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史进引着方金芝入内,这位曾在庞秋霞口中如谪仙般的男子,此刻正端坐案前。方金芝一路行来,早已听闻柴皓智取幽州、大败金军的传奇,世人皆言其勇武更胜霸王世民。
庞秋霞初见柴皓时,便被他那沉稳如山的气度所折服,立即认出这位正是庞秋霞常提起的柴大哥,也是世人皆知的幽州王。
方金芝心中暗自感慨:难怪庞姐姐宁死也不愿嫁给吴王王庆,像幽州王柴皓这样的男子,哪个女子见了能不心生爱慕?
就连方金芝自己,从女子的眼光来看,也不禁为之心动。
但这些念头只是一闪而过,她没忘记庞秋霞的嘱托。确认眼前之人就是柴皓后,方金芝轻声说道:我叫方金芝,从江南来。你就是幽州王柴皓?听说你娶了辽国公主,做了辽人驸马,可还记得与江南故人的约定?
柴皓打量着眼前这位风尘仆仆却英气逼人的少女,注意到她腰间那把不相称的大刀,正觉奇怪。听到方金芝这个名字,顿时明白过来——这是江南圣公方腊的养女、明教圣女金芝公主,难怪气质如此独特。
她更像是历史上辅佐父兄创业的平阳公主李秀宁,而非深宫中娇生惯养的柔弱帝姬。
想到这里,柴皓心中泛起一丝异样。在水浒故事里,方金芝本该是他的婶婶——柴进曾假意投靠方腊,被招为驸马,最后却作为内应导致方金芝自尽身亡。但在这个时空,柴进早已与宋江分道扬镳,自然不会有这段往事。
柴皓几乎忘了水浒中还有方金芝这个悲剧人物,没想到会在幽州遇见她。
不过柴皓的注意力很快被方金芝话中的深意吸引。娶了辽国公主,可还记得与江南故人的约定?这句话明显带着为好友抱不平的意味。柴皓立即明白,这定是指他与庞秋霞的江南之约。
金芝公主是说庞姑娘吗?约定我自然记得,只是刚接手幽州事务繁杂,打算日后再去江南。柴皓答道。
只怕幽州王再去江南时,见到的只能是庞姐姐的墓碑了!方金芝直视柴皓,眼中闪过一丝黯然。
王庆垂涎庞秋霞的美色,执意要纳她为妃。方腊为拉拢王庆,便应允了这门亲事。
庞秋霞心系柴皓,宁死不从。其兄庞万春也坚决反对这门婚事。
方腊为逼迫庞秋霞就范,竟以通敌罪名将庞万春下狱,威胁庞秋霞若不从命,便要处死其兄。
庞秋霞只得假意应允,暗中托付方金芝前往幽州求援。她言明唯有柴皓方能解救他们兄妹,若事不可为,她将在王庆迎亲之日以死明志。
方金芝匆匆道明原委,神色愈发黯然。自江南启程时距婚期尚有一月,如今辗转抵达幽州已耗费二十日,仅剩十日之期。
庞姐姐,都怪我路上耽搁...方金芝眼泛泪光,自责不已。
听闻方腊王庆如此卑劣手段,柴皓目光骤冷。得知庞秋霞宁死不屈,更觉心潮翻涌。他何德何能,竟得这般刚烈女子以死相许?
即刻点兵!婚期还剩几日?柴皓握紧拳头,杀意凛然。
仅剩十日了...方金芝低声道。
十日足矣!擂鼓聚将,即刻发兵!
柴皓提起苍龙曜日枪,大步踏出帅府,杀气直冲云霄。
咚!咚!咚!
聚将鼓声响彻幽州。除驻防将士外,两万大军迅速集结南门。算上留守兵力,柴皓麾下已近四万之众。自梁山北上不过数月,兵力竟已翻倍。
柴皓新招募的军队并非毫无经验的新兵,更不是散兵游勇。这些士兵都是经过严格筛选的辽国老兵、体格强健的燕地汉人,以及不堪金人压迫从塞外逃至幽州的辽汉勇士。
这些新兵大多曾被辽国征召,具备与金军交战的实际经验。即便是未曾上过战场的,也因生长于边塞之地,个个弓马娴熟,骁勇善战。
因此即便军队规模在短期内近乎翻倍,柴皓麾下六军的战斗力依然不减。新兵很快就被原有的精锐之师同化。拥有这样两三万精兵驻守,既可主动出击以床弩阵阻击金军,又能实施坚壁清野死守幽州城。
柴皓亲率数千步骑南下时,幽州防务依然稳固。他在六军阵前策马持枪,迅速部署完毕:羽林军携带半月粮草,一人三马随他陆路南下;林冲与秦明率领龙捷军、铁骑军三千精骑由海路进发,十日后登陆钱塘湾;武松和鲁智深统辖控鹤军、虎捷军三千精锐与骑兵协同南下;王进和史文恭则统领剩余部队镇守幽州,辅佐耶律余里衍公主暂理政务。
这支近 的南征部队足以立于不败之地。留守的王进沉稳老练,史文恭颇具将才,二人皆是柴皓心腹,配合默契可保幽州无虞。耶律余里衍作为辽国公主兼柴皓未婚妻,主持内政名正言顺。
城头送别时,耶律余里衍为柴皓披上亲手缝制的雪白狐裘,柔声叮嘱:愿夫君平安归来。她目光温柔而坚毅,已初具主母风范。虽未正式完婚,她早已视自己为柴皓的妻子,也明白这位英雄未来必将成就大业,身边不会只有她一人相伴——梁山之上,尚有扈三娘与李师师在等候。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