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为幽燕之王,何须赵桓册封!
来日我为天下之主,若他识趣,或可赏他个安乐公!
这是何等的嚣张!
何等的霸气!
狂妄柴皓!他当真如此回应?
大宋皇宫内,新帝赵桓听完传旨太监的禀报,额角青筋暴起,龙案被拍得震天响。
他破例赐予反贼柴皓燕王爵位,连父王都舍不得给童贯的一字王爵,如今竟被原封退回——鎏金圣旨、蟠龙印玺、四爪蟒袍、更可恨的是那番话:幽燕之王自为之,何须赵家册封?他日若为天下主,倒可赏赵桓个安乐公当当——还得看这位官家是否如他父亲般祸国殃民!
安乐公三字如钢针扎进赵桓耳中。当年蜀汉刘禅 后,正是顶着这个封号说出乐不思蜀。柴皓不仅明目张胆觊觎帝位,更将羞辱写在脸上!
可赵桓只能躲在深宫发狠。汴梁城头金兵箭雨如蝗,李纲逼着他将御林军全数调去守城。此刻若惹恼了手握重兵的柴皓,只怕连这龙椅都坐不稳了。
陛下,柴贼其心可诛!
柴皓的叛逆之心已是路人皆知!
“此贼当诛!”
副相唐恪在赵桓身侧高声疾呼,言辞激烈地指责柴皓包藏祸心。
“不错!如此目无君父的逆贼,就该千刀万剐!”
另一副相何栗不甘示弱,亦愤然怒斥。
然而,这番谄媚却适得其反。
赵桓冷哼一声,目光森然:“两位爱卿言之有理,不如就由你们去捉拿柴皓,将他碎尸万段,如何?”
此言一出,唐恪与何栗顿时面色发苦,慌忙告罪:“陛下息怒!臣等乃文臣,缉拿逆贼乃武将之责……”
“哼!”
赵桓怒极反笑:“武将若真有本事,当初柴皓挟持太上皇大闹汴梁时,早就该将他拿下!如今金兵攻城正急,朕的皇城司尽数调去守城,连后宫都无人护卫!就算能擒住柴皓,城外金兵谁来抵挡?难道靠你们这些只会阿谀奉承的文臣吗!”
赵桓虽昏庸狭隘,却并非愚钝,深知此刻轻重缓急。
唐恪与何栗被训得哑口无言,不敢再言。
一旁的正相吴敏暗自冷笑,心中讥讽二人拍马不成反遭斥责。他身为赵桓昔日的太傅,深知新帝脾性,方才便冷眼旁观,任由二人出丑。
朝堂之上,君臣仍在勾心斗角,靖康新朝的腐朽可见一斑!
“陛下!西北城墙告急!金兵一度攻上城头,李防御使率皇城司死战才勉强击退!此战折损八百精锐,金军攻势未减,指挥使密报——若无援兵,皇城司恐将全军覆没!”
监军太监仓皇入殿禀报。
赵桓闻言,心如刀绞。皇城司乃天子亲军,如今却要葬送于此!
短短半日,皇城司已折损近千人马!
若战事持续,这三千精锐岂非要尽数葬送?
届时赵桓即便想弃汴梁南逃,又有何人护驾?
速拟诏书,召幽州王柴皓驰援!
他不稀罕燕王虚衔,总要粮饷军需吧?
只要能击退金兵,他要多少朕给多少!
赵桓急令宰执们起草诏书。虽知粮饷资敌终非良策,奈何此刻别无选择。
不给足好处,那柴皓定会作壁上观!
说不定收了粮饷还要故意拖延——
这分明是柴皓在给他下马威!
赵桓悔不当初:早知如此,前日何必下那道防备诏书?好言安抚厚赏粮饷,让柴皓屯兵汴梁与金军对峙,何至这般被动?
吴敏忽然进言:陛下,单凭粮饷恐难打动柴皓。此人前年强夺太上皇爱姬李师师,显是贪花好色之徒。臣以为除粮饷外,当再赠绝色 ...
这番话令赵桓眼前一亮:爱卿此言大善!
他冷眼扫过唐恪、何栗:尔等当效法吴相,献些切实良策,莫只会阿谀奉承!
喜欢水浒:后周遗孤,开局撕诏书请大家收藏:(www.shuhaige.net)水浒:后周遗孤,开局撕诏书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