察场地,结合园区的客流量和空间布局,规划了非遗工坊、表演区和展示区的位置,甚至提前联系村里的传承人,组建了专门的外出教学团队。他常说:“手艺要让人看见、摸到,才能传下去。”这份朴实的坚持,让文旅合作推进得格外顺利。
沈亦舟:活力全开,打通非遗直播销售闭环
沈亦舟对接的直播电商合作,充满了快节奏的挑战与惊喜。他带着峰会期间敲定的4份合作意向,一头扎进了直播间的筹备工作中,誓要把流量变成实实在在的销量。
入驻直播平台“潮购”的公益专区时,对方承诺的流量倾斜需要配套的直播内容支撑。沈亦舟连夜策划了“非遗匠心日”系列直播,每天邀请一位传承人出镜,从竹编、漆器到蜀绣,轮流展示非遗技艺。为了增加趣味性,他还设计了“限时秒杀”“连麦互动”等环节。直播前,他手把手教传承人使用直播设备,帮他们梳理讲解话术,甚至模拟观众提问进行演练。首场直播就迎来了30万观看量,迷你竹编挂件上架十分钟就售罄。平台负责人当即表示,要为他们增加直播场次,还推荐了平台头部主播进行连麦。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